樂善堂轄屬小學 接受STEM教育 輕鬆迎接未來挑戰

樂善堂轄屬小學 接受STEM教育 輕鬆迎接未來挑戰

STEM教育涵蓋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四個學科元素。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簡稱琚分校)校長劉鐵梅表示:「樂善堂轄屬各小學努力推動STEM教育,一方面為配合全球的教育趨勢…

樂善堂轄屬小學 推行品德教育 培養積極樂觀態度

樂善堂轄屬小學 推行品德教育 培養積極樂觀態度

品德教育泛指正確的做人態度和處事方式。樂善堂劉德學校(簡稱劉校)校長歐耀輝認為,現今資訊科技發達,各種媒體和資訊平台迅速傳遞大量信息,當中充斥不同的價值觀和取態。學校推行品德教育,不僅有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及培養積極樂觀的態度,還教懂他們如何面對與過濾各種信息…

樂善堂轄屬小學 重視家長教育 助學生全人發展

樂善堂轄屬小學 重視家長教育 助學生全人發展

樂善堂轄屬小學認為家長教育非常重要,不但可讓他們了解自己在子女的教育過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還可讓他們更明白孩子的學習及成長需要,並配合學校的教育理念,共同教育孩子。樂善堂梁銶琚學校(簡稱琚校)校長陳婉婷指出:「若家長與學校對教導學生方式的看法及做法一致…

樂善堂轄屬小學 啟發潛能教育 讓學生均衡發展

樂善堂轄屬小學 啟發潛能教育 讓學生均衡發展

樂善堂轄屬小學自2003年起,先後加入國際啟發潛能教育聯盟,引進啟發潛能教育。箇中理念深信所有人都是有能力的、有價值的、有責任的。屬校本啟發潛能教育的基本信念:尊重、信任、樂觀、關愛、刻意安排,在5P即地方(Place)、人物(People)、政策(Policy)…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培育環保意識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培育環保意識

學校教育並非只為使學生考取好成績,德育的培養也不能忽視。聖文德天主教小學一直致力教導學生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擁有良好的品德, 而環保意識的培養,正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環。因此,校方由學生入學開始已培育他們的環保意識,希望他們日後做個愛護和珍惜自然生態的好公民。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 借鑑外地經驗 有助推動STEM教育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

早於政府推動STEM教育前,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已意識到運用科技於教學上的重要性,早已推行電子學習,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至近年STEM教育的出現,校方更熱烈響應,並以全校師生及家長一起參與為最終目標。

聖公會主愛小學(梨木樹) 從STEM比賽建立品德素養 全面發揮學生潛能

聖公會主愛小學(梨木樹) 從STEM 比賽建立品德素養 全面發揮學生潛能

聖公會主愛小學(梨木樹)1999年成立,自2016年翟智康正式接任該校校長後,把握當時教育局和社會都希望推動STEM教學為契機,大力推動多元智能教學,更揀選一班對STEM有興趣的學生參加各類型的比賽,從中培養他們的創意解難能力,同時建立品德素養…

金巴崙長老會耀道中學 STEM X 體育科 提升運動效能 引發學習興趣

金巴崙長老會耀道中學 STEM X 體育科 提升運動效能 引發學習興趣

以跨科協作學習進行STEM教育,是很多學校都採用的策略,但具體做法則各有不同,效果也各異。金巴崙長老會耀道中學(下稱耀道中學)將STEM引入體育科,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能,成效值得教育界參考。耀道中學奉行全人發展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除了學習各科的知識外,也積極培養其藝術…

慈幼學校 善用各方資源 提升教學成效

慈幼學校 善用各方資源 提升教學成效

現今人類的日常生活與科技息息相關,香港政府近年也大力推動科技的發展,除成立創新科技局外,教育局亦在中、小學推行STEM教育,把教育結合科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而發揮學生的創意及潛能。教育局的構思雖好,但各學校在執行上面對種種不同的困難,例如資源問題及同事的投入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