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其附屬小學和幼稚園屹立於港島西區半山超過一個世紀。我校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擁有優良的傳統,時至今日仍廣受家長歡迎,不少學生的祖母、媽媽等都是我校的畢業生。究竟我校有甚麼吸引和獨特之處?我們訪問了曾於本校幼稚園部、小學部和中學部就讀的蔡倩德副校長,讓我們對不同年代的學校氛圍和學生特質有更深入的了解。 

原來,擁有舊生、老師和副校長多重身分的蔡副校長,最初並沒有當老師的想法,她大專畢業後加入了一所商業機構工作。那麼,最終是甚麼原因驅使她執起教鞭的呢?蔡副校長回憶着說:「有一次,我在學校附近重遇了小學時期的英文科老師,當時這位老師已是我校小學部的校長,她就是在『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大家庭』中深受敬仰的蔡張杭仙校長。我讀書時遇過很多好老師,但最能啟發我的就是張校長。張校長的舉止優雅,臉上常常掛着親切的笑容。她對學生有嚴格的要求,但她從來不發脾氣,對學生總是循循善誘,也擅於引導學生發揮所長。在她的鼓勵下,同學們都能在學習上竭盡所能,建立了良好的學習基礎。就在那次偶遇,我得悉小學部正招聘英文科老師,張校長鼓勵我嘗試,我就是這樣開展了教學生涯。回想起來,我有機會在這麼優越的環境下接受栽培,還有機會當上老師,回饋母校,實在值得感恩!」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蔡副校長與校園記者合照

能夠在母校當老師,傳承優良的學校文化和傳統,見證不同年代學生的成長與轉變,也當真是一份特別的恩典!在談及不同年代學生的學習模式時,蔡副校長表示,上一代的學生比較含蓄和被動,只要勤於溫習,背誦好學習重點,便能在測考中取得好成績。隨着時代的更替,現在的教學模式已非常靈活多變。本校近年推展「翻轉教室」,就是希望讓學生有更多發揮空間,以培育主動學習和懂得靈活變通的新一代。

 那麼,我校的學習氣氛和學校文化又是否有改變呢?蔡副校長表示,無論在甚麼年代,校園的學習氣氛都同樣濃厚,若是你到校園走一趟,都會碰上書不離手的學生。另一方面,我校雖然一直都沒有校規,但我們十分重視品德培育。通過日常的教學和多元化的全方位學習活動,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正確的價值觀,進而在日常生活上應用。此外,同學之間和師生之間的關係亦十分密切,在小息和午膳期間,同學們和老師都在三三兩兩地傾談,有的在切磋學問,有的在分享生活瑣事,有的在互相了解近況,到處洋溢着濃濃的關愛之情

 我校擁有濃厚的關愛文化這跟家長也有莫大關係。我校的一大特色,就是很多家長都是舊生,她們在年少時得着老師的諄諄教誨和關懷,也希望下一代能接受一樣高質素的教育,享受充實和愉快的學習生活家長不但關心孩子的成長,支持學校的政策,也熱心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這代代相傳的關愛文化真值得我們感到自豪!

 能夠成為「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的一分子,我們真的值得感恩!無論他日從事任何工作或身處何地,我們也定必緊記師長的教誨,主動學習,愛己愛人,讓優良的學校文化和傳統延續下去。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我們的學校是一個充滿關愛的家

文:岑沛彰、陳彩柔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