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學校 國學悅讀塑品德人才

慈航學校 國學悅讀塑品德人才

美好的品格絕非一朝一夕塑造而成,而是藉着生活經驗一點一滴累積而來。孩子如何在一個大環境中發揮出來尤為重要。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讓他們能在家庭、學校或社區中把品德實踐出來?楊冬梅校長深信,教育就是要做好學生的品德培養,才能成就他們的學業、事業和人生…

秀茂坪天主教小學 讓學生在校園中尋回自我

秀茂坪天主教小學 讓學生在校園中尋回自我

疫情為教育界迎來一場挑戰,同時體現學習不應倚重老師講授,也不應只側重書本上的知識。對於秀茂坪天主教小學來說,以上教學理念也是學校多年來的發展目標──讓學生在校園中尋回自我。正是這份高瞻遠矚,學校在疫情下依然穩步向前,繼續為學生推展一系列的跨科學習活動…

樂善堂楊仲明學校 師愛如親 用心栽培孩子

樂善堂楊仲明學校 師愛如親 用心栽培孩子

經過裕民坊,走過一段長長的斜路,來到舊式的樂華南邨,輾轉來到樂善堂楊仲明學校。四年前,蕭子亮來到這所座落在觀塘屋邨的學校當校長,他笑言,上任時聽過街坊說不太認識這所學校,甚至不知道它是中學還是小學。作為一位父親,在這四年多不論在往常還是疫下,他推動不同的改革和校政…

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 家校師同心守護孩子

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 家校師同心守護孩子

放學時間,學生從樓梯魚貫下來,一個個自動自覺地伸出雙手,讓家長義工噴灑消毒潔手液,「謝謝姨姨,校長再見」的聲音不絕於耳,一個小女孩腳尖踮起,眼睛彎彎的像一雙腰果,興奮地跟校長揮手說再見,校長也微微躬腰,拉近跟學生的視線水平,熱情揮手。疫情之下,人心惶惶…

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 「疫」下領航 零距離線上校園

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 「疫」下領航 零距離線上校園

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是一間在區內有口皆碑的學校,一直以來,她的多元文化背景、充滿愛與關懷的氛圍,以及學生的卓越表現深受家長的歡迎。疫下停課,學生怎樣繼續學習並保有原來的成效,成為學界最頭痛的問題…

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 舒展心靈 多元發展

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 舒展心靈 多元發展

疫情為人們帶來不安,小朋友年紀小,未必能以言語表達自己的內心。透過心靈藝術,小朋友可以接觸自己的內心世界,學習重建心靈和疏理情緒。近年來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着重小朋友的心靈發展,背後希望小朋友在整個高壓的香港教育氛圍下,找到自己的興趣及所長…

鳳溪創新小學 帶領師生家長寬心面對新常態

鳳溪創新小學 帶領師生家長寬心面對新常態

疫情迫使全港師生的教學模式發生轉變,對素以電子教學先驅聞名的鳳溪創新小學來說,師生早已熟悉電子學習模式,相對較易過渡和適應當中的變化,但對不少家長而言,在停課或半日制的新常態下,照顧孩子的時間和學習需要的心力都比以往增加,因而感到有壓力…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 認識大世界 創造「超」越想像的未來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 認識大世界 創造「超」越想像的未來

【OpenSchool專訊】會「動」的水墨畫、3D打印玫瑰花、東涌外賣Apps、會因應距離而自動開關的智能風扇……這些「高科技」創意產品,全都是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標小)學生的作品。標小本着「求實•創新」的精神,在短短的三年間,走出一條富特色的STEM路…

手到心到 活現生命教育

手到心到 活現生命教育

【OpenSchool專訊】在家抗疫的餘暇,你會做甚麼?疫情之下,各種「動手做」的活動正悄然興起,坊間種植、手作、繪畫等材料包如雨後春筍,不少「無飯一族」也執起鑊鏟體驗下廚樂,有沒有想過這些活動除了消磨時間,也可以是活學生命教育的契機?香港教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