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蘇浙公學
課程多元化 學生成績顯著提升

葵涌蘇浙公學<br/>課程多元化 學生成績顯著提升
負責STEM的鄺文傑老師(左一)及余傑榮副校長(右二)與參賽得獎學生,校方積極鼓勵學生參與不同比賽,擴闊視野。

【OpenSchool專訊】葵涌蘇浙公學創立於1982年,校風純樸,多年來一直深受區內學生家長歡迎。我們注重學生品德和個人素質的培育,同時強調提升學術水平,以語文發展為重點。

葵涌蘇浙公學校長梁健文博士表示,該校秉承校訓「整齊嚴肅」的精神,提供優質和全人教育,培育有承擔、具創意、能自學的人才。學校因應學生的成長階段提供不同的輔導及各種學習經歷,期盼學生能建立良好的品德,有利於他們面對將來的各種挑戰。學術方面,校方設有嚴謹的考測制度,每年兩測、兩考及有效的學生成績數據分析,確保學生的學術水平。

葵涌蘇浙公學<br/>課程多元化 學生成績顯著提升
葵涌蘇浙公學校長梁健文博士指,該校期望透過不同的輔導及各種學習經歷,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品德,應對將來的各種挑戰。

多管齊下 提升學術水平

校方對於學生的中文、英文和數學科水平均十分重視。近年積極推行課程改革,把部分選修科由中文改為英文授課,課程選擇更為多元化,因材施教,令學生成績顯著進步。就文憑試的中、英、數、通主科而言,該校連續多年成績位於區內進步最多的中學首一、二名,實有賴師生在各層面的努力所致。

梁博士指學校一直致力培養學生的兩文三語能力,尤以加強英語學習為首要任務。校方以全校參與模式,在初中綜合科學科、高中物理、生物、化學、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全面使用英語授課,而中一至中六級數學科亦分設英文組和中文組別授課。

學校英文科校本課程實用有效,設計具彈性及多元化,從過往文憑試成績持續增值顯示,學校英語發展成效可見一斑。英文科於課堂內、課後、週末及長假期提供全面及各類型的拔尖保底訓練。該科成效歸因於全體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大部分課程和訓練由本地英語教師及三名全職外籍英語教師親身教授。此外,兩名兼職外籍英語教師(由校董會聘請),多名優秀的畢業生及服務供應商提供了林林總總的英語課程及英語活動,這些課程和活動都經過學校和英語教師們的嚴格篩選和設計,以確保有效照顧不同英語水平學生的需求。

校方多年以來獲得辦學團體提供的額外撥款,加聘兩名全職外籍英文教師,加強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學習和實踐英語,鞏固他們英語的讀、寫、聽、說能力。梁博士補充指「學校逢週三及週四早會進行英語校園電視台廣播及英文閱讀日,由三位外籍英語教師帶領學生參與英語活動,如英語專題匯報、英語話劇、小組討論等,務求讓英語學習滲入校園每個角落。」

葵涌蘇浙公學<br/>課程多元化 學生成績顯著提升
學校聘請三位全職、兩位兼職外籍英語教師,在課後舉行免費的英語特訓小組。

加聘外籍英語教師 全面支援學生

余傑榮副校長指,英語乃世界語言,不少學校均特意加強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然而,學生日常生活較少與以英語為母語人士交流,難免缺少了應用的機會。有見及此,校方特別向校董會爭取額外財政資源,聘請兩名全職外籍英語教師負責教授中一至中三成績較佳班別的英文堂,加強拔尖的成效,以及兩名兼職外籍英語教師教授課後小組活動,增強學生的信心和英語溝通能力。外籍英語教師亦會與本地教師一同規劃學科發展、課堂活動、以及教學內容。另外,外籍英語教師也會跨科協助製作校園電視台節目於早會時間播放,內容環繞文化分享、歷史知識、旅遊見聞等,讓學生接觸不同範疇的英語和文化。

余副校長續稱,學校透過各種課外活動和學科活動,鼓勵學生接觸英語。「本學年開始了一系列的『英語特訓小組』,由兩位兼職外籍英語教師為學生提供課後支援,師生比例為中一和中二學生約十人一組,中六學生則約五人一組進行英語會話練習,以具趣味的方式提升英語拼音、會話及聆聽能力。學生在遊戲和互動中學習。不少學生覺得這種模式有助提升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

為打破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的心理障礙,學校亦利用各種充滿趣味的形式推行活動,讓學生於課餘時間在舒適環境中進行活動,例如三名全職外籍英語教師為中一及中二級安排星期六的英語日營,活動包括陶藝、手工及瑜伽等。他們亦開設「英語天地」,包括英語電影欣賞、英語遊戲,與外籍英語教師閒談等。學校每年亦會舉辦英語遊戲日、萬聖節嘉年華、聖誕班際英語歌唱比賽等,以吸引學生於真實環境中運用英語,提升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能力。

葵涌蘇浙公學<br/>課程多元化 學生成績顯著提升
學校每年舉辦英語音樂劇表演,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

普教中歷史悠久 強化學生語文基礎

葵涌蘇浙公學積極在初中推行普通話教中文,強化學生語文基礎。學校早會以普通話廣播為主,挑選語言能力優異的學生擔任普通話大使及英語大使,協助老師推動兩文三語學習氣氛。

負責普通話科的余泳儀老師表示,學校自1982年創校起推行「普教中」,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和練習普通話。「學生使用普通話學習中文能更有效掌握書寫中文的語感,亦由於普通話較接近書面語,可令他們習慣使用書面語。」余老師表示,由於並非每名學生都曾經在小學以普通話上中文課,因此學校會按需要舉辦普教中適應班,讓未熟習的學生亦能跟上進度。學校於中一至中六設拔尖保底班,邀請在大學主修中文的校友擔任導師,針對學生不同能力,開設閱讀及寫作增潤課程。

「學校亦鼓勵學生參加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及GAPSK普通話水平考試,考取認可普通話水平資歷,對他們日後就業和升學均有好處。」校方為鼓勵具有能力的學生報考測試,會提供考試費用資助及小組研習訓練,如學生考獲佳績,將可獲退回全部考試費用。梁博士補充指,該校普遍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極高,每年均有不少學生考獲一級乙等成績。

葵涌蘇浙公學<br/>課程多元化 學生成績顯著提升
學生經常參加校外普通話活動。

自選教學語言 迎合不同需要

為了加強學生的英語運用和為日後升學作好準備,學校於多年前把部分課程由中文改為英語授課,其中數學科採用靈活的模式,提供選擇,讓不同程度和能力的學生以他們擅長的語言學習數理科。梁博士表示「我們了解到入讀的學生能力各有不同,因此除了中一至中三分設英文組和中文組別授課,中四至中六每級學生按能力分為六組上課。」

數學科於初中階段開始分流,實踐小班教學。校方會按學生的語文能力安排他們以合適的教學語言(中文或英文)修讀數學。數學科老師李豪俊解釋指,此舉讓學生能按照他們的能力入讀不同程度的數學組別,並按照程度以中文或英文學習。「有些學生認為他們以英文學習數學較佳,亦有一些學生希望以中文學習。全體數學科組教師均具備以中文或英文教學的能力,藉分組上課,針對學生的能力和需要,因材施教。」他補充指,若學生分組後覺得不太適應以英語學習數學,校方亦可讓他轉為以中文學習,一切以照顧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為先。

至於高中方面,葵涌蘇浙公學亦為區內少數同時開設數學科兩個延伸部分(M1及M2)的學校,讓學生自由選讀,任擇其一。余傑榮副校長表示,這亦顯示學校的靈活課程特色,提供多元化選擇迎合學生的需要。「我們每年會派發問卷了解學生的選科意願,只要在資源許可下,我們會儘量滿足他們的需求。」他指出學校會按學生的意願開設以中文或英文授課的M1、M2課程,讓他們自由選擇,以配合學生不同的升學目標和需要。

學校亦鼓勵學生參與校外數學比賽,發揮所長,如中學生統計習作比賽、香港青少年數學精英選拔賽、香港數學競賽等。余傑榮副校長特別提到本年度有學生參與恒隆數學獎,並成為15支入圍隊伍之一。「恒隆數學獎是每兩年一屆為香港中學生而設的數學研究比賽,有別於其他數學比賽,並非比拼答題的速度和準繩度,而是鼓勵學生發揮數理探究和創意潛能。」他指學生須擬定研究題目,並就題目進行深入探究及撰寫研究報告,研究課題大多已達到大學本科的學術水平。「學生在本屆比賽能夠入圍,雖未能獲獎,但同樣獲益良多。」

葵涌蘇浙公學<br/>課程多元化 學生成績顯著提升
黃祖慧同學在指導老師余傑榮副校長帶領下參與恒隆數學獎,成為15支入圍隊伍之一。

舉辦不同學生活動 發展多元才能

學校舉辦更多不同的學生活動,讓學生發展多元才能。除了日常的英語學習活動外,亦每年籌備英語音樂劇,讓學生透過參與台前幕後的工作,展現英語才華。另外,校方亦持續舉辦英語交流團,安排學生走訪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加拿大,學習英語之餘,放眼世界。學校亦透過教育局的姊妹學校交流計劃,安排學生到訪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跟當地學生交流。

梁博士指,校方持續優化學校設施,引入先進科技提升教學設備,使教學更有效率,如在一年前已為所有課室安裝85吋互動電子白板,數位化實物投影機等。另外,校方又分別將電腦室和設計及科技室改裝為元宇宙實驗室(Metaverse Lab)和創新科技中心(Design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讓學生能運用最新的科技設備,培養設計思維。
葵涌蘇浙公學<br/>課程多元化 學生成績顯著提升

葵涌蘇浙公學<br/>課程多元化 學生成績顯著提升
學校將電腦室和設計及科技室改建為元宇宙實驗室和創新科技中心。

學校資料

葵涌蘇浙公學
所屬區份:葵青區
辦學團體:香港蘇浙滬同鄉會
學校類別:資助
地址:新界葵涌興盛路83號
電話:2420 2103
電郵:kcckc@kcckc.edu.hk
網頁:www.kcckc.edu.h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