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天主教中學 「動手做 認識可持續發展保育技術」

疫情放緩,莘莘學子終於可以背起書包上學去!元朗天主教中學向來以「活學自主 以愛育才」的理念培育學生。復課後,元天把握實體課的機會,透過校本發展項目 STEM課程,讓學生親自動手做,認識綠化生態牆的環保意義及可持續發展的護養技術。

元朗天主教中學 「動手做 認識可持續發展保育技術」
整理植物後,準備將植物放上環保牆。

元天的校本發展項目 STEM課程納入中一常規課程,讓學生更多機會學習和實踐STEM。本學期,中一同學透過是次項目,認識綠化生態牆的環保意義及可持續發展的護養技術,從中學習都市的污染:二氧化碳、空氣污染物、噪音環境等對健康的影響,同時認識空氣、水、物和土壤如何透過生態綠化牆改善都市的污染問題,讓STEM概念滲入日常生活之中。

中一同學先於課堂學習陰生植物的栽植知識和護養技術的理論,認識綠化牆操作和日常檢查方法,其後便將理論化為實踐,由學生負責更換校內綠化生態牆980盤植物,每位同學以標籤識別自己認養的植物,日後負責日常護理。學生更會學習編製生態牆植物生長紀錄、紀錄生長情況等,除了學習從中學習科普知識外,更將「愛惜生命、愛惜環境、愛惜校園」的價值貫穿課堂之中。

元朗天主教中學 「動手做 認識可持續發展保育技術」
中一同學可認養自己喜歡的植物,在植物上會標示同學的名字,還會負責日常護理。
元朗天主教中學 「動手做 認識可持續發展保育技術」
項目負責人林惠娟老師及程震灝老師期望學生能夠透過項目深化學生環保意識。
元朗天主教中學 「動手做 認識可持續發展保育技術」
元朗天主教中學黃見儀校長與學生一同綠化校園,齊齊動手做。
元朗天主教中學 「動手做 認識可持續發展保育技術」
中一級同學表示可以跳出課室,活學活用,會十分珍惜自選的植物,好好護養。
元朗天主教中學 「動手做 認識可持續發展保育技術」
元天同學齊齊動手做,實踐課堂理論,一同建設綠色校園。
元朗天主教中學 「動手做 認識可持續發展保育技術」
同學於課堂親手製作植物保護袋,使植物的泥土不容易流失。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