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堂王仲銘中學
閱讀與科技 育未來人文素養 跨科齊協作 成就全面高增值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br/>閱讀與科技 育未來人文素養 跨科齊協作 成就全面高增值

【OpenSchool專訊】樂善堂王仲銘中學(王中)創校逾40年,以「仁、愛、勤、誠」為校訓,致力提供全人教育。學校以「人文科技」為核心,糅合視覺藝術、設計、科技,並透過設計思維探究社會現況需要,讓學生在跨學科學習中發展創意與社會責任感,藉此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與人文關懷精神。學校還積極推動體驗式學習和博雅課程等多元教學,鼓勵學生從興趣發展之中培養領導能力,並透過閱讀文化及生命教育,助學生將知識連結及提升自信心,為未來作好準備。

校長徐思明指出,學校各科的「學業增值指標」均處於高水平,這得益於學校擁有一支高質素的教師團隊,老師們在學與教上不斷善用創新方法幫助學生提升自我。徐校長說:「學校通過校本課程與多元學習活動,利用創新思維跨學科培養學生的多角度思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個人能力與自信心,並以中華文化為基礎,培養學生自主、獨立、對社會和國家富承擔的精神。」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br/>閱讀與科技 育未來人文素養 跨科齊協作 成就全面高增值
學校喜見學生學業表現近年持續增值。

特設跨科推廣組 提升學生閱讀素養

學校將推廣閱讀文化列入今年重點發展項目,並由閱讀及推廣主任賴敏誼帶領,與各科教師共同發展「閱讀及推廣組」,通過閱讀、分享及活動三方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例如:閱讀方面利用主題式閱讀及恆常閱讀兩大策略,結合不同學科的閱讀教材輔助,如中文科利用歌曲作為閱讀材料,經濟科則以民生『兩餸飯』為題材,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校為鼓勵學生多閱讀,中文科老師更下了不少苦功。中文科科主任黃志敏說:「學校的中文科教師團隊還組織了讀書會,教師們自製簡報分享閱讀心得,並推薦適合不同年級的書籍,然後購買多於一班數量,各班輪流借閱,並會於中文課堂上與老師共讀和分享,進一步激勵學生閱讀。」透過多元化且優質的閱讀活動,學生在閱讀理解、寫作及其他方面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多名學生更在校外寫作比賽中獲獎,包括於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勇奪「全國一等獎」、「旭日文學之星獎」、在香港浸會大學主辦第十二屆大學文學獎中獲得「少年作家獎」、第十五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三等獎等。

另外,陳凱珊副校長補充說:「學校也積極提升學生英語能力,推動英文延展課程,例如透過英語瑜伽班、英語餐桌禮儀活動等,營造英語氛圍,增加學習投入度。」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br/>閱讀與科技 育未來人文素養 跨科齊協作 成就全面高增值
學校充滿閱讀氣氛,當中《老井新泉》、《孔子的生活智慧》均是中文科的推薦閱讀書籍。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br/>閱讀與科技 育未來人文素養 跨科齊協作 成就全面高增值
老師與學生於課堂上一同閱讀,實踐「夥伴同行‧共同經歷」理念。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br/>閱讀與科技 育未來人文素養 跨科齊協作 成就全面高增值
「生活空間」提供閒適的自習環境。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br/>閱讀與科技 育未來人文素養 跨科齊協作 成就全面高增值
學生有機會親身視察珠海航空塔工作環境,引發學生對飛行服務的好奇心。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br/>閱讀與科技 育未來人文素養 跨科齊協作 成就全面高增值
學生於珠海飛行學習體驗團跟隨專業人員學習航空知識。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br/>閱讀與科技 育未來人文素養 跨科齊協作 成就全面高增值
以「偵探」為閱讀主題,配合Learning Detour活動啟發學生思考及推理力。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br/>閱讀與科技 育未來人文素養 跨科齊協作 成就全面高增值
學生於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香港賽區)獲得「旭日文學之星」獎項。

從設計和科技探究 發展解難能力

「人文科技」課程也是學校的特色之一,其旨在結合科技與人文素養,讓學生在整個初中學習階段,透過不同主題進行跨學科學習。該課程不僅傳授科技知識,更強調視覺藝術、資訊科技、設計與科技及綜合人文科目的跨界學習,以建立學生的設計思維和創造力。科技教育學習領域統籌朱永日老師表示,課程讓學生能以實際社區生活問題為出發點,進行設計與科技探究,並提供展示學習成果的平台。學生通過不同主題的工作坊,如「穿戴式科技發展」、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設計的歐亞水獺浮台等,學會如何運用設計思維及相關技術應用,解決現實世界的需要,從而發展解難能力。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br/>閱讀與科技 育未來人文素養 跨科齊協作 成就全面高增值
學校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嘗試設計人工浮台和放置紅外線相機記錄水獺的行為習性。學生親自製作的水獺浮台放置於米埔自然保護區內作實地測試。

航空科技體驗 讓夢想飛翔

除了重點推展「人文科技」課程,學校更針對有航空夢想的學生,提供專門航空學習機會,這項課程發展由多元智能發展主任林家俊老師負責,並已納入中二科學科的校本課程。學生可在中二時學習航空基本知識,並取得「香港航天領袖總會」頒發「翱翔明天計劃」的初級證書。根據個人興趣,學生還可進一步考取更高級的航空學認證。此外,學校去年還舉辦了珠海飛行學習體驗團,讓學生有機會跟隨機師駕駛飛機,並視察航空塔的工作環境。林主任說:「航空學不僅涉及飛行理論與模擬飛行等基礎知識,還引發了學生對地理、機械工程、物流運輸等多領域的興趣,這也有助於學生的生涯規劃。」徐校長補充:「學生實地考察航空塔工作環境時,也能體會到語言學習及溝通技巧的重要性,所以這課程可算是一舉多得。」

體驗式學習 培養共通能力

學校強調體驗式學習,並推出Learning Detour及境外交流團作為課堂延伸項目。體驗學習及境外交流主任周凱慈指出:「讓學生將課堂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中是體驗式學習的宗旨,例如中一學生在學習山野知識和不留痕原則後,會由老師帶領展開行山活動;中三學生則在閱讀主題『偵探』的指引下,參加校內定向活動,化身偵探解開謎團。」同時,學校還舉辦了16個國內外交流團,讓學生有更多機會了解國情,例如乒乓球隊與國內學生進行技術切磋,以及前往四川保育區的生態保育交流活動。

博雅課程 發展多元才能

學校為了讓學生在多元領域中發展興趣,推出了「博雅課程」,涵蓋超過15個不同主題的短期課程,包括數學、西式食品製作、王中小記者等。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選修課程,發展多元才能。此外,學校還提供了豐富的課外活動,如攀石、山藝及獨木舟等活動,並提供相應的資格考試,鼓勵學生挑戰自我。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br/>閱讀與科技 育未來人文素養 跨科齊協作 成就全面高增值
藝術展覽廳定期展出學生作品,讓學生才藝得到認同及肯定,幫助提升自信心。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br/>閱讀與科技 育未來人文素養 跨科齊協作 成就全面高增值
學校舉辦正向思維宣傳活動,學生更將親身製作的夏威夷小結他送給嘉賓留念。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br/>閱讀與科技 育未來人文素養 跨科齊協作 成就全面高增值
「博雅課程」提供西式食品製作班,發掘學生對烘焙的興趣。

人工智能教育 運用專長回饋社會

原來王中共有14個選修科,比一般學校選擇豐富,徐校長強調,為了迎接科技發展的浪潮,王中積極推動人工智能(AI)學習。今年,學校成為中國自動化學會人工智能後備人才培養工程的「共建示範校」,並鼓勵學生參加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養測評。這充分體現了學校在校本課程和課外活動中,致力於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全方位發展潛能,提升科技素養。學校期望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專長,積極應對未來挑戰,並回饋社會。

王中通過各種精心設計的課程,全面照顧學生不同的學習興趣,為他們製造成功機會,期望他們積極投入學習,激發學習潛能,同時享受多姿多采的學習和校園生活。

學校資料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
所屬區份:黃大仙區
辦學團體:九龍樂善堂
學校類別:資助
地址:九龍樂善道161號
電話:2382 0002
電郵:contact@lstwcm.edu.hk
網頁:www.lstwcm.edu.h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