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羅書院170周年校慶
弘道樹人百七載 教風熏沐萬千秋

屹立本港170年的聖保羅書院,一直奉行「全人教育」方針,致力透過課堂內外不同類型的學術與非學術活動,讓學生在中小學階段都能盡情發揮才能,將來發展能飛得更高更遠。該校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精英領袖,在不同行業中發光發熱。今年是聖保羅書院創校170周年紀念,標誌學校發展邁向新紀元。

聖保羅書院170周年校慶<br/>弘道樹人百七載 教風熏沐萬千秋
全校師生齊齊砌出「170」

聖保羅書院早於1851年創校,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男子學校,畢業生遍佈全球,亦有許多著名校友,成就卓越。為慶祝170周年紀念,學校特此舉辦連串慶祝活動。聖保羅書院校長源廸恩及聖保羅書院小學校長麥志豪期望藉是次難得且別具歷史意義的機會,再次與不同年代的同學聚首一堂,重溫聖保羅精神。

舊生凝聚力強 一呼百應

聖保羅書院校長源廸恩表示,聖保羅書院的優良傳統精神,當為學生與歷屆「同學」的凝聚力與歸屬感,如同兄弟的感情一樣。他說:「一般學校會有舊生會或校友會,我們只有聖保羅書院同學會。」皆因已畢業的學生認為自己只是舊生或校友,卻沒有離開過學校,與學校同步成長。這種精神在是次170周年的慶祝活動中最能體現,已舉辦的活動包括校慶專巴及電車啟航、籌款音樂會及剛成立的「聖保羅獎學基金」等,均由歷屆「同學」發起及出錢出力,一呼百應而成。

聖保羅書院170周年校慶<br/>弘道樹人百七載 教風熏沐萬千秋
源廸恩校長形容,兄弟情是聖保羅書院的特色,也是優良傳統。

170周年校慶口號「弘道樹人百七載 教風熏沐萬千秋」由1967年畢業的「同學」創作,徽號則是2000年畢業生的作品。源校長指出,「1967年畢業生已是年逾70的哥哥,但至今仍然關心學校發展,這句話是由當屆同學集體創作,再由個別高手執筆而成。」口號不但反映了學校悠久歷史及多年來培育同學成才,服務社會的春風化雨教育情懷,更代表了對學校及歷代同學的期望。源校長十分期待未來陸續舉行的活動,能再與歷屆「同學」聚首,特別是今3月行舉行的「人類‧科技探索‧未來」講座,一起探討學校在目前及將來的發展路向。

聖保羅書院170周年校慶<br/>弘道樹人百七載 教風熏沐萬千秋

聖保羅書院170周年校慶<br/>弘道樹人百七載 教風熏沐萬千秋

擴建校園 優化課程

聖保羅書院校舍在戰後重修至今已有 70多年歲月,為了迎合未來發展及拉近不同持份者之間的距離,校舍改建計劃在歷屆「同學」的籌款支持下陸續展開,其中一個重點是擴建課室。源校長指,「昔日課室設有講台,教師站在講台上授課,以突顯其威嚴。為了騰出更多空間,我們把講台拆走,方便學生放置書包及大型樂器等,也可進行活動式的教學,師生之間有更多互動。」

除了課室,整個校舍亦將有重大轉變。首先,原有的泳池改建為室內暖水泳池,泳池上蓋位置將改為面向香港大學的般咸道入口,同時把校務處也遷到新入口附近,方便到訪人士與職員聯絡,拉近學校與公眾的距離。原在六樓的校務處則改為教員室,讓原本在九樓至十樓的教師進駐,新教員室外也預留了空間及座位,方便師生討論功課。新教員室提供更多空間,給予教師更理想的工作環境。整個工程預計在明年年底完成,屆時學校將有一番新景象。

聖保羅書院170周年校慶<br/>弘道樹人百七載 教風熏沐萬千秋
校內歷史館記錄了聖保羅書院的重要歷史時刻

課程上,高中通識科改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時將大為縮減,為善用這騰空的課時,校方將於高中引入研究單元,讓學生自行發掘有興趣的題目,進行研究,並在中四及中五兩年時間完成。源校長解釋,「研究題材沒有規限,可以跟STEM有關,以解決日常問題為目標。學校提供許多資源如手機應用程式及3D打印等作輔助,重點培養學生對研究的興趣,同時訓練分析解難能力。」

源校長稱,聖保羅書院重視與聖保羅書院小學之間的聯繫,中學部每年有近半數的中一新生來自小學部,兩校歷年來有深入溝通和合作。如小學部校本常識科內容設計由中學部教師給予意見,小學部分活動也是由中學部大哥哥帶領。現時小學部校長麥志豪是從中學部調任,非常熟悉中學部的最新發展。源校長形容兩校在行政上及學術上均有深入交流,為學生帶來豐盛的十二年中小學學習生活。

中小學校 十二年一貫教育

「我們的計劃是關顧學生長遠發展,因為我們有12年去培育他們。」聖保羅書院小學校長麥志豪一語道出該校的教學方針,以及跟中學部的關係。在同一辦學團體的支持下,兩校同以「全人教育」為宗旨,並有十分緊密的聯繫,「兩校可視為同一間學校,我們採取十二年一貫的教育方針,希望給予學生完整的中小學教育」。

聖保羅書院170周年校慶<br/>弘道樹人百七載 教風熏沐萬千秋
麥志豪校長指,中小學部一脈相承,抱持同樣的辦學理念。

麥校長指,小學部在設計中、英、數、常等科目的內容時,會邀請中學部教師提供意見,以便更容易銜接中學課程。例如:小學部已教授的課題,中學部在教授相關課題時內容上會調適。小六學生也有機會到中學的特別室體驗上課,率先體驗中學的學習方法。課堂以外,在疫情前,小五學生每年也有機會到廣東清遠探訪農村及交流,不少中學部學生隨行帶領。麥校長表示,「許多學生都表示昔日有中學的大哥哥帶領,到自己成為大哥哥時,也有責任要帶領師弟一起體驗」,足見兩校的兄弟情。

聖保羅書院170周年校慶<br/>弘道樹人百七載 教風熏沐萬千秋
小學部近年致力推動STEM教育,投放資源購置優質教材。

金字塔式教育 重底層建構

正如《聖經》箴言所言:「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12年的中小學教育當從小學做起,不只知識的傳遞,還有影響一生的價值觀與態度。麥校長指出,該校奉行金字塔式的教育政策,頂層是必須學習的知識和能力。校方在初小引入繪本教學,透過故事繪本教授中文及數學,用簡單的故事解釋抽象的概念;常識科則引入探究式學習,培養自學和分析解難。低年級圖書科更引入切合學生水平的英國文學內容,教導學生如何欣賞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及場景等。

聖保羅書院170周年校慶<br/>弘道樹人百七載 教風熏沐萬千秋
小學部壁畫以聖保羅傳教經歷為題,傳遞福音訊息。

中層則是一些共通能力,如溝通及協作能力等,當中包括一些軟技巧。學校會教導學生速記及自行製作筆記,這技能將來在中學及大學的學習上也可派上用場。學校亦引入高階思維訓練,較只背誦內容學得更廣更靈活。

金字塔的底層是價值觀與態度。麥校長強調,作為男校特別著重兄弟情,有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並要學習無私奉獻及施比受更有福的精神,「分享的不只是糖果、鉛筆、玩具,還有開心的事情與不開心的事情。」麥校長深信,人不單只要有知識,還要良好的價值觀,成長後才不會誤入歧途。

對於學校已走過170年的悠長歲月,兩位校長都十分感激舊生、家長及教職員的支持,在良好的根基下,希望學校未來可繼續貫徹全人教育的理念,把聖保羅書院有教無類的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

聖保羅書院基金會前秘書長
何桂明:有任何需要 舊生一呼百應

聖保羅書院170周年校慶<br/>弘道樹人百七載 教風熏沐萬千秋
何桂明以不同身分服務聖保羅書院,見證學校發展與變遷。

「我不懂得形容舊生對聖保羅書院基金會的支持和對學校的感情。」由聖保羅書院基金會2008年成立以來一直擔任秘書長,至今退居幕後,轉任舊生聯絡主任的何桂明,多年來見證歷屆舊生慷慨無私地支持母校,「只要學校有需要,金錢或物資就自動送上。」她憶述,「曾有舊生得悉學校需要鋼琴,特別派人到日本的名牌鋼琴廠試音,調校好最佳音色才送來學校。」

最令何桂明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八年前小學部發起遷校籌款,「建築費用由政府撥款,但學校要自費興建停車場及其他器材,因此要籌款應付。」當時校方決定開放禮堂及特別室命名權,對何桂明來說可謂一大挑戰,「剛推出時反應未如理想,我們也很擔心能否籌集足夠捐款。」幸好幾個月後反應十分熱烈,更要額外撥出多個特別室,以回應舊生的美意與慷慨支持。另外有一次,有舊生成立配對基金,只要學校籌募三千萬元捐款,那位舊生便會以個人名義捐出三千萬元作配對。可惜,最後基金會只籌得二千九百萬元,「我向該舊生反映,他二話不說即多捐出一百萬元,讓學校籌得足夠款項,透過配對基金,合共取得六千萬元籌款。」

聖保羅書院170周年校慶<br/>弘道樹人百七載 教風熏沐萬千秋
配合學校泳池改建工程,聖羅保書院同學會舉辦慶祝活動,一同「歡送」謝雨川泳池。

曾在聖保羅書院任教多年,退休後打理基金會的何桂明表示,每星期大約會回校工作四天,處理基金會事務,並與舊生聯繫,雖然忙碌,卻樂此不疲。「無論身處香港或海外的舊生,經常都會聯絡我,查問學校最新的情況或需要。」何桂明亦經常向校內教師及社工了解學校及學生情況,「遇有學生情緒不穩,我會嘗試聯絡他的父母,以了解情況」。她形容,許多家庭幾兄弟或父子兩代都曾就讀聖保羅書院,部分曾經是她的學生,大家感情要好。

曾有學生因父親患病不能工作,只能暫居姑母家中,家庭經濟出現問題。何桂明立即為他找舊生協助,以解決學費及課外活動費用支出。她明言,現時基金會已有相當資金用來資助有需要的學生,「無論是學費、課外活動或遊學團等費用,學生都不用擔心,我們目的是不會讓學生因經濟問題而得不到應有的學習機會。」

展望未來,何桂明期望聖保羅書院基金會在連結舊生,凝聚力量支持學校發展方面扮演更要的角色,作出更多貢獻,攜手推動學校有更輝煌的發展。

聖保羅書院170周年校慶<br/>弘道樹人百七載 教風熏沐萬千秋
萬里飛聲頌保羅170音樂會,慶祝校慶同時為學校籌款。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