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
強調學以致用 讓學習貼近生活

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br/>強調學以致用 讓學習貼近生活

 

 

【OpenSchool專訊】作為學生,最重要是珍惜機會,努力學習,吸收知識,但能夠學以致用也非常重要。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便強調學習要夠「貼地」,除了學科講求實用外,更希望學生可以把學到的知識,用於服務社群,造福大眾。

位於葵涌荔景山路的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為一所基督教津貼男女中學,由嶺南教育機構於1978年創辦。全校中一至中六,每級開設四班,每班約三十人。教師和學生比例為1:10。

校長鄺綺詩博士表示,學校的辦學宗旨是「弘基格致,服務社群」,弘基就是弘揚基督精神,格致就是在各種領域上尋求知識,將所學用於社群。校方重視基督教教育和全人培養,希望學生能好好運用知識,貢獻社會。

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br/>強調學以致用 讓學習貼近生活
校長鄺綺詩博士表示,他們儘量讓小朋友接觸更多東西,學習要貼近生活,以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重視英文推行小班教學

語文是一切知識的基礎,所以該校很重視語文教育,特別是英文。為了提升學生的英文水平,學校投放大量資源,額外聘請英語老師,全校並推行小班教學,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

校方也善用eLearning優勢和手機文化,開發校本English Learning App,名為CWK Eagles,為學生「度身訂造」最合適的英語課程,以輕鬆的手法和學生熟悉的生活內容來驅走學生學習英語的障礙。Learning App亦方便教師出題及提供多元網上練習,學生可隨時隨地學習及複習英文,大大增強學生的自學空間。

該校另一特色是英文早讀計劃,一般的早讀只是讓學生帶圖書在堂上閱讀, 但這間學校的早讀材料全是按學生能力、程度和興趣自行編寫,透過三年的閱讀材料,為學生打好基礎,學習到一定數量的英文詞滙,以應付未來的公開考試。而英文科除了有小組教學外,有時候會進行大課,讓全級學生統一學習內容和進度。鄺校長表示:「大課的好處是可以由對該課題最專長的講者講課,之後再由小組教學跟進,我們期望學生可以得到最優質的教導。例如學校推行的校本英文拼音課程,就是由對教授拼音最有經驗的教師教授大課,針對學生的問題作出改善。而且我們不用坊間的書本,那些講滑雪、講外地文化的內容暫時並不適合某些學生,我們教的是他們生活能接觸到的英文,我們更會製作有趣的短片放上Learning App,讓學生方便重溫。」

對於這一系列的措施,鄺校長指學生反應很正面,「學生覺得所學的知識對生活和學習都很有用。」

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br/>強調學以致用 讓學習貼近生活
學校推行晨讀計劃,用最貼地的英文,最適合的教材,由最出色的英語講者進行教授。
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br/>強調學以致用 讓學習貼近生活
由於學校重視STEM發展,加上手機文化盛行,該校特意發展校本英語學習手機應用程式CWK Eagles,大大增加學生自學空間。

優化STEM教育 成立虛擬實境中心

同樣貼地的還有該校的STEM教育,鄺校長表示:「我們希望學生學習到較先進的,能跟生活結合的科技知識。」為了優化STEM教育,他們推行IoT(物聯網)教育,在中二級全年提供不少於10小時的研習活動。

校方也重點發展虛擬實境VR教學體驗及專題研習,利用該校附近是貨櫃碼頭的特點,成立虛擬實境中心,模仿葵涌貨櫃碼頭。校方又成立海事科技學會,招募對虛擬實境行業甚或海事工作有興趣的學生,讓他們使用虛擬實境進行培訓,對學生的生涯規劃甚有幫助。

人工智能(AI)亦是該校的重點STEM項目,於中一至中三全年提供不少於22小時的研習活動,讓學生明白人工智能的開發背景及原理,並進行基本的AI操作應用。

學校還與嶺南大學合作,推行「樂齡科技360°專才培育計劃」,啟發學生結合科學、科技各學習領域及技能,然後把知識帶進社區,幫助老人家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困難及推廣長青共融的訊息。另外,該校近年又引入編程課程,並推行師友計劃,協助學生觀察社區的需要,最終編程出來的產品會用於服務社區。

此外,學校也強調跨學科學習,該校推出「製作夏威夷小結他」專題研習,當中便結合了音樂科、視覺藝術科、設計與科技科、物理科及中文科的知識。

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br/>強調學以致用 讓學習貼近生活
學校的科技教育很重視跨科學習,在低年班已開設Design and Technology。

啟發潛能教育 將校園變成大課室

鄺校長強調:「我們覺得任何一科,其專門知識都不足以應付現今的生活。」因此該校的初中課程非常廣闊,除了主科中英數外,還包括綜合科學(中三即是化學、物理、生物)、綜合人文、中史、普通話、專題研習、歷史、地理、經濟、設計與科技、生活技能、家政、電腦知識、STEM、基本商業、宗教、生命教育、音樂、視覺藝術及體育,儘量令學生接觸不同的知識。

該校的IE啟發潛能教育,更利用「刻意安排」的原則,將學校打造成一個啟發潛能的環境。例如設立「爬蟲館」,讓學生接觸一些較少接觸的生物,學習保育、愛護和珍惜生命;設立「嶺鍾家居」,打造一個可容納二十四名學生和兩名教師的生活學習區域,教導學生各種生活技能;飯堂則變身成「嶺鍾舞台」,讓學生自由分享展現獨特才能,近日更於校門附近添置「共享鋼琴」,讓學生隨時展現才藝。學校前後門之間走廊則變身「嶺鍾悠然走廊」,當中設置數張「Bar枱」,這樣就成為師生閒談的聚腳點;家政室則變成「嶺鍾廚房」,加上毗鄰的房間,打造成咖啡廳,讓師生在放鬆的環境下悠閒地交流,學生輔導就可以在自然的環境下進行。

鄺校長說道:「我們希望將整個校園打造成『生活技能科』的大課室,重點是讓學習貼近真實的生活。」

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br/>強調學以致用 讓學習貼近生活
承蒙商界Project We Can學校起動計劃及南豐集團大力支持及捐助,學校新建的多功能圖書館耗資接近港幣二百萬,於2019年開始使用。
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br/>強調學以致用 讓學習貼近生活
健身室設施多元化,助學生鍛鍊強健體魄與意志。
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br/>強調學以致用 讓學習貼近生活
學校更設立「爬蟲館」,讓學生接觸一些較少接觸的生物,學習保育、愛護和珍惜生命。

創立「生命師傅計劃」 助學生成長

除了教授知識外,校方很重視學生的心靈和成長。校牧黃偉東長老創立了「生命師傅計劃」,他解釋計劃的源起:「近幾年社會有很大張力,青少年對成人世界不太信任;與此同時,學校教師十分忙碌,要兼顧教學和牧養並不容易;而教會也要走出四面牆,才可實踐使命。另外,父母與子女之間,往往會有種天然的張力。最後,基層父母都覺得很乏力,因為他們自己也要去謀生。所以,如果有成年人與年輕人同行,整個社會都能得益,所以概念上我稱為五贏。」

黃長老引入教會義工(生命師傅)與學生結連,教會義工會長時間關顧學生,在學業上、品格上各方面支援學生,可謂盡心盡力。學校希望學生從中一入學後就能得到專人照顧,使學生能儘快適應中學生活,亦希望他們面對的問題能儘快解決。

他嘗試改革聖經堂,以分組討論取代傳統講授形式。生命師傅便可以在聖經堂跟學生探討信仰或生命課題,慢慢成為朋友。第二個平台就是星期六的「青苗計劃」,學生自願參加,義工替他們補習功課,又透過活動培育他們應有的品德,並教導他們學習與人相處。教會義工受訓後,就成為學生的生命師傅,幫助年輕人變成有使命感的人,而參與的學生經過栽培後,又可以去照顧學弟學妹,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黃長老表示計劃反應良好:「以前有統計顯示,有三四成學生有抑鬱及情緒問題,疫情期間,這種問題變得更嚴重,幸得生命師傅在疫情時仍不斷關心學生,大大減少了學生情緒問題。第二,當部分學生面對生活上的問題時,這些生命師傅可及時向學校反映,令問題未惡化前得到紓緩及支援。」

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br/>強調學以致用 讓學習貼近生活
「生命師傅計劃」的其中一個平台「青苗計劃」,由義工帶領學生成長,幫助年輕人成為有使命感的人。

關懷非華語學生 減低應考壓力

校方沒有忽視校內的NCS(非華語學生),鄺校長指,非華語學生最大的困難就是中文考試,因此校方會保送學生應考IGCSE第二語言中文,以減輕他們應付中學文憑試DSE的壓力。

另外,讓這些非華語學生可以用英文作答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校方不但聘請專門教師教授非華語中文,還有非華語助教會把學習材料和通告進行翻譯。校方也設立了eLearning的平台,讓非華語學生可以從中自學、溫習,學習中國文化、中國歷史等。

鄺校長還表示,「我們會在個人輔導和生涯規劃方面儘量協助非華語學生,我們的目標是幫助他們在本地社會共融。」

學校資料

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
所屬區份:葵青區
辦學團體:嶺南教育機構
學校類別:資助
地址:新界葵涌荔景山路
電話:27439488
電郵:cwk@ldcwkmss.edu.hk
網頁:www.ldcwkmss.edu.h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