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6年度中學學位分配將於明年初開始接受申請,首階段的「自行分配學位」於1月2至16日期間接受申請。家長的選項和部署非常關鍵,將直接影響申請者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明報升學網主編李大偉(David Sir)提醒家長要知己知彼,清楚了解選校機制,作出精心規劃及部署,以提高子女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

「自行分配學位」是指學校可自行決定收生準則,通過面試取錄學生。根據教育局規定,所有官立、資助及按位津貼資助中學可預留不多於三成的中一學位;參加派位的直資學校則可預留多於三成的中一學位,作自行分配學位。家長在此階段可替子女揀選任何兩所參加派位的學校提交申請,並且不受校網的限制。
今年12月上旬,家長透過子女就讀的小學會收到兩份《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分別印有「選校次序1」和「選校次序2」。「選校次序1」代表學生的第一選擇(首選),而「選校次序2」則為其第二選擇(次選)。家長須於2025年1月2至16日期間向心儀的中學遞交《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及學校所需文件。如家長已登記成為「中一派位電子平台」用戶並以「智方便+」綁定帳戶,除紙本申請表外,他們亦可透過「中一派位電子平台」遞交自行分配學位申請。

學校面試形式大不同
David Sir特別提醒,由於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只能選報不多於兩所學校,而且申請一經遞交,便不可撤回、取消或更改選校次序,所以遞交前必須三思而行。家長可以從多方面作考量,如學校的辦學理念、傳統特色、宗教、班級結構、發展和運作等,以評估該校能否配合子女的特質、性格、能力及興趣,從而作出適當的選擇。
David Sir續稱,學校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雖然可自訂準則取錄學生,但只能通過面試作評核和甄選,不能設任何形式的筆試。面試形式多元化,一般有兩文三語的對答,小組討論或朗讀文章等,目的都是了解申請者的性向、興趣和潛能。另外,學校亦會考慮申請者的校內成績(小五及小六)、操行、非學術成就、宗教信仰,以及與學校聯繫(例如父母為校友或兄姊於學校就讀等)。

教育局規定學校所訂定的準則及比重,必須公平、公正、公開以及合乎教育原則,並須在接受自行分配學位申請前預先向外公布,例如:在學校當眼處張貼、上載於學校網頁、列載於《中學概覽》內或以書面形式提供給每一名申請人。家長可通過上述途徑了解相關資訊,作好準備。
參加派位的中學將於2025年3月31日通知正取學生家長其子女已獲學校納入其自行分配學位正取學生名單。已使用「智方便」或「智方便+」登記成為「中一派位電子平台」用戶的家長,亦可於同日透過電子平台查閱自行分配學位正取學生通知。有關的通知安排不包括備取及落選學生,亦非正式的派位結果,家長毋須回覆有關中學是否接受有關自行分配學位。
學生如獲派自行分配學位,在統一派位時不會再獲分配另一學位,但如未獲派自行分配學位,則會經統一派位程序分配中一學位。因此,獲參加派位中學通知為正取學生的家長毋須在統一派位階段填寫選校表格,只需在選校表格上劃去選校部分及填妥聯絡資料後簽署。
統一派位選校 留意校網限制
「統一派位」是指全港所有參加派位的中學(包括官立、資助及部分直資中學)在扣除重讀生及自行分配學位後,餘下的學位將用於統一派位。教育局會根據學生的選校志願、派位組別及隨機編號,由電腦編配學生升讀一所中學。
「統一派位」分為甲部「不受學校網限制的學校選擇」和乙部「按學校網的學校選擇」,家長可在甲部選擇最多三所位於任何學校網的中學,並按照選校意願順序填寫;乙部則可撰擇不多於30所申請者所屬校網內的中學,並按選校意願作先後排序。電腦會先處理甲部的學校選擇。如有申請者未獲分配甲部所選擇的學校,電腦便會處理他們乙部的學校選擇。
教育局會在2025年4月上旬向每名小六學生派發《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統一派位家長須知》及其所屬學校網的《中學一覽表》,以及向小學分發《不受學校網限制選校手冊》,供家長查閱選校名單。家長亦可瀏覽教育局網頁了解相關的學校名單。家長須在5月初經子女就讀小學將表格交回教育局,派位結果將於7月8日公布。

===========================
教育局學位分配組
電話:2832 7740 / 2832 7700
網址:www.edb.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