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School專訊】踏進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便聽到同學的歡笑聲,原來學校正舉行一年一度的英語及閱讀日「English in the Bookerland」。很多同學都悉心打扮,演活書中的經典角色,例如公主、英雄人物、魔法師等,甚至校長也身體力行,打扮成名著角色茱麗葉,老師則化身小龍女、羅賓漢等,與眾同樂。蘇詠思校長指,學校提倡「越高分悅Go Fun」的全人發展理念,「我們期望學生在獲取卓越學術成績的同時,更能掌握各樣共通能力,並享受學習的樂趣!」
活動當天,禮堂內正進行互動式英語話劇,同學由擔任司儀以至化身成載歌載舞的村民,與外籍演員同台對演。只見全場學生全都十分投入,一邊舉手,一邊大喊「Here! Me!」,務求能被邀請上台一同演出!台下的同學也不時主動與演員以英語對答,留心劇情發展,有時反派演員出場,大伙兒又立即起哄積極回應,各種互動都顯明學生喜歡活用英語、樂於學習,體現了學校所提倡「學習生活化,用在生活中」的文化。

營造英文語境 愉快用於生活
英語、閱讀及同理心,是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三大培育重點。蘇校長指:「學校致力營造豐富和生活化的英文語境,例如在各樓層貼有大量英文語句和海報等,加上英語早會、英文瑜伽、英語日等,兩位外籍英語教師又與學生拍攝的英語教育短片和英語新聞報導,讓英語融入生活。而是次英語及閱讀日,我們邀請了多位外籍導師到校,透過各式攤位遊戲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同學都表現自信和投入。」
在校本課程設計上,校方亦不斷優化以配合學生需要。英文科主席李嘉俊主任表示:「在初小,我們首重學會閱讀『Learn to Read』,透過學習英語拼音(Phonics),提升閱讀能力和識字量。期後再按學生的英語水平選擇適合閱讀的書進行Guided Reading,透過引導、提問、闡釋與評述,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外籍老師也會拍攝短片推介讀物,並分享閱讀策略,鼓勵學生假期閱讀;及至高小,課程則轉而以『Read to Learn』為主導,着重跨學科主題式小組閱讀,老師透過不同題材內容和重要議題(Big Questions),例如氣候變化,鼓勵學生聯繫經驗、自主閱讀、對事物尋根究柢,培養學生高層次的閱讀能力(Read beyond the text),引發創意及解難。」
李主任補充:「學生的英語能力、學習優勢都不同,學校會按學生的才能及興趣,給予大量發揮的機會,例如英語音樂劇、新聞短片主播、午間廣播、英語大使,以至典禮上台前幕後的不同崗位如司儀、演員、撰稿等等,讓學生運用英語之餘,也各展所長。」



推廣家校閱讀 終極皇者「加冕」
除英語氛圍外,學校亦積極推動閱讀文化。蘇校長認為閱讀好處多,「閱讀能讓學生認識不同範疇的知識,開拓視野,也有助提升詞彙量、寫作能力等,長遠有助建立自主學習的動力、習慣及策略,也能培養思考和主動尋求學問的精神。」
為推動閱讀文化,校方在設施、活動及環境佈置都花盡心思,讓他們在小學生涯,可以全天候沉浸在書海當中。除設早讀時段、老師圖書推介、班際獎勵計劃外,還設有課室圖書角、大堂飛行棋閱讀區、樓層自助借書機等,連校園不同角落都有各式壁畫和故事角色的美麗繪圖,非常吸引。而在最受學生歡迎的活動「閱讀King or Queen」頒獎禮上,老師更會為喜歡閱讀的同學戴上皇冠和皇袍「加冕」呢!
說到閱讀配套的焦點,不得不提圖書館,館內除可欣賞遼闊海景,還充滿「內涵」。「我們努力增加圖書量,提供適合學生的讀物,亦與時並進,引進很多AR、VR圖書,讓學生可以透過新技術,體驗星體運行、海洋世界、古代歷史等場景,提升閱讀動機及樂趣。」從英語及閱讀日當天學生扮演的故事角色,由西方公主、超級英雄到中華文壇武俠小說人物,也見證得到學生的閱讀闊度,涵蓋中西。


重視生命教育 深入同理體驗
原來,Book Day角色扮演在「好玩」背後也蘊藏教育意義,就是期望學生從扮演中投入角色,經歷書中人物的遭遇,深入探索其思想、性格,理解他人的感受,展現同理心。
蘇校長指出,疫情後,觀察到學生因欠缺群體生活,人與人之間的連繫能力,例如禮貌、溝通、回應處境的能力等訓練不足,因此校方刻意營造條件,例如調節教學進度、更改時間表、連結校外機構等等,積極推行全年性的價值觀活動。她指:「教育不應只側重於成績,更是培養他們做一個良善的人。一般品德教育傾向『教』,指導學生作出行為回應,比較單向,而透過多元、重視互動和反思的活動,培養學生同理心,讓他們學會易地而處,換位思考,從心而發地關懷別人需要,才是最真摰和長遠的。」
近年,學校分別以「同理森林」及「同理深海」為主題安排活動,特別為四年級設計主題學習週,前者透過「選舉森林之王」,帶出擁有同理心、親和力,和溫柔的力量,才能成為受人尊敬的「心」林之王。而全校性的一系列學習活動,還包涵愛護動物,尊重生命的訊息,當中包括安排學生探訪狗場、邀請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NPV)到校舉辦講座、學生製作環保禮物及撰寫心意卡予獸醫及動物義工等,還將同理心延伸至不同層面,例如在母親節,讓學生頂着大肚子扮演「腹大便便」的母親度過一天,在父親節,蘇校長以舊曲新詞創作,和學生一起拍攝音樂錄像讚頌父愛等等。
後者則由校長飾演海洋女王,以保護海洋世界和平為背景,委派學生尋找海洋之心,意指每個人心海中都有一座不為人知的「冰山」,從而教導學生多觀察,多發現別人的需要和世界的美麗,藉此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及正向的溝通方式。學習活動以網絡使用為主軸,透過社交平台上的真實個案、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匯報分享等,讓學生明白「凡走過的也必留痕」的道理,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並對同理心有更深刻的體驗。「小四學生已有一定程度的表達和理解能力,具備較高層次的思維訓練,能作出深入的學習和反思,而踏入高年級,他們開始面對一些學習、生活及人際方面的挑戰,這個時候加強價值觀學習,能作為學生成長中的安全網。」蘇校長期望:「學習是長遠的,不規限於小學六年,盼望孩子在這裏培養到的態度、能力、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情,能讓他們受用一生。」




小四學生參與同理心活動後心聲
黃恩澍同學:
「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感受、體諒和幫助,讓我看見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袁雅芝同學:
「知道別人的感覺,也是一種幸福。」
黃洛彤同學:
「我們代入別人的感受時,會產生的心情,是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丁子洋同學:
「鼓勵別人,把大家由滿布灰色的地方帶到充滿鼓勵的世界。」
學校資料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所屬區份:觀塘區
校 網:48
辦學團體: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有限公司
學校類別:資助
地址:九龍油塘油塘道23號
電話:2757 0322
電郵:ykh@skhykh.edu.hk
網頁:www.skhykh.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