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School專訊】位於天水圍的金巴崙長老會耀道小學,是一所以基督教價值為核心的學校,以實踐「全人教育」及「以學生為中心」為辦學宗旨,注重學生在靈、德、智、體、群、美六育方面的均衡發展,並積極營造熱切學習、追求卓越和融洽共處的校園氣氛。為了讓學生更好應對未來的挑戰,學校採用了多元化和靈活的教學方法,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更主動、更自主地學習。
陳詠欣校長表示:「學生來自不同的背景,能力和喜好亦各有不同,只用同一種教學方式未必能適合所有學生。因此,學校會透過各種調適,靈活地讓學生透過體驗學習。」陳校長認為,透過經驗式學習教育模式,讓學生體驗,從實作中學習,比起單單從書本、課本上學習更能帶起學習興趣。「學校要營造一個環境,為孩子建立一個學習模式,透過活動將課堂變得更有趣、更輕鬆,孩子自然就會主動學習。」
學校推行經驗學習,透過舉辦多元化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從活動中反思,最後延伸到實踐應用,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和模式,讓他們學會學習,例如在不同科目中引入具特色的校本課程,以及在日常科目外,推行不同活動,包括全民運動日、失敗周、全民造U、十年樹人、耀道GPS學生團隊等。陳校長補充指,學校經驗學習的宗旨有三:一,學習活動以經驗為起點,過程中透過分享和反省,深入處理和轉化經驗;二,推動體驗式校本活動,使學生體驗更多高峰經驗;三,重視學習過程,肯定學生的正面學習態度,協助學生建立成就感,培養成長性思維,以追求卓越。



學會失敗 為持續自主學習做準備
要令學生持續有學習動力,除教會他們知識技巧令其成功,同時亦要讓他們學習失敗。陳校長解釋:「我們一直思考,其實人一生經歷失敗次數一定比成功多,但面對失敗時,要如何面對失敗?失敗周活動透過不同的小挑戰,讓學生輪流分組挑戰嘗試,從中明白失敗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能從失敗中了解自己的強弱項,並學習以正面的態度對待同學的失敗。」學校亦強調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成為學生的同行者,通過肯定學生的成就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讓學生通過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發展堅毅性格。
堅毅性格要從小培養,因此學校每年亦舉辦「全民運動日」,藉歷奇活動讓學生挑戰自己,培養良好的個人素質。「全民運動日」設有歷奇繩網、攻防箭及電競單車等不同的運動競技。陳靜萍老師表示:「活動加入自我挑戰元素,讓學生完成後進行反思,把活動中體驗到的堅毅、勇氣和團隊精神延伸到日常生活,達到學以致用。」
學校除了推行經驗式學習體驗外,學校亦強調生命教育以及校園關愛正向文化,以培養學生良好品格並邁向快樂、幸福的生活。學校以基督教價值作為核心,每年均會訂立生命教育主題,並設計相對的活動,當中有學校舉辦的,也有跟校外機構合辦的,務求讓學生於六年小學生涯中以基督教精神,培養良好品格,享受快樂、幸福的生活。學校亦推行各種正向教育,當中包括「正向活動大行動」,在開學首週,學生需為自己訂立21天的目標,並每日努力實踐,希望學生能建立良好習慣,培養堅毅精神。
學校以關愛校園為目標,亦曾獲選為關愛校園。陳詠欣校長表示學校在不同活動中均滲入關愛價值,如在失敗周、全民運動日等活動,學校重視過程中同學的合作是否有關顧別人,亦會透過活動後的反思環節,由老師帶領同學作小組分享,引導同學由關愛角度而非競爭角度反思及學習。陳校長強調:「當然遊戲需要有趣才能吸引學生,但我們重視的是遊戲後的反思及分享階段,我們會利用不同的框架內容讓學生懂得分享自己的感受,從而在遊戲中學習。」
「我們希望同學在愛中成長,學生是我們學校的中心。」陳校長指學校會以關愛引導學生的成長和學習,讓他們明白行為背後的目的,而非盲目的責罵。陳靜萍老師就表示學校的各項價值教育活動在傳授價值外,亦重視提供實際行動讓同學實踐,讓其知行合一。



引入戲劇教學 培養溝通協作
在未來的世界中,學生需要面對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挑戰。學校設計不同校本課程及活動,讓學生透過學科活動及非學科活動,培養不同能力應對未來。其中,中文科與香港教育大學中文學系合作,設計一至三年級的校本繪本課程,將繪本教育融入課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閱讀圖畫和文字的能力。
為了讓學習活動更為有趣,學習活動的設計亦強調互動和靈活,例如英文科引入戲劇教學(Drama in Education)作為發展重點,希望通過戲劇把課堂變得更有趣,更輕鬆。課程發展主任姚皓霖主任表示:「當學生一邊讀對白,一邊做動作,會令他們更有效地記得單詞、句子的意思,也能更深入地了解故事,體會各個角色的內心世界,培養同理心。」姚主任指戲劇教學方法打破傳統課堂的局限和沉悶,與電子教學相輔相成,讓學生更投入課堂,並對所學內容有更深刻的印象。
此外,協作和溝通能力在未來亦非常重要,校方致力在正規課程滲入相關元素,如數學科引入ELPS教學法,以體驗化(Experience)、言語化(Language)、圖像化(Picture)、符號化(Symbol)四個階段,讓學生有機會透過操作實物,例如以數粒模型去建立數學觀念,再以提問形式引導,為學生建立數學觀念,亦體現學校強調以體驗去學習的理念。至於常識科,學校則透過引入日本的GAKKEN實驗教材,以有趣的實驗去理解科學原理。


跨學科活動 讓同學融會貫通
學生在不同學科會學習到不同的知識和技能,但真實世界並不是分科運作,因此跨學科的活動就顯得重要。學校近年積極發展跨學科課程,推出極具校本特色的「STREAM跨學科《三國演義》話劇表演」及「數理孖寶」數學跨科活動。負責學校STEAM課程發展的梁有成老師表示:「以往的傳統概念上,不同科目是互相割裂,中文科就是中文科,常識科就是常識科,但生活不會分科,學生將來會面對很多複雜的困難和挑戰,需要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技能融會貫通才能解決。」在學校每年舉辦「STREAM跨學科《三國演義》話劇表演」中,就充分展現了如何透過跨學科協作,鼓勵學生藉實作去應用所學,將不同科目知識整合扣連。當中,中文科教師會指導學生研讀中國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並將其中一個章節〈火燒連環船〉改編成互動劇場。梁老師表示,學生需要自備戰船參與戲劇演出,他們在設計戰船時,便會學習到不同的STREAM知識。
陳校長表示:「學校相信每位學生都有無限可能性,因此鼓勵他們嘗試不同的事物,拓展自己的視野和興趣。」除了常規課程外,學校每年會為學生預備不同的多元智能課程,每周設有三節,藉不同特色的活動,幫助學生發掘和發展潛能。每年課程均有所不同,如無人機體驗、劍球、壘球、創意音樂、日語、資訊素養等。陳校長表示:「多元智能課程是本校特色,推行多年來一直深受學生歡迎。我們希望學生可以多接觸不同範疇的知識,了解多點,令他們得到充分的空間發揮潛能。」不少學生因多元智能課程接觸不同的藝術、體育、知識範疇,其後更因而專注發展。負責學校壘球隊的鄺凱琪主任表示,過去不少壘球隊的隊員都是因為在初小時參與壘球課而產生興趣,在高小校隊選拔時就選擇了壘球。
除了課程發展外,學校近年亦有多項新設施落成啟用,當中包括由法團校董會撥款及家長教師會籌款贊助設立的新圖書館,獲得優質教育基金資助興建的STEAM創意館、歷奇繩網設施等,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設施,帶來更多元化、更豐富的學習體驗。
學校資料
金巴崙長老會耀道小學
所屬區份:元朗區
校 網:72
辦學團體: 金巴崙長老會香港區會
學校類別:資助
新界天水圍天富苑
電話:2617 7926
電郵:info@cpcyd.edu.hk
網頁:www.cpcyd.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