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澤中學
傳承與創新 穿越中外古今
培德育才君子風範 生命教育全人發展

麗澤中學<br/>傳承與創新 穿越中外古今<br/>培德育才君子風範 生命教育全人發展

【OpenSchool專訊】中華文化優秀之處在於積澱着一種奮發向上、追求卓越、開拓進取的精神,君子以自強不息。麗澤中學九十多年來結合基督精神與中華文化傳統,強調「關愛」、「人文素養」和「全方位價值觀教育」,培育學生全人成長,讓學生有豐富的學習經歷,在社會不同的崗位上發光發亮,迎接挑戰,發揮潛能,活出真理,關愛成長,造就生命,開創未來。

麗澤中學是一所基督教津貼男女校,創校以來一直堅持全人教育,持守基督教精神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九十多年來一直默默耕耘,努力不懈,傳承創新。李潔明校長表示,麗澤中學的辦學宗旨就是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優秀一面,謙謙君子,展現出有容乃大的胸襟與志節。麗澤中學的校名,出自《易經》兌卦「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意思有二,其一是同學間能以善行相濡染,以知識相灌輸;其二是教師們能教學相長,互相策勵。校訓「自強不息」本於《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勉人當如日月之運行,周而復始,晝夜不息。李校長大學主修中國語言及文學,更是資深中國語文及中國文學科教科書作者,深明中華文化與價值觀教育、人文素養密不可分,在課程發展、教師專業、全方位學習等各方面都能展現學校在傳承和實踐上所作出的努力,教師的身教言傳,「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建構出全面的學習氛圍。

麗澤中學<br/>傳承與創新 穿越中外古今<br/>培德育才君子風範 生命教育全人發展
李潔明校長指,該校積極透過不同策略推廣中華文化教育。
麗澤中學<br/>傳承與創新 穿越中外古今<br/>培德育才君子風範 生命教育全人發展
李校長與學生一同展示親手書寫的賀年揮春,疫情期間更曾鼓勵學生以電子繪圖的方式寫揮春。

價值觀教育 培養德才兼備的君子

配合教育局近年的價值觀教育的整體規劃,學校致力培養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秉承基督精神和具備仁義禮智的君子,《論語》裏的「君子」,指「有德者」和「有位者」,正是具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志節,以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理想人格典範。學校為各年級分別訂立了不同的價值觀教育主題,包括「孝親勤勉、莊敬愛人、敦品勵行、立己樂群、安邦定國、安身立命」,以培育學生十種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讓各科各部門及委員會作為推動價值觀教育的方向,共同推進中華文化相關的學習和實踐的工作。

麗澤中學<br/>傳承與創新 穿越中外古今<br/>培德育才君子風範 生命教育全人發展
學生出席電影「點點星光」首映禮活動,透過電影學習校訓「自強不息」的精神。學校也曾出版「光影人生」生命教育影視教材套,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情意。
麗澤中學<br/>傳承與創新 穿越中外古今<br/>培德育才君子風範 生命教育全人發展
學校舉辦水墨畫班、陶瓷班,讓學生認識中國藝術。
麗澤中學<br/>傳承與創新 穿越中外古今<br/>培德育才君子風範 生命教育全人發展
學校鼓勵學生學習二胡、古箏等樂器,欣賞中國傳統音樂。

校本課程設計 學習中華傳統優秀價值

中國語文科的課程除了常規的學習外,更設有校本特色的設計。教務主任、中國語文學習領域總科主任盧佩明表示,學校設計了不同年級的增潤課程及教材,例如中一級《絕詩》、中二級《律詞》、中三級《古詩詞》和高中《論語》,都是別具校本特色的設計,讓學生全面接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另外,毛筆書法也是學校的傳統課業,因為創校的年代,仍用毛筆作為書寫工具,時至今日,麗澤中學的課堂上仍設有習字課,不但傳承中華傳統,更讓學生學習專注、堅毅等品德修養。

初中閱讀課「以讀帶說」的主題都是中華傳統優秀價值的故事,例如孝順、勤奮、節儉、無私、君子、尊重、立志、忍耐、誠信、堅毅、團結等。透過中文周以中國文化巨人系列、剪紙、製作茶粿、畫臉譜等手工藝製作,普通話日以中國曆法及二十四節氣、中國傳統節日、中國吉祥文化等,讓學生從生活中體現中華文化,繼續傳承和學習,每年的新春「齊賀新歲寫揮春」更是傳揚關愛,彼此祝福,學習書法的好時機,中秋「猜燈謎」更是中華傳統娛樂與文化結合的活動。

盧老師續指出除中國語文領域推動中華文化之外,在其他的科目組別中也有不同的教學安排,例如英文科會在英語日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中國特色食品、服飾、建築等。視覺藝術科有陶藝製作,陶瓷具高度的藝術及文化價值,包含着中國走向世界文明的重要意義,另外也有開辦水墨畫班、書法班,高中藝術教育課有認識粵劇等課程。

校內校外文化氛圍 跨越古今中外

圖書館是知識的泉源,是探求真理,陶冶心靈的好地方。麗澤中學圖書館更是塑造中華文化氛圍的重要場景。圖書館館長黃坤娜表示,學校以不同的情景式學習推動閱讀已有十多年的經驗,讓學生穿越古今中外場景,例如小王子、阿拉丁、愛麗斯夢遊仙境等,近年更配合中華文化主題,以紫禁城作為場景,透過遊戲、角色扮演及互動活動,讓學生從遊戲中學習,效果理想。黃館長續說:「若單靠書本,依書直說教授中華文化,如陰陽五行或儒家思想,較難引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深入反思。」為引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學校把圖書館佈置成紫禁城,讓他們主動參與,發掘更多傳統文化的思想,當中更設計了「誰是兇手」的偵探遊戲,由學生扮演宮廷人物緝拿真兇,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傳統中華文化的思想和文化。

跨學科閱讀 拓闊學生不同的經歷

「穿閱紫禁城」正是麗澤中學在中三級推動跨課程閱讀的主題,透過不同跨學科主題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加強閱讀的深度,透過跨學科協作,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在不同科目的內容上,加入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目的是讓學生明白每科所傳遞的知識並非獨立,各科目之間環環相扣。學校更安排參與「故宮博物院傑出專題講座:敦煌及故宮──中華文化包容互鑒的結晶」、「穿越紫禁城」校內展覽、香港話劇團《格物致知在故宮》互動劇場等。

中二級的跨學科閱讀以「戲曲淺嚐」為主題,以專題研習的方式配合學習活動,鼓勵學生認識中國文化,提升創造力,除閱讀文字,更透過音樂、影像,讓學生以多元感官感受中國文化。

麗澤中學位於尖沙咀廣東道,鄰近戲曲中心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學校不時安排同學參觀戲曲中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教育活動,例如「青年穿越故宮之旅」歷史教育導賞團、共賞戲曲茶館劇場「開心穿粵」、同齡同心慈善基金、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及香港青少年發展聯會的「穿梭中國歷史與視覺文化之旅」計劃,學生更獲得全年通行證免費參觀「M+博物館」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讓學生有機會親身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接觸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令他們更認識祖國及全球的發展歷程。

麗澤中學<br/>傳承與創新 穿越中外古今<br/>培德育才君子風範 生命教育全人發展
學生參與陶瓷拉坯課程,學校更設有燒窯機,讓學生學習陶瓷製作的藝術和文化。
麗澤中學<br/>傳承與創新 穿越中外古今<br/>培德育才君子風範 生命教育全人發展
中國語文科每年的中文周安排不同的活動,學生參與話劇表演,演活中華文化精彩的故事。

多元學習經歷 貫徹踐行中華文化

學校通過全方位推動中華文化教育,培養學生正向全人發展。麗澤中學副校長蔡麗芳表示,學校每一年均會邀請學生參與多個不同的境外考察團,遊歷北京、上海、杭州、內蒙古、山西、西安、瀋陽、丹東、廣州、深圳等內地城市,探索國家發展的奮鬥歷程,體驗及掌握國家發展的機遇。另外,每星期以中式步操進行升旗儀式,並定期設有「國旗下的講話」,內容主要環繞中國歷史、文化、近代發展成就等主題,培養學生正向價值觀。自2010年起,麗澤中學便與首都師範大學附屬麗澤中學締結姊妹友好學校,常以互訪形式進行交流與合作,互相學習和切磋,共同提升教育質素,讓學生「立足香港、心繫家國、放眼世界」。

另外,麗澤長者學苑的成立,也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在生活中的實踐君子之德,透過長者學苑的活動,提供寶貴的機會讓學生學習中華文化中「孝親敬長」的美德,並培養其公民教育及社區參與的意識。至於麗澤中學的聯課活動中,也有不少富有中華文化的活動,例如茶藝及紙藝小組、中式刺繡班、中西書法班、文化藝術小組、中樂團、桌遊及棋藝小組、園藝及花藝小組等,學生沉浸在琴棋書畫、品茗聽戲,樂在其中。

李校長表示,麗澤中學正邁向一百周年,重視中華文化傳統的辦學宗旨和基督教信仰根深柢固,相互結合,「教育是以人為本,是傳承與創新」,學校以「自強不息」的校訓,培養麗澤人勤學、堅毅、謙和的素質,迎接未來的挑戰,成為榮神益人,貢獻國家的社會棟樑。

麗澤中學<br/>傳承與創新 穿越中外古今<br/>培德育才君子風範 生命教育全人發展
學生參與不同的境外考察團,例如到內蒙古遊歷,體驗大漠上騎駱駝奔馳等風土民情。

學校資料

麗澤中學
所屬區份:油尖旺區
辦學團體:麗澤中學有限公司
學校類別:資助
地址:九龍尖沙咀廣東道180號
電話:2721 3086
電郵:info@lcms.edu.hk
網頁:www.laichack.edu.h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