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chool專訊】萬丈高樓從地起,根基的建立至為重要,培育孩子也是同樣道理。孩子在小學階段學會的知識、培養的能力和建立的價值觀,對其成長和日後發展影響深遠。鳯鳳溪第一小學(下稱鳳溪一小)以「四習一核心」為策略,通過「創意與傳統並進」的方法,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基礎教育,促進孩子的全人發展。
鳳溪一小創校於1932年,一直以「謙、信、勤、敏」為校訓,實踐德、智、體、群、美並重的全人教育。校長朱偉林說:「我們的目標是培育學生具備積極正面的人生觀,懂得獨立思考,並能以愉快的心態、勇於承擔的精神為社會付出,為國家作出貢獻。」然而,要實現這個目標不能單靠教師的努力,還需要學生和家長的參與,相互推動,才能共同進步。為此,他銳意將學校塑造成「學習型組織、學術型機構」,不論教師、學生或家長均參與學與教,透過實踐、體會與優化,達致全人發展。該校提倡的「鳳小四習一核心」策略正是關鍵所在。
朱校長解釋,「四習」包括「多元學習」、「電科學習」、「教學研習」和「自主學習」;「一核心」是指價值觀教育。「整套策略以價值觀教育為核心,配合不同的優質學習,讓學生德才兼備,達到『立德樹仁重啟廸,創造空間育全人』。」

習中華文化 增身份認同
鳳溪一小早在八、九年前已有系統地推展價值觀教育,將培養關愛、責任感與國民身份認同列為三大關注點,其中後者更是近年的焦點所在。朱校長指,校方開發了一套以中華文化為主幹的校本價值觀教育課程,將文化、歷史和國情元素滲入各科的教學內容中,如中文科介紹中國古代文字的演變,讓學生了解文字的發展與文化和歷史息息相關,同時學習欣賞先人的智慧;常識科教授《基本法》、「一國兩制」,以至香港特區與中央之間的關係等方面的知識;德育課更涵蓋歷史、民生習俗、國家發展和成就等,內容包羅萬有。
課堂以外,還有不同類型的活動,包括每週一次升國旗儀式和中國文化週;在國慶、國家憲法日、《基本法》頒布紀念日和「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特定日子,更會舉辦特別活動。校方也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校外比賽,如聯校升國旗比賽、「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標語創作比賽,以及「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網上問答比賽等。另外,校內亦設有中式庭園和傳統建築,營造中華文化色彩的氛圍。
至於關愛與責任感的培育,主要通過兩個特色計劃來實踐。首先,是「小老師」計劃,校方招募高小學生加入小老師團隊,接受一系列培訓,包括功課輔導、伴讀、速算、拼音、工具書運用和IT技能等。小老師每天早上替小一、二的學弟學妹檢查課業,指導他們閱讀圖書和準備默書等。通過服務朋輩,潛而默化地培養關愛與責任感。低年級學生以學長為榜樣,日後加入小老師團隊,為同學服務。第二項計劃是「自理達人」,集中培訓學生日常生活技能,如執拾書包、結鞋帶和做家務等,提升自理能力。學生自行在評檢表訂立目標,並定期記錄自己的表現,交予家長和老師作評分,累積滿指定分數成為「自理達人」,更可獲得獎勵。



養成自學 受用終生
朱校長指,與「自理達人」相對應的,還有「自學達人」計劃,同樣由是學生自行訂立學習目標,努力實踐,從中培養自學能力和習慣。作為「鳳小四習」之一,「自主學習」是校方重點發展的項目。朱校長深信,「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但我們不可永遠牽着學生走路,必須培養他們成為自主學習者,才可終身自省求進,追求卓越。」學生由預習開始,逐步掌握自主學習的技巧和知識建構所需的能力。各科設有不同預習任務,包括自擬問題、蒐集資料和實踐活動等,學生依照教師指示進行預習。建立預習基礎後,進行高階思維訓練,學習樹狀分類、比較異同、六何法、腦圖、特徵列舉、先總述後分述和限時閱讀法等技巧。另外,各科課業亦加入學生自評和互評的元素,讓學生學習自我反思和掌握評鑑能力。
緊貼科技發展 推電科學習
在培養「自主學習」的同時,校方亦積極推動「電科學習」,即電子與科創學習。鳳溪一小是全港首批參與「Wifi-100計劃」的學校之一,所有課室及特別室均配置多功能輕觸式大屏幕,方便師生於課堂應用電子課本及不同網上學習平台。另外,校方亦於三年級開始推展電子學習,師生透過平板電腦進行討論、分析、互評及回饋,不但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亦讓教師清楚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和學習難點所在,因材施教,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
創科學習方面,該校不但投放數十萬港元建立STEAM LAB,亦得優質教育基金資助分別成立Future Lab、Maker Lab和Coding Lab。小一至小三級別設校本編程及STEAM課,學生利用Scratch Jr、Blue-bot、Light-bot和Hour of Code等不同軟件學習編程技巧。高小學生參加「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劃」,學習更高階的編程和三維設計打印技巧。朱校長透露,校方正與香港大學和九龍民生書院合作,開展研究計劃,為興建中的「賽馬會鳳溪室內游泳館」引進「人工智能遇溺警報及泳姿分析系統」,讓師生接觸最先進尖端的科技。




學生多才多藝 屢獲殊榮
朱校長深信,每個學生都有潛能,天賦和興趣各有不同。學校通過「多元學習」,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校方提供逾70項不同類型的培訓班,讓學生自由參加,發展各方面的才能。另外,學校亦設有校本資優課程「傑出學生培訓計劃」,由教師在各級物色有天賦的學生,接受有系統訓練,進一步發揮潛能。鳳溪一小學生多次在北區及全港多個優秀學生選舉中脫穎而出,屢獲殊榮,包括兩獲得北區優秀學生選舉團隊總冠軍。學生在其他學術或體藝比賽中,同樣有好成績,允文允武。

開展研究 促進學與教 屢奪教學大獎
為促進學與教成績,鳳溪一小積極動「教學研習」。校方與大學專業機構、教育局及出版社合作,於不同科目進行教育研究或課堂研習,優化課堂設計,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並把優質的設計轉化為特色的校本課程。朱校長指,由2007年開始教師工作至今,該校在中、英、數、常、體及德育課開展逾30項研究計劃。由於教師精研善教,除經常獲邀作專業分享外,近年取得不少教學獎項,包括四奪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四奪教聯會優秀教師獎、兩奪品德教育獎、香港傑出教師獎,以及卓越教育行政人員獎等。同時亦獲邀擔任教育局QTN支援學校及CoolThink@JC資源學校支援學界分別發展價值觀教育及運算思維教育。
朱校長深信,通過「四習一核心」的教育策略,能夠培養廿一世紀所需的知識、能力和價值觀,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基礎,應對日後在學習和成長路上的各種挑戰。

範疇)。

學校資料
鳳溪第一小學
所屬區份:北區
校 網:80
辦學團體:鳳溪公立學校
學校類別:資助
地址:新界上水馬會道19及15號
電話:2670 9353
電郵:info@fk1ps.edu.hk
網頁:www.fk1ps.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