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自信堅毅 裝備未來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br/>自信堅毅 裝備未來

【OpenSchool專訊】從生活中學習,鼓勵創意,刺激思考……這大概是不少人嚮往追求的學習經歷。說是容易,卻甚具挑戰性。誠然,一件產品、一項服務,儘管經過長時間的演變,仍然能找到改進的空間,重點在於多觀察、多思考及多關心身邊周遭的人和事,發揮創意,然後再作改良。在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裏,從學生主持早會,到優化郊野公園設施,到製作3D口罩,再為唐卡畫展製作VR/AR導賞程式,均鼓勵學生把學習中所得回饋學校、回饋社會,達至薪火相傳。

今年開始的校本課程,讓同學按自己興趣挑選想鑽研的領域,追隨身懷該項專業技能的老師學習,諸如家政、音樂、歷史等,自己學習自己挑選,結果收穫不少。校長呂恒森說︰「失敗經歷,成功經驗。」只有多嘗試,才能最終找到開啟成功大門的鎖匙,學校正正就是需要創造這個氛圍。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br/>自信堅毅 裝備未來
科技教育學習領域統籌主任何嘉琪教授同學製作VR/AR導賞程式,讓學生思考科技學習的多樣性。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br/>自信堅毅 裝備未來
同學使用VR科技觀賞畫展。

從生活之中發掘小創意

面對未來時代的挑戰,年輕人應該如何裝備呢?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校長呂恒森說︰「課本要學的知識實在不少,但要懂得系統性思考,能將創意運用於生活之中,才是重點所在。」

呂校長以行山郊遊的經歷作例子,因為疫情關係,更多人選擇行山郊遊,結果發現路標指示不清、缺少植物知識的介紹等,於是他鼓勵同學去探個究竟,把所學知識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同學發現要設立一個合法路牌,原來要經多個政府部門審批。於是,他們上網找適合的政府部門反映意見,當中他們學會觀察、學會搜集資料數據、更要寫公函等。」

在課堂上應用科技也大受同學歡迎,就讀中六的馮念照表示,喜歡使用平板電腦來學習,可以迅速地查找資料。「每星期我們都要做不同學科的議題習作,需要回家找資料,再做成簡報來匯報,我曾經花了四至五天時間找資料,研究互聯網使用對青少年的影響,整份功課寫了20頁,包括全球的使用趨勢等,這正好是應考DSE需要的分析技巧之一。」馮同學娓娓道來使用科技學習的好處,認為使用平板電腦是誘發他自發鑽研探究的動力之一。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br/>自信堅毅 裝備未來
成功需要多嘗試,辯論隊的顏俊傑(左)每次比賽花十多小時準備;馮念照(右)因為使用平板電腦學習,花了四、五天搜集資料,寫了20頁的專題報告。

追隨老師鑽研專業技能

為了增加學習動機,感受學習可以在生活中帶來的轉變。今年學校新增校本課程,初中階段可以讓同學挑選想鑽研的領域,追隨身懷該項專業技能的老師學習,諸如家政、音樂、歷史等,與老師一起訂立目標,結果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有同學研究如何讓老人家運用公共空間;也有同學思考交通燈編排的合理性等,學校期望學生在學習之餘,也能夠回饋社會。

呂校長指出,無論是一件產品、一項服務,都可以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希望同學可以在生活中多觀察及多思考。「課程的評核不只是成品,而是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學到甚麼?」呂校長再三強調道。

學校每次舉辦的早會,無論司儀、前台、後台等崗位,都由學生負責擔任,老師只會從旁做支援,累積下來發現同學的談吐一次比一次出色。呂校長說︰「我們常提倡失敗經歷,成功經驗。若果過程中哪裏出現問題,學生也要嘗試解決,這正如現實生活中,他們一樣也總會遇到挑戰,同學可以從中學習如何應對。」誠然,成功沒有偶然,只有多嘗試,才能最終找到開啟成功大門的鎖匙。

就讀中六的房靜文擔任女童軍小隊長,對隊員之一的妹妹房嘉怡要求頗高,但更多的是正面的影響。嘉怡去年擔任學生會要職時,籌辦了Halloween工作坊、校園尋謎等活動。她說︰「從編排地點,購置材料及擬訂題目等,都由我們一手包辦,過程雖然辛苦,但自己覺得很值得及滿意。若果要成為一名領袖,我想是需要擁有多方面的才能。」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br/>自信堅毅 裝備未來
房靜文(左)及房嘉怡兩姐妹坦言,一起結伴上學有助增進了彼此的感情。

跨學科學習解決問題

在資訊爆發的年代,學會學習不只是課本知識,更重要是能夠實踐,所以該校特別注重跨科學習的機會,深信這樣才能讓學生裝備好迎接未來的挑戰。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AiTLE)及Microsoft香港攜手於學界開展「Microsoft x AiTLE#AI4Good領航學校計劃」,該校是四間領航學校之一,今年暑假期間派學生修讀微軟認證的人工智能(AI)課程,學習人工智能的知識及編程技巧,並會為其他學校提供示範和參考。

科技教育學習領域統籌主任何嘉琪說,「學習科技不應只停留在課本中的理論層面,更應注重生活上的應用及可行性。譬如學習物聯網(loT)及STEM相關的課程,不應只是執行開燈、熄燈或控制機械人移動,而是可以課題中體驗到科技於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今年我們計劃以抗疫為主題,教授學生用人工智能中的物件辨識技術(Machine Learning)拍攝有戴口罩及無戴口罩的照片,讓電腦作辨識,製作能自動辨識人們是否有戴口罩的Alot智能裝置,讓學生能從動手做的過程中體驗科技解決生活的問題,不再停留在書本中理論層面的學習。」

因此,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意欲及效能,中二電腦科亦會學習利用3D打印技術製作可再用的口罩,當中會與家政科、科學科及設計與科技科合作,也會教授傳染病知識及針黹刺繡技巧等。「譬如3D打印口罩,我們不單是設計一個口罩,還希望指導學生設計出可以替換濾芯的口罩,減少用完即棄的垃圾,讓學生可以反思即棄口罩對地球生態環境的影響。思考可以怎樣解決問題,這也是一個價值觀的教育。」何主任直言,在學習過程中儘可能聯繫生活,讓學生思考科技學習的多樣性。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br/>自信堅毅 裝備未來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校長呂恒森希望同學可以在生活中多觀察及多思考。

發掘潛能 體驗成功之道

香港學生在科學技能、閱讀能力等方面,向來在世界上排名甚高,但上課學習仍然為應付考試為主,缺乏了學習的動機。因此,學校在課程上的推陳出新,正是為了迎合時代轉變的需要,希望發揮同學的不同潛能。學校今年已經是第六年推行自主學習,學務委員會主任張定邦指出,相信每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有各自的天賦才能,學校必須於不同領域發掘學生的潛能,在老師及朋輩互相支持下,老師不只在課堂教授知識,更重要是教授學習方法及訂立個人可達到的學習目標,藉以創造成功的體驗,建立學習自信。

其中,讓學校引以為傲的辯論隊,成立短短三年,便奪得佳績,在全港辯論超級聯賽乙組的十六隊參與學校之中,奪得冠軍,明年升上甲組作賽。奪標功臣之一,就讀中六的顏俊傑指出,每次準備賽事都要花上十多小時做準備。「因為我愛說話及作文表現出色,自中三起被老師推薦參與辯論,今年總算有成果。辯論不單能夠提升說話技巧,同時遠赴其他區作賽,可以認識其他學校的學生,感受各人認真準備的嚴肅氣氛等,都是難能可貴的體驗。」

張主任說︰「學校儼如一個社會的縮影,善用合作優勢是成功的重要元素,所以我們提倡分組學習,同學各自擔任組長、匯報、管理及紀錄員角色,需要合作達成老師設下的課堂目標及任務,老師因應學生學習的合作性、完成課堂任務的效能進行計分活動,每個月最高分數的組別將獲頒獎作鼓勵。」學校藉此來提升同學的自信心及合作性,課堂上也善用不同應用程式的即時評估工具,讓同學知道自己的進展,遇到問題可以即時解決。回家後主力是整理課堂筆記,養成良好的習慣及技巧;老師亦可以藉學生的回應發掘學習難點,以調整教學策略,進一步提升學與教效能。

為了釋除家長對學生長期依賴電子產品的疑慮及誤解,學校特別設立工作坊,讓家長能夠了解學校結合自主學習及電子學習下推動的創新學習模式。「同學日常在家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進行網課或完成課業,有時需要與組員外出搜集資料進行探索式學習,其實是創新學習模式的一部分;而我們亦將逐漸以平板電腦替代小黑板,以便學生妥善整理及儲存所學,目的是提升同學的學習動機及效能,希望在課內、課外幫助他們持續學習。」

學校從小提升同學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學習技巧及習慣,才能在二十一世紀的挑戰下,迎難而上,脫穎而出。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br/>自信堅毅 裝備未來
學務委員會主任張定邦指出,相信每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更重要是教授學習方法及訂立個人可達到的學習目標,藉以創造成功的體驗,建立學習自信。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br/>自信堅毅 裝備未來
學校讓學生透過單車機比賽,體驗單車競賽,藉此推廣運動風氣。

學校資料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所屬區份:屯門區
辦學團體:香港佛教聯合會
學校類別:資助
地址:新界屯門大興邨屋邨中學第1號
電話:24377000
電郵:info@bsc.edu.hk
網頁:www.bsc.edu.h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