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追求航天夢想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切實可行的創新學習過程,讓他們能在科技前沿探索無限可能。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下稱宏信書院)積極推動航天科技教育,繼今年3月成功發射香港首個由學生製造的人造衛星後,7月再度創新,學生們遠赴青海冷湖參加「U18全球青少年火箭發射挑戰賽」,成為首批香港學生成功利用固體燃料(火藥)發射火箭的先驅者。
此外,自今年9月起,宏信書院將為小四至中三學生設計系統化的航天課程,並與中國宇航學會攜手合作,建立全港首間尖端航天教育實驗室「Space Hub」,預計於10月底前竣工。學校旨在發掘學生對航天及創新科技的熱忱,培養他們具備持續創新、勇於探索的成長型思維,裝備他們在未來的科技領域中成為創新人才。

嶄新航天課程開創未來 重視學生實踐能力
香港教育局將於2025-26學年起,首先在小一及小四年級推行創新科學課程,隨後將分階段全面涵蓋小一至小六,課程中將融入航天及創新科技,旨在從小啟迪學生的創造力與科學潛能。宏信書院在過去三年積極參與多個香港及全國的航天創新大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從今個新學年起,學校正式推出嶄新的航天課程,為小四至中三的學生系統性地增進航天相關知識,培養未來的科技領袖。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總校長林克忠博士表示,新開辦的航天課程着重從中學習,內容涵蓋4大範疇:「第一是設計和製作人造衛星,大家都知道人造衛星為人類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高小學生和初中學生有機會嘗試在不同的高度去收發信號,改善生活。第二是設計和製作火箭,火箭科學(Rocket Science)是航天科技重要一環,學校的軟硬件齊備,學生可以嘗試設計和動手製作火箭。第三是設計載荷太空實驗,我們更會和中國航天合作,在2025-26年度,太空人將會有3個月時間在太空和我們的學生一起做實驗。第四是規劃太空城市,當中涉及太空生活的衣食住行,中三學生將會嘗試設計太空車,思考如何在無重狀態下,使用太空車代步。」林博士強調,航天科學是STEAM教育的載體,結合物理、科學、編程、數學、化學等多個跨學科領域,訓練着重創意解難、運算思維和學生動手能力。


屢獲佳績 展現無限熱忱與科學幹勁
宏信書院在科學領域屢創佳績,成為香港首支成功申請參加冷湖實驗室舉辦的「冷湖火箭排行榜 U18全球青少年火箭發射挑戰賽」的學生隊伍。初次參賽便勇奪總成績第二名,展現了卓越的實力與拼搏精神。林克忠博士表示,香港地狹人稠,航道繁忙狹窄,難以實現固體燃料火箭的升空發射。為了突破這一限制,學校帶領學生遠赴冷湖,讓學生親自設計並製作的微型火箭成功升空,圓夢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對航天科技的無限熱情。


「我最感動的是看見學生全情投入,為研究及實踐而廢寢忘餐,他們的熱情和幹勁,正是香港需要的青年人特質。」林博士坦言,航天知識不斷更新,最重要的是透過課程內容、體驗活動等,鼓勵同學勇於創新、突破自己。
學生的熱情投入和累積得來的成果感染力強大,以香港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參與人數為例,宏信書院由第一屆的3支隊伍,到今年第三屆有超過10支隊伍參加,甚至第一年有小學部學生參賽,林博士指情況令人鼓舞。
==============================
為學生的投入和無私感驕傲
今年7月,文伯衡老師與其他兩位老師和總校長帶領學生到青海冷湖參與「U18全球青少年火箭發射挑戰賽」。這個由5位中二至中五學生組成的參賽隊伍,在文老師眼中非常優秀,他對學生的熱誠和投入表示感動,「在團隊火箭賽中,5位同學分工合作,一起解決火箭機體設計、推進設計、重量分佈計算、裝飾及正式升空時面對的各種難題和挑戰。雖然在比賽中獲得了第二名的佳績,理應在賽事結束後好好慶祝,但他們卻選擇犧牲休息和娛樂的時間,努力改進自己的設計,希望能突破自我創下的成績。這一舉動最終深深感動了當地的專家,讓他們獲得再次發射火箭的機會,充分展現了他們對研究的投入和熱情。在上午的比賽結束後,他們亦發揮無私精神,一邊改良自己的火箭,一邊主動去幫助下午參賽的隊伍去建構火箭,而且毫不吝嗇地分享自己比賽的經驗、所遇到的困難等,完全展現了宏信書院的校訓『Love bears all things, believes all things』的信念。」

培養敢於冒險、主動學習精神
文老師解釋,IB教育的目標是先培養學生的興趣,讓他們以獨特的親身經歷,探究世界,而航天科技便是其中一個切入點,培養學生敢於冒險、主動學習的精神。他解釋,新航天課程著重提升學生的解難能力,校方已增聘兩位富航天研究經驗的教學人員,他們具備專業物理及化學知識,能為學生及現有老師帶來更廣闊的航天視野。
全港首間態勢感知實驗室Space Hub即將啟用
為了提升硬件設備,宏信書院和中國宇航學會合作,在校園內成立全港第一間專為學生而設的航天教育實驗室Space Hub,文老師形容,該實驗室可以讓學生學習分析人造衛星傳送的數據,與人造衛星進行溝通,亦會收藏部分太空人展品,以及設計載荷太空實驗等。
據林博士所說,未來期望設施可開放給全港學界甚至大學科研之用,協助本港推動航天科技教育,為國家培育更多科研人才。
==============================
興趣成動力 冀繼續探求科學及工程知識
學生李祉謙(Issac)和鄧信昶(Adrian)是今次比賽團隊的「大哥哥」,他們負責帶領初中隊員,一起參與冷湖火箭排行榜。「比賽是以火箭發射高度、著陸後結構完整性及發射後的技術報告作為評分標準,今次比賽最特別的地方是有機會嘗試運用固體燃料推動火箭,這是在香港讀書難以想像的事。」Issac表示,他們為比賽幾乎「不眠不休」,對科學濃厚的興趣是最大推動力。

Issac和Adrian異口同聲指,他們自小對科學、科技深感興趣。Adrian更從沒想過自己有機會親身製作火箭且順利升空,這次經歷加深了他對科學探究的肯定,未來計劃朝機械工程的方向發展。
只想盡情探究
回想個人賽的部分,只為了印證各人的理論和想法。Issac補充:「其實初賽並不計入總分,但我們都希望把握這個機會,發揮科學探究精神,因此設計出5款截然不同的火箭,藉此印證我們的想法。」他們不斷從錯誤中學習,改良與重新修定,各隊員之間合作無間。
挑戰賽吸引了來自內地不同城市共20多所學校逾百名學生參與,他們亦把握機會跟不同背景的學生及老師交流,獲益良多。Adrian笑指,宏信書院有不少有才能的學生,而他的妹妹亦正就讀小學,他期望新航天課程能讓師弟妹們更早接觸STEAM及航天科技相關知識,激發大家的學習興趣。

==============================
學校資料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地址:新界元朗欖口村路25號
電話:8208 2092
電郵:info@luac.edu.hk
網址:www.luac.edu.hk
中一入學(2025-2026)申請
申請日期:2024年9月23日(星期一)-11月15日(星期五)
申請連接:http://admissions.luac.edu.hk
中一入學講座
日期及時間:2024年10月19日(星期六)上午十時正
地點: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新界元朗欖口村路25號
登記參加簡介會:https://www.luac.edu.hk/y7-admissions-semin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