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
以愛育才顯關愛 多元活動展潛能
【OpenSchool專訊】學校是栽培學生的園地,教師的關愛有如泥土中的養分滋養學生,使其茁壯成長。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提倡全人教育,以愛育才,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近年致力提供更多元化、更新穎和有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拓闊視野,發掘個人的興趣和潛能。校方同時透過不同的輔助成長措施,讓小一新生儘快適應小學的學習模式和環境,投入多姿多采的校園生活,視學校為第二個家。
【OpenSchool專訊】學校是栽培學生的園地,教師的關愛有如泥土中的養分滋養學生,使其茁壯成長。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提倡全人教育,以愛育才,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近年致力提供更多元化、更新穎和有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拓闊視野,發掘個人的興趣和潛能。校方同時透過不同的輔助成長措施,讓小一新生儘快適應小學的學習模式和環境,投入多姿多采的校園生活,視學校為第二個家。
【OpenSchool專訊】「多言好動」、「勤學不足」等印在成績表上的負面評語,對某學生來說,未必能作為改善的動力,反而影響了他們的自信及學習動機,更成為童年回憶中的一點疙瘩。樂善堂楊仲明學校以關愛代替懲罰,鼓勵學生要有同理心、做個有品德的人,不要以一張成績表決定人生勝負。
【OpenSchool專訊】雖說孩子適應力較成年人強,但當幼童剛升讀小學,面對全新的環境、師生、課程與學習模式,總會感到忐忑不安。主力服務黃大仙區基層家庭的孔教學院大成小學,銳意從校園的環境氛圍、英文科教學、校本的小一課程統整等範疇着手,協助小一新生儘快投入校園生活,及早打好語文基礎,逐步提升學習動機,以至鍛煉各種終身受用的通用技能。近年所見學生的成長、家長的支持,甚至其他校長的回應,足證該校的相關工作不只走對了方向,也做出了令人鼓舞的成績。
【OpenSchool專訊】不少研究也指出,小朋友在愉快狀態下,自發學習的動機與效能也相對地高,佛教中華康山學校的教學團隊便深明此道,早年開始着力於課程改良與多元智能學習範疇,讓學校成為近年區內聞名的「愉快校園」,令學生能得到童年應有的空間與時間,在學校盡情享受校長、老師安排的學習與發揮機會,在校外則可按個性和興趣發展其他潛能。另一方面又透過特色靜觀課程,讓學生從小開始認識自我,學習收放情緒,成為心存正向,樂於學習的一群,為未來貢獻社會作好準備。
【OpenSchool專訊】小學是教育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了解小朋友特質,培養個人品格、正向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僑港伍氏宗親會伍時暢紀念學校朱小芳校長深信,世上沒有懷才不遇的學生,學校一直致力提供豐富學習經歷,從多方面發掘學生潛能,同時透過正向教育建立愉快校園環境。她希望,學生在溫暖又快樂的校園氛圍下成長,並從校園生活中建構正面積極的價值觀及態度。
【OpenSchool專訊】這個年頭講求創意,如果孩子自小在富有創意的環境下成長,長大後也自然力求進步,破舊立新。走進聖公會基德小學,校園內到處都展現出創意,禮堂一時是像真度十足的機場離境大堂,一時是小小奧運會的比賽場地,學生又可以親身體驗成為消防員、救護員或空中服務員。寓學習於遊戲,培養創意,體驗不一樣的學習樂趣。
【OpenSchool專訊】在秀茂坪天主教小學,大家可以看到孩子們在操場踏單車,也可見他們輕鬆地伏在圖書館地台上閱讀,亦會有二年級學生跟你侃侃而談詠春要訣,還有處處皆見,如同家居擺設,不同主題的學生作品,讓人儼如走進一座大宅,學生都在這裏享受着愜意如家的生活。如此景象,全因教學團隊認為學校是屬於學生的,一切的設施、布置與活動都為他們而設,好讓他們參與其中、樂在其中,然後喜歡學校、愛上學習、主動探索,才能讓學與教事半功倍,藉着對學校的歸屬感幫助小朋友建立成就感,為未來發展找出合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