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STEM,相信大家都聯想到機械人、Coding、不同的電子器材、做實驗或創新科技。但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今年的STEM課程,則加入了新的元素,令人耳目一新。
內容目錄
傳統工藝配合STEM思維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今年開始展開全校性的藝術教育,而一向是學校強項的STEM課程在今年亦加上藝術元素,重新設計。其中一項是天然藍染課,雖然紮染是一項傳統工藝,現時只有小數人會堅持這項工藝製作,跟STEM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換個角度,便是一個STEM課程。
學校利用紮染工藝,從多角度融合科學探究、設計及製作活動,令學生對探索科學和科技世界產⽣興趣,更綜合了科學與科技的知識與技能,從而創造出一件件的藝術作品。
學生首先要認識不同種類的藍染植物,然後親手種植藍草,再從中抽取植物色素。接着學生會認識傳統藍染製作,甚至能體驗製作過程,建立藍染缸去染色。最後學習不同的紮染技巧及運用幾何設計自己的作品。




扭蛋藝術
相信很多小朋友甚至大朋友都很喜歡扭蛋,逛街時遇到心愛的扭蛋機,都必定要去踫踫運氣。大家有想過自製扭蛋機嗎?而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的學生除了DIY動手製作外,更進一步把扭蛋機變成一項環保藝術作品。
我們日常在街上看到的扭蛋機,大多是以電力驅動的,是否一定要有電,才能製作扭蛋機呢?原來扭蛋機是一套精巧設計的機械裝置,完全無需電力亦能運作順暢; 現今的電力裝備,只是方便支援電子付款而已。



學生在學校的STEM 課程內,除了學會扭蛋機的機械原理,製作出自己設計的扭蛋機外,還用上膠樽、紙杯等環保物料。學生更要把扭蛋機的外型裝飾得精美,成為一件裝置藝術品。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把STEM 課程結合生活,讓學生愛上學習,並運用STEAM改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