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喇沙中學
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曹紹民校長(前排中)認為,提升學生課堂投入感及參與度,對改善學習情緒有顯著作用。

【OpenSchool專訊】新界喇沙中學創校近六十年,在不同年代均按需要更新硬件設施與教材,以切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學校為了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近年更花了不少心思與資源,改善整體學習環境和設施,讓學生可擁有豐富的學習經歷,並引進科學化的腦基礎教學法,配合跨科STEAM課程與校本英語教學,助學生全面掌握知識與資訊之外,也學習良好的應用技能和建立正向價值,為成就未來世界公民作好準備。

趣味英語教學定下基礎

新界喇沙中學曹紹民校長認為,提升學生對課堂的投入感及參與度,對改善學習情緒有顯著作用。因此,學校針對學生的學習特質,從興趣入手以設計課程,助學生提升學習動機。

岑展基副校長補充道:「老師們會善用情境學習、體驗式學習,如學習英語就以貼近生活需要的方式設計課業,讓學生明白學習的實用性。又會透過分組學習、課堂活動,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支援,讓學生更有安全感,更勇於嘗試踏出舒適圈。」英文科主任劉家俊老師指出,透過校本自設教材,以提升學生學習意欲。他說:「我們的教材會以任務為本,例如做海報或寫詩,讓學生每次學習也有特定目標,便能增加學習動機。」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第一步不必面對全班同學,有助逐步改善課堂的投入度。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翻新後的圖書館,增添不少嶄新設施,並鼓勵學生在這裏多作交流、互相學習。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逢星期三為全校英語日,學生必須以英語溝通,增加日常練習機會。

積極營造語境促進學習

為增強學生運用英語的自信,學校便積極營造語境,如逢星期三為全校英語日,學生必須以英語進行溝通,增加練習機會。另外,學校亦按熱門議題策劃實地考察活動,劉主任指出:「近年環保議題盛行,我們便帶學生到濕地考察。老師提供工作紙,讓學生作嚮導到實地介紹,既切合書本上的相關課題,也讓學生明白學習的實用性,而不是只為應付考試。」加強了知識與生活的連結,亦大大提升學習效率。

而英文科區振傑老師則指出,學校也有英語環境推廣小組,為學生設計不同活動,如廣播節目、串字比賽,學生參與後可換取相應印章,數量達到指定標準,便有機會在學年結束時參與英語國家交流團,大大增加學生對英語運用的投入度。除了境外交流活動,學生亦由外籍英語老師帶領參與不同的比賽,取得不俗成績,反映學校策略漸見成效,學生的自信也逐步提高。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自主互助×探究解難」,以「開放式提問」及「思考分析框架」,學校要求學生主動蒐集資料,從而推動學生自主探究。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老師就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採用不同方式加強學生專注力和投入感。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腦基礎教學法不但能應用於人文學科課堂,也能應用於體育、音樂、數學等課堂。

科學指引調整學習情緒

除了讓學生在真實語境中學習,英語學習成效提升,也可歸功於腦基礎教學法的引進。盧國輝副校長指出,學校自2018年推行相關教學法,全校老師均有接受培訓。而反映在英語學習上的,主要是「全民參與」和「二人交流」兩種方式。

英文科劉主任指出,學生會怯於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主要是因為怕犯錯、怕尷尬,但在腦基礎教學法的指引下,為學生免去了這些煩惱,因為學生能以手勢回應,避免其他學生的關注。劉主任說明:「老師在課堂上提問時,會提供答案選擇,如A就以一隻手指代表,B就是兩隻手指代表,每位學生同時以手指回答,老師一目了然。因沒有明顯的對錯,學生便願意回答,老師可即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繼而調整課堂。」學生的學習安全感增強,便更願意表達,對學習自然有積極作用。

而另一個較常用的方式,則是在課堂上以二人分組進行交流,英文科區振傑老師表示,通常在課堂中段,會讓學生自修五分鐘,就特定問題思考或尋找答案。然後,由老師指定二人小組內的發言次序,作小組分享,由於同學只需要在小組內交流,不必面對全班同學,學生也較易踏出第一步。在這過程中,老師只是作為主持課堂的角色,提出問題及回饋。沒有即時就學生的答案作出批判,免卻學生因錯誤而有挫敗感,由學生主導課堂,透過互相支援達到共同學習的目標。

原來腦基礎教學,是基於對人體大腦分泌物質的認知而衍生的教學方法,讓老師在課堂上運用不同方法,刺激或抑制學生的腦分泌,以調整學習情緒。這些對學習起關鍵作用的分泌物質,就是腎上腺素、皮質醇、多巴胺、血清素。

多巴胺能讓人產生愉快的感覺,透過肌肉活動或讚賞,刺激腦內分泌。在課堂上讓學生以動態方式學習,適時拍掌互相鼓勵,令學生學習動機提升;而腎上腺素則會令人緊張,例如在課堂上加入搶答環節或限時活動,能加強學生的專注力及投入程度。此外,透過調節皮質醇與血清素,能避免學生焦慮或過分興奮,以適當的狀態回應不同的課堂要求。當老師有了相關認知,便知道該如何調節課堂氣氛,在不同情況下,刺激學生的腦部,產生相應物質,以幫助學習。

盧國輝副校長指出,自腦基礎教學推行以來,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成績都有顯著的改善,老師在教學上也更得心應手。可見,在傳統教學外,學校亦必須針對學生特質引進新的教學法。為了讓老師繼續深入了解這教學法,學校正參與腦基礎教學法的認證計劃,即將成為全港首間獲得腦基礎教學法銀獎認證的中學。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全校老師均有接受腦基礎教學法培訓。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學校為了配合不斷創新的STEAM課程,致力提升硬件配套。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學生常參加校外STEAM比賽,成績不俗,屢獲獎項肯定。

創意跨科加強知識融會

另外,學校亦積極推行創科學與教,早於數年前已建立跨科STEAM課程。在初中課程中,連結科學科、設計與科技科(D&T)及電腦科,讓學生以固定的分組進行跨科學習,有系統地吸收創科知識。負責創科學習的蔡仁欽副校長表示:「學校的STEAM課程在初中以四個不同主題項目進行,中一分別以保溫瓶及自動灑水系統為主題,中二則以光合作用和神機火炮為主題。以加強學生自信、提升學習動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及終身學習態度。STEAM課程未來更會逐步加入情意教育與社區連結,讓學生透過創科學習來解決實際問題,以回饋社會。」

以保溫瓶項目為例,學生在科學課堂上,學習相關的基礎知識,進行實驗。然後在設計與科技科中研究如何製作保溫瓶,再透過電腦科學習編程以量度溫度,最後回到科學課,進行實驗以測試作品。全部過程均需記錄下來,成為完整的創科研習過程,為學生打好創科基礎,至高中時便有更大型、更高階的研習專題。

設計與科技科(D&T)及電腦科李戩庭老師指出,為了讓學生建立自信,以及明白創科知識的實用性,學校近年更積極推動學生參與校外比賽,成績亦十分驕人,讓學生看到自己的能力。在聖誕期間更會舉辦社區創科活動,邀請區內小學參與。由學生協助老師籌備和進行攤位活動,透過解說溫故知新,藉著有趣的主題遊戲推廣創科知識,也讓學生有機會接觸社區不同人士,豐富學習經歷。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學生在初中STEAM課程中,進行跨學科光合作用主題研習,學生並思考如何利用光合作用改善全球糧食供應問題。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不少獲獎的學生作品,就在校園中的創客空間中孕育構思而來。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學校積極推行創科學與教,也沒有忽略發展運動這傳統強項。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老師就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採用不同方式加強學生專注力和投入感。

聯校交流學子增廣見聞

近十年,學校亦有參與辦學團體的喇沙交流生計劃,每年安排學生到不同喇沙會屬校上課,讓學生有機會在聯校的全英語環境中學習。而計劃推行的過程中,除了交流生參與外,負責協助活動進行的學生會學生,也主要以英語聯繫其他學校的學生。

因為有了這實際需要,學生也更積極學習英語,過程中也主動尋求老師支援,反映學生對個人表現有更高要求,自信也相對提升。由此可見,不但從個別活動中能看到學生的躍進,學校整體安排上,也貫徹提升學生自信、建立良好態度的宗旨,務求為學生未來發展打好基礎。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為拓闊學生的眼界,學校每年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境外交流機會。
新界喇沙中學<br/>腦基礎教學跨科吸收 學生經歷豐富建自信
學校每年安排學生到不同喇沙會屬校上課,讓學生可在全英語環境中學習。

學校資料

新界喇沙中學
所屬區份:北區
辦學團體:喇沙修士會
學校類別:資助
地址:新界上水金錢村
電話:2670 0443
電郵:email@delasalle.edu.hk
網頁:www.delasalle.edu.h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