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配套全方位支援 度身訂造高科技校園
【OpenSchool專訊】近年香港學校積極發展創新科技,希望在師資、軟硬件方面要追上科技發展潮流。沙田循道衞理中學及聖公會曾肇添中學尤其着重初中STEM教育,在世紀科技顧問有限公司協助下,學校得以全方位升級軟硬件學習支援配套,憑藉科技教育及媒體啟發創新思維,讓眾師生與新時代完美接軌。
【OpenSchool專訊】近年香港學校積極發展創新科技,希望在師資、軟硬件方面要追上科技發展潮流。沙田循道衞理中學及聖公會曾肇添中學尤其着重初中STEM教育,在世紀科技顧問有限公司協助下,學校得以全方位升級軟硬件學習支援配套,憑藉科技教育及媒體啟發創新思維,讓眾師生與新時代完美接軌。
【OpenSchool專訊】在學界堪稱創科先鋒的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多年來在創科學與教均取得豐碩成果,除了學生於多項本地及國際性STEM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外,教學團隊亦在早前獲頒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肯定學校在創科教學上的創新與成效。為求更上一層樓,教學團隊策動創科課程變革,從課程設計、課時、人力資源及學校基建四方面着手,在學校穩固的創科文化基礎上,開拓新資源,發掘新路向。學校透過優質教育基金的資助,在公開招標後,夥拍迪嘉創科技有限公司(Decatron Innovation Limited)打造藝術及科技創意中心,將STEM學習課程提升至STEAM的規格,在革新同時秉承STEAM精神,重視功能設計並照顧使用者所需,為培養更多本地創科精英而努力。
【OpenSchool專訊】學生在學習與成長路上需要關懷和支持,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以學生為本,全方位關顧學生不同的需要,通過不同計劃和措施,提供支援。學校致力營造關愛校園文化,並積極推動價值觀教育,讓學生在和諧友愛的環境中學習及成長,建立正向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OpenSchool專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不少行業早已面臨被科技取代的威脅,創新思維及使用科技輔助的技能已成為職場的必須。若他們早於中學時期,已接觸相關知識,掌握現今科技基礎,接受創意思維的訓練,就能為未來的生活做好準備,打好基礎。香港道教聯合會青松中學過去數年,一直致力推動STEM教育,並以超越傳統STEM教育為目標,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以應付急速轉變社會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OpenSchool專訊】聖貞德中學建校至今六十七年,向來提供多元學習機會及重視正向價值教育,以達至全人教育為目標,實踐校訓「公民責任」的精神。近年學校不斷發展,透過注入多元國際教學模式,讓非華語學生融入校園,讓本地學生切身接觸不同的文化,擴闊視野,同時提升其語言及溝通能力。此外,學校亦設有專業團隊,為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學生提供更多的支援,務求發展其潛能,建立其自信心。
【OpenSchool專訊】佛教大雄中學於深水埗區屹立逾五十年,以校風淳樸、學生品德良好見稱,一直秉持校訓「明智顯悲」教化學生,希望學生能培養明辨是非的大智慧,及關懷別人、關心社會的慈悲心。校長招康明指出,學校多年來通過教授禪修,舒緩學生學習壓力及提升專注力,為學習與成長打好根基。為了讓學生在六年中學生涯尋找個人志趣,學校投放大量資源創造英文語境,將英文帶進生活,讓學生輕鬆學習;亦積極舉辦豐富多元的課外活動,助學生建立共通能力,藉此啟發內在潛能,為踏出社會作好全面的準備。
【OpenSchool專訊】擁有近九十年歷史的孔聖講堂,是座落於跑馬地的一級歷史建築,更是香港傳揚儒學的重要地標,二次大戰後孔聖堂中學在此創立,以孔孟教育思想作後盾,七十年來為香港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棟樑。踏入廿一世紀更以傳統文化思想為基礎,輔以西方開放思維與創科教育,讓學生成為新一代具備高度道德要求與先進創科素養的人才。
【OpenSchool專訊】聖公會李福慶中學(下簡稱李福慶中學)屹立港島東區已達二十七載,該校為基督教學校,秉承優良的辦學傳統,一直堅守基督精神和聖經教導,老師謹守教學崗位,以李福慶人的LFH精神──「愛、信、望」(Love, Faith & Hope)來作育英才。校長吳幼美堅信每個學生尤如獨一無二的珍貴寶石,為了讓同學們更看重及珍惜自己的價值,學校每年9月都會安排新生進行「立願禮」,向每位同學送上一顆「寶石」作為信物,並附上由校長、班主任、家長及學生自己寫上的祝願卡,作為對學生開展六年中學生涯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