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聖堂禮仁書院
儒家思想結合現代教育 培養道德才華兼備學生

孔聖堂禮仁書院<br/>儒家思想結合現代教育 培養道德才華兼備學生
四位剛從澳門及珠海交流回來的學生,向孔聖堂禮仁書院校長楊永漢博士(中)分享活動的所見所聞。

【OpenSchool專訊】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禮」及「仁」是其思想核心之一。作為全港唯一以儒家思想為教學理念的學校─孔聖堂中學,適逢七十周年校慶,易名為孔聖堂禮仁書院,旨在彰顯對學生內在人格培養的重點,在儒學根基上建構現代教學模範,積極開拓學生視野,務求讓每位學生都有出外交流機會,並透過創科教學培養學生道德素質,於日常學習中體現儒家精神。

孔聖堂禮仁書院<br/>儒家思想結合現代教育 培養道德才華兼備學生
孔聖堂禮仁書院校舍依著一級歷史建築孔聖講堂而建,校園有濃厚儒學氛圍。校長楊永漢博士指儒家思想是跨越時代,能對應社會的變化。
孔聖堂禮仁書院<br/>儒家思想結合現代教育 培養道德才華兼備學生
正值七十周年校慶,該校邀請知名學者於孔聖講堂舉辦儒學論壇,讓香港各界認識儒家思想傳承,了解尊孔意義。

「禮」及「仁」的傳承

孔聖堂禮仁書院校舍依着一級歷史建築孔聖講堂而建,校園有濃厚儒學氛圍。有人或會認為儒家思想不合時宜,但校長楊永漢博士指儒家思想是跨越時代,能對應社會的變化。從個人道德、家族倫理、人際關係到國際間的交往,都能從儒學中得到啟發。他說︰「我們以培育學生的道德價值觀及個人自信為先。他們學業成績未必很出眾,但一定尊師重道。不同種族的學生互相尊重,沒有歧視或欺凌個案。」

楊校長會每星期在孔聖講堂跟學生分享儒家思想,老師亦會在儒學堂上講解儒家經典金句。因為過去多年,坊間對學校傳揚的儒家思想有點摸不清重點,因此趁着七十周年校慶,學校精選出儒家思想中的「禮」和「仁」,點出學校的教學重點是培育學生待人處事的態度。引伸到日常生活,那就是對別人的尊重,以及行為準則和規範;對萬物要有仁愛之心,有包容的氣度和胸襟,幫助學生找到在社會上安身立命之道。

孔聖堂禮仁書院<br/>儒家思想結合現代教育 培養道德才華兼備學生
在澳門珠海交流的旅程中,學生更有幸體驗高空飛索,挑戰個人極限,訓練膽識。

中外遊學開拓視野

具備良好的道德價值及內在人格,並不足以應付現今社會的各樣挑戰。楊校長認為建立學生的自信心,擴闊國際視野,對他們日後在社會上立足起了關鍵作用。因此,學校為學生提供許多出外交流的機會。

楊校長說︰「我們辦交流團的方針有二,首先一定要讓學生了解當地風土人情,體驗當地文化的實況。其次是讓學生了解國家以及接觸國際社會。」要了解風土人情,最好的方法是融入當地生活。過去,學校曾安排學生到德國家庭寄住兩星期,讓他們深入了解一般德國人的衣食住行;也曾直接帶領學生到內地湖北省參觀彭家寨,讓學生一睹現代彭家寨生活面貌;還有參觀四川彝族人的住處等。

孔聖堂禮仁書院<br/>儒家思想結合現代教育 培養道德才華兼備學生
學生參加山東考察研學團,穿上經典儒家服飾,誦讀《論語》,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孔聖堂禮仁書院<br/>儒家思想結合現代教育 培養道德才華兼備學生
生探訪四川彝族的小學,向當地學生分享學習心得及弘揚儒學。

楊校長指,透過實況式的探察,學生才能對當地文化有透徹理解,繼而反思自己的生活,或會更珍惜現時所擁有的一切,對弱勢社群產生出憐憫之心,這正是儒家思想中「仁」的體現。至於了解國家發展方面,學校剛於10月份安排學生到澳門及珠海交流,學生有機會和兩地的著名科研專才及企業家進行訪談,了解大灣區的機遇,學生表示今次活動為他們帶來不同的啟發。

就讀中五的謝嘉穎同學表示,今次有機會接觸不同界別的成功人士,如賽車手、導演、創業家等,令夢想成為舞蹈家的她確信未來的道路可以很多元化。至於陳澤熙同學就表示,對香港人在大灣區創業的優勢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樣有份參加是次活動的吳學思同學則說,最難忘是採訪了澳門著名賽車手,從他們身上感受到百折不撓的精神。

最後,兩次遠赴四川及一次到山東交流的陳予飛同學,最近在訪談兩位成功女性後,見識到現今女性在社會上地位的提升,同時亦覺得年輕人除了留港或到海外發展,亦可往大灣區尋找機遇。

經濟支援鼓勵交流

為了鼓勵學生見識世界,學校不遺餘力地安排交流活動,楊校長甚至希望能做到每位學生在六年中學生涯中,至少能參加一次出外交流的活動。現時全校大約有二百名學生,人數不多但學校投入的資源並沒減少,比率上來說學生可以參加交流的機會相對其他學校多。

副校長莫玉玲認為,學校需要顧及學生的負擔能力,未必每個家庭都能負擔出外交流的費用,因此老師會盡力申請政府或機構資助,又或尋找各項贊助,不會令經濟因素阻礙學生的成長。以四川之旅為例,同學只需支付五百元象徵式費用;而到歐洲地區,包括德國、芬蘭、英國等地交流,學生也只需支付機票費用。而在未來,學校會秉承信念,繼續安排更多內地或海外交流活動予學生參與。

孔聖堂禮仁書院<br/>儒家思想結合現代教育 培養道德才華兼備學生
學校推崇實況式交流體驗,曾安排學生到德國及丹麥家庭寄住兩星期,讓他們深入了解當地人的衣食住行,豐富學生人生閱歷。

校本課程發展STEAM

除了為學生提供交流機會,學校近年亦積極拓展STEAM教學。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位於四樓的InnovationHub是一個配備先進儀器的STEAM實驗室,為師生營造適切的學習環境,此外還購入航拍機、3D打印機、電子白板以及創科課程等,讓學生有機會接觸不同的新技術。

學與教主管何柏欣指早在DSE推行前,學校已看準科技學習對學生的重要性,因此規定中四及中五學生必修電腦科。STEAM教育統籌甘家俊表示,近年乘着STEAM發展的趨勢,學校投放更多資源,推出名為Innovation Technology的校本課程,列為初中生的必修科,以專題研習及課堂型式雙軌並行。

專題研習方面,主要教授中一學生利用航拍機結合物流服務;中二學生則利用編程及數學知識製作及優化火箭車;中三學生會學習運用AI人工智能,研發廢物回收裝置。學校亦鼓勵同學參加公開比賽,讓學生的學習成果有發揮的舞台,例如學生曾參加水底機械人比賽,並包辦冠亞軍,又於科學館趣味科學比賽中獲得最佳設計獎。

近期,學生亦參加了香港城市大學有關數據分析的比賽,分析大灣區和香港的人口結構,再研究出改善社會生活的方案。最後,同學亦勇奪最佳推動社會共融獎。由此可見,孔聖堂禮仁書院創校七十年來人才輩出,在創新科技的洪流中乘載着儒家思想,和學生一起與時並進,創造美好人生。

孔聖堂禮仁書院<br/>儒家思想結合現代教育 培養道德才華兼備學生
初中學生必須修讀創新科技科,學生可於課堂上接觸不同的新技術,與時代接軌。
孔聖堂禮仁書院<br/>儒家思想結合現代教育 培養道德才華兼備學生
學生參與粵港澳公共治理數據分析大賽2023,勇奪最佳推動社會共融獎。
孔聖堂禮仁書院<br/>儒家思想結合現代教育 培養道德才華兼備學生
學生參與2020年水底機械人比賽,囊括冠軍及亞軍。

學校資料

孔聖堂禮仁書院
所屬區份:灣仔區
辦學團體:香港孔聖堂
學校類別:直資
地址:香港銅鑼灣加路連山道77號
電話:2576 3415
電郵:enquiry@chss.edu.hk
網頁:www.chss.edu.h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