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萃小學

張歡老師:讓同學愛上中文

張歡老師是我校的中文老師,一說起中文老師,似乎同學們都很喜歡這位與眾不同的老師。通過採訪,張老師深受同學們喜歡的秘訣也就此揭開。

採訪中,張老師告訴我們,同學們之所以認為中文比較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詞匯量不夠,理解文章比較困難。而張老師在上中文課的時候,通常會先跟同學們講解課文詞語,然後再通過造句、詞語運用等小練習讓同學掌握詞語的意思,再進行課文講解,這樣一來,同學們理解課文就容易多了。

不僅如此,張老師總是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給同學們聽。例如:成語故事、中華經典典故等。用有趣的故事去激發同學對成語的興趣,我想一定比抄寫和死記硬背要有趣得多。而且對於低年級的同學來說,他們也更容易接受。除此之外,張老師還讓同學們在課堂上模擬表演。首先,他會設定一個場景和特定的人物。然後,讓同學們根據情境表演出來,這樣同學就能感同身受,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而且其他同學在看完表演後,也能提出自己的意見,讓寫作更容易。原來這就是張老師深受同學喜愛的秘密啊!

張老師還和我們分享了他教中文的感受。相比中文知識,他更希望同學能夠在課堂裏體會到中華文化的精華和做人的道理。他堅信先做人,再做事。而很多中華經典篇章都蘊含着做人的道理,所以張老師覺得體會這些道理,不僅僅是當下,對同學們的將來都是受益一生。

相信在張老師的教導下,同學們一定會愛上中文,也能從學習中文的過程中學到更多受益一生的人生道理。

拔萃小學
張歡老師採訪1
拔萃小學
張歡老師採訪2

陳玉蘭校工:關愛精神,推己及人

陳玉蘭是我們拔萃小學的校工,她在這所美麗校園已經工作了32年了。她將自己的青春、激情、耐心都奉獻給了我們學校,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們,我們都親切地稱呼她一聲「蘭姐」。

通過對蘭姐的採訪,我們瞭解到拔萃小學的「前世今生」。原來在歲月的長河裏,拔萃小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就是校舍,原本拔萃小學就只有一棟建築,這座建築很漂亮,據說是西班牙的風格,這在香港是很少見的。後來隨着學生人數的增加,擴建了新的教學樓。其次,教學設施也有很大的變化。以前教室裏都是沒有冷氣機,到了夏天,同學們都是在炎熱的天氣下刻苦學習。現在每間教室都安裝了空調,而且學校還新增了電腦室,同學們現在的學習環境真的太好了。

當然,除了校舍的變化之外,在這裏讀書的學生也在變化。蘭姐說她剛來拔萃小學工作的時候,這裏是一所男校,而現在已經變成了男女校了。雖然學生發生了變化,可是隨着時代的發展,同學們的能力變得更強,素質也變得更高了。其中最讓她記憶猶新的就是同學們也更懂得感恩了。

採訪時蘭姐告訴我們,有一次,一個男同學坐校車上學,剛到學校沒多久就嘔吐了。這時候她就及時去幫那位男同學清理,並給他換上了一套乾淨的校服。蘭姐原本以為那是一件小事,是她應該做的事,碰巧那段時間學校正在舉行「一人一花」活動,那位同學親手把自己栽種好的鮮花送給了蘭姐,並在早會的時候表達了對蘭姐的感謝。蘭姐這樣說:「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可同學送我的花和當時對我的感謝,我現在還記得。」

或許蘭姐並沒有真正在講台上教過同學們知識,可是她也在為這所美麗的校園默默付出着。她的身影一直都在同學們的腦海裏,而這座美麗的校園也時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蘭姐,謝謝你!」

拔萃小學
陳玉蘭校工1
拔萃小學
陳玉蘭校工2
拔萃小學
陳玉蘭校工得到同學獻花

文:鄒欣潼、譚俊亨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