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聖堂中學
孔孟思想與創科思維交融 培養廿一世紀社會人才

孔聖堂中學<br/>孔孟思想與創科思維交融 培養廿一世紀社會人才
【OpenSchool專訊】擁有近九十年歷史的孔聖講堂,是座落於跑馬地的一級歷史建築,更是香港傳揚儒學的重要地標,二次大戰後孔聖堂中學在此創立,以孔孟教育思想作後盾,七十年來為香港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棟樑。踏入廿一世紀更以傳統文化思想為基礎,輔以西方開放思維與創科教育,讓學生成為新一代具備高度道德要求與先進創科素養的人才。

廿一世紀的儒家 教育典範

誠如孔聖堂中學校長楊永漢博士所言,時代進步轉變,禮的形式會隨時代而變,但傳統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標準卻不會改變。加上面對廿一世紀全球科技急速發展,人們更需要謹守道德觀,發揮傳統中國文化「完成大我」的精神,以應對未來社會的需要。因此,學校除了一如始終地以孔孟教育思想作依歸外,也結合西方教育優點,為學生培養積極開放的終身學習態度,並開闊尊重共融的胸襟視野,楊校長表示:「學校有一半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我們也會灌輸傳統儒家思想,希望學生能承接中國文化,在待人處事上秉承儒家的禮與尊重,對個人有所要求,最終以貢獻社會、國家為目標。」

為了讓學生打好全人發展的基礎,學校多年來也會為升中學生提供適切的適應課程,針對疫情下學生的實體課經驗減少,社交適應力減弱,學校更在原有適應課之外,加強改善學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際關係,讓他們儘快適應升中生活。此外,學校也為內地來港學生提供長達三十小時的適應課程,讓他們透過學習廣東話、基礎英語及認識社區等全方位措施,掌握在港學習和生活的步伐,為發展未來作個好開始。這些措施在在反映了學校儒家有教無類,處處為學生籌謀的精神,讓他們得以專注投入校園生活,為學習與成長而努力。

推行全面跨科創科學習

面對廿一世紀全球對創科技能的需要,孔聖堂中學並沒有墨守傳統成規,倒是示範了前瞻性的視野與胸襟,引入全方位電子教育技術,並將創意科技融入正規與非正規課程,讓學生能在先進器材輔助與創新課程中,擴闊學習經歷,發展創意思維,掌握創科技術。負責校本管理的何柏欣主任表示:「學校所有課室已換上電子互動白板,讓老師可善用多元化的網上教學資源,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因為全面推行電子教學,老師能透過課堂上學生的即時回饋,輕易掌握學習進度,適時調度教材與課堂活動,讓學與教的成效也相對提升。

身為STEM教育委員會統籌的甘家俊主任更指出,學校近年積極推行跨學科STEM課程,如中一的航拍機編程、中二的火箭車設計、中三的VR模擬飛行器設計等,都讓學生可在單一項目中,綜合學習不同科學知識,達到融會貫通,並在生活中實踐。此外,學校也將創科課程滲進人文學科與體育學科,讓擁有不同學科強項與興趣的學生,同樣可學習創科知識,並了解創科技術的應用之廣。甘主任補充說:「我們早前更將STEM應用在歷史科,讓學生在學習古埃及歷史的單元中,透過製作木乃伊魚,認識古代木乃伊的製作方法,也透過實驗了解木乃伊背後的科學原理。」由此可見,學校在推行STEM教育的同時,也努力發掘創科技術在不同學科與生活的應用,擴闊學習接觸面,掌握不同範疇創科技巧,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孔聖堂中學<br/>孔孟思想與創科思維交融 培養廿一世紀社會人才
為配合學校全透位STEM 課程,STEM 教室亦於本學年落成。
孔聖堂中學<br/>孔孟思想與創科思維交融 培養廿一世紀社會人才
學校全面進行電子化教學,大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效能。

培養道德觀與創科素養

在發展創科學習的同時,學校也緊扣傳統中國文化的道德教育,讓學生在多變的創意科技發展中,能以傳統道德觀念作指標,設計出合乎「完成大我」精神,有利於社會的創科作品。因此,學校鼓勵學生參與校內、校外創科比賽的目標,除了是實踐知識運用、透過交流拓闊視野,更加希望學生在勝負之間,學習儒家「反躬自省」的精神,楊校長指出:「比賽中時有落敗的經驗,我們會指導學生在失敗時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諉過於人,當檢討過自己落敗的原因,便會有推動個人改善的動力,不斷提升自己才是比賽的最大得着。」

除了透過比賽提升個人道德標準,負責開設初中創新科技科的謝慧燕主任,也緊扣學校教育方針,並看準廿一世紀社會對網絡安全人才的需求,特別讓學生參與新興的網絡安全課程,讓學生初步掌握相關行業知識,並建立良好的網絡道德素養,作為未來發展的先導活動。

孔聖堂中學<br/>孔孟思想與創科思維交融 培養廿一世紀社會人才
學生於STEM 活動中,分組協作編程以控制無人機完成運送貨物任務。
孔聖堂中學<br/>孔孟思想與創科思維交融 培養廿一世紀社會人才
學生在編程後,利用VR 眼鏡體驗模擬飛行。
孔聖堂中學<br/>孔孟思想與創科思維交融 培養廿一世紀社會人才
學生於去年參與Robot Challenge Mate Hong Kong Regional 水底機械人比賽 2020,囊括了冠軍及亞軍。
孔聖堂中學<br/>孔孟思想與創科思維交融 培養廿一世紀社會人才
學生一同參與及打破創建機械人集體編程世界紀錄。

跨國交流開展視野

本着儒家教育的宗旨,學校不僅為學生在校的六年學習作好計劃,更積極為全人發展、終身學習而籌謀,當中備受重視的一環就是為學生開展不一樣的世界觀與國際視野,因此學校早於十年前便連繫國內與海外不同國家、機構,為學生製造多元化的交流機會,讓他們透過親身參與、實際體驗,了解不同地區文化,做到尊重別人,珍惜擁有的目標。楊校長指出:「如果讓學生停留在學校或社區內,他們容易變得自以為是,當有機會踏出國際,便發現天外有天,和明白自己的不足,過程中學生會學懂自我覺察,不必別人來提醒也做到﹃反躬自省﹄,交流過後對自己的要求有所提升,待人處世也增添了謙卑態度。」自多年前楊校長親率學生到國外進行如水資源學術交流、德國學界音樂交流、國內山區探訪等活動開始,每年也看到學生的成長與改變,深感開拓視野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因此,即使在疫情之下,學校依然努力製造國外交流機會,如去年就與日本的姊妹學校及日本觀光局合作,舉辦「宮崎縣農業體驗之旅」,以農業種植為主題進行網上交流活動,從中了解當地種植的特點與技術。而學生在海外交流時,更需要運用多方面的資源與創意技巧,向對方介紹學校特色與儒家文化,莫玉玲副校長表示:「在過程中學生積極地為交流彙報作準備,從中可見到學生的創意和表達技巧的提升,這些成果都令我們感到驚喜。」

孔聖堂中學<br/>孔孟思想與創科思維交融 培養廿一世紀社會人才
學生前往德國交流,豐富學生人生閱歷。
孔聖堂中學<br/>孔孟思想與創科思維交融 培養廿一世紀社會人才
學生早年參加在德國舉行的國際音樂匯演。
孔聖堂中學<br/>孔孟思想與創科思維交融 培養廿一世紀社會人才
學生在日本關西交流時穿上和服,體驗日本文化。
孔聖堂中學<br/>孔孟思想與創科思維交融 培養廿一世紀社會人才
疫情期間,學生透過視像與宮崎縣的農夫交流,並與吉祥物合照留念。

升學指導 讓學生看見希望

除了製造多元的國內外交流機會,楊校長更親身聯絡國內、海外多家專上學府,為不同志向與能力的學生作好升學準備,使不同能力的學生均能看見個人未來發展的希望與可能性,對成長與立定志向有莫大的幫助。楊校長語重心長地說道:「學校與學生的關係不只是六年間的連繫,我們有責任為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籌劃,所以就着不同能力的學生,我們會提供合適的建議,只要他們能立定志向,校方便會發掘合適的升學路向,如語文成績稍遜而未能在港升讀醫科的學生,我們會建議他們到國內暨南大學攻讀醫科,因為該校已採用英語授課,較容易與香港接軌,學成後回港執業也較易。又如有學生年前同時得到國外巴斯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系取錄,我們便鼓勵他到國外升學,因為該校既是一級大學,也能讓學生有更佳的發展空間,使他不必困於本地升學。」

凡此種種,都讓人看到學校對儒家教育理念的體現,不但為學生學習和發展而努力,也成為學生成長的楷模,讓他們得以在堅實的道德基礎下發展成有益於社會,能貢獻未來的人才。

學校資料

孔聖堂中學
所屬區份:灣仔區
辦學團體:香港孔聖堂有限公司
學校類別:直資
地址:香港銅鑼灣加路連山道77號
電話:2576 3415
電郵:enquiry@chss.edu.hk
網頁:www.chss.edu.h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