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影響生命」——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的教育情懷

一直以來,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致力建立以人為本的學校文化,實踐愛主愛人,讓學生全面發展。為深入瞭解本校的辦學特色,校園記者採訪了黃麗珊校長、陳麒副校長與知名校友鄺緯陽博士,探究本校在辦學過程中如何「以生命影響生命」。

關愛校園:讓學生「看見幸福」

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已連續十年榮獲關愛校園榮譽。歷屆校長、老師、工友與家長對學生的成長都十分熱情關懷、盡心盡力,學生彼此間也相互勉勵。黃麗珊校長認為,讓學生「看見幸福」最為重要,生活中的小確幸會促使學生學會愛自己、愛朋友、愛同學、愛家人。「幸福感是可以實踐的思想態度和可以執行的行為,學校是教導幸福感的地方。」

陳麒副校長曾是本校舊生,回憶起曾經的求學生涯,他最為深刻的回憶就是「老師的提攜、栽培、關愛和指導」。正因如此,他選擇教育作為終身事業,將這份關愛傳遞下去。 

多元學習:「找到人生不同路向」

打造關愛校園之餘,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為學生們提供了多元化的優質教育體系。陳麒副校長談到:「除了成績,我相信每個學生都有長處。學校教學宗旨是幫助學生找到人生不同路向。」為此,學校與學界、商界合作,提供多元學習機會,讓學生有更高、更遠、更闊的世界視野及未來想像空間,而不僅限於追求學科成績。

校友鄺緯陽博士現時為夢芊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科學總監及英國生物醫學院院士。回憶起曾經的多元校園生活,他直言:「學生之間互相鼓勵、學習,或開發一些新事情,如做網頁。老師亦有鼓勵,令我除了對考試外,還有對科學產生了興趣。」多元學習環境促使他最終走上了科學研究的道路。

「以生命影響生命」——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的教育情懷
鄺緯陽博士與黃校長合影(受訪者供圖)

以人為本:「以生命影響生命」

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致力建立以人為本的學校文化,培育學生成長為關愛眾生及有服務精神的人,實踐愛主愛人。在校求學期間,陳麒副校長曾聽老師提過「以生命影響生命」。這句話觸動了他,多年來他一直積極投身課堂,幫助學生成長,身體力行地踐行這一理念。

以生命影響生命,以學生的成長為幸福,是校內很多老師的共同心聲。正如黃麗珊校長所言:「投身教育界28年,見證無數學生的成長,許多學生感謝我,其實我最想多謝學生,因為他們的進步與改變是我從事教育工作最大的動力,讓我的人生變得更幸福和有意義」。

「以生命影響生命」——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的教育情懷
黃校長與畢業生合影(受訪者供圖) 

基督精神:「品格比能力更重要」

作為一所基督教學校,信仰融入教育與生活。本校的校訓是「至誠至聖」。對此,黃麗珊校長解釋道:「『誠』有兩義:一是真誠;二是忠誠。誠實無偽,便是真誠。盡力盡心,便是忠誠。『聖』亦有兩義:一是聖潔;二是聖賢。內心坦白,清潔無瑕,便是聖潔。完美無缺,舉世景仰,便是聖賢。」

黃麗珊校長始終堅信,人的品格比能力更重要。她將「至誠至聖」視為一生的理想和希望,將「學習主耶穌行事為人的模範」作為教育目標。在言傳身教中,她教導學生「要真誠待人」、「要忠誠做事」、「自身要聖潔」,引領他們在生活中踐行高尚的品格。

 

黃麗珊校長、陳麒副校長和鄺緯陽博士的分享揭示了本校的辦學特色。學校不僅教會學生知識,更教會他們如何成為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有品格的人。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關愛和支持,找到自己的成長路徑,實現夢想,看見幸福。

「以生命影響生命」——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的教育情懷
黃麗珊校長(受訪者供圖)
「以生命影響生命」——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的教育情懷
陳麒副校長(受訪者供圖)

文:韋舒敏、韓琪兒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