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工商總會張煌偉小學
因材施教 靈活照顧學習差異 助新生適應 發展潛能
【OpenSchool專訊】學童由學前升上小學階段,將要面對陌生的環境、人和事,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歷程就變得十分重要。對於不同能力和背景的新生,學校更須因材施教,照顧他們的學習差異,助其發展潛能。東莞工商總會張煌偉小學(下稱張小)多年來積極推行融合教育,以小班教學方式因材施教,並為不同能力的學生作個別教學調整及新生適應課程,以其得到更全面的關顧。
【OpenSchool專訊】學童由學前升上小學階段,將要面對陌生的環境、人和事,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歷程就變得十分重要。對於不同能力和背景的新生,學校更須因材施教,照顧他們的學習差異,助其發展潛能。東莞工商總會張煌偉小學(下稱張小)多年來積極推行融合教育,以小班教學方式因材施教,並為不同能力的學生作個別教學調整及新生適應課程,以其得到更全面的關顧。
【OpenSchool專訊】位於天水圍的金巴崙長老會耀道小學,是一所以基督教價值為核心的學校,以實踐「全人教育」及「以學生為中心」為辦學宗旨,注重學生在靈、德、智、體、群、美六育方面的均衡發展,並積極營造熱切學習、追求卓越和融洽共處的校園氣氛。為了讓學生更好應對未來的挑戰,學校採用了多元化和靈活的教學方法,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更主動、更自主地學習。
【OpenSchool專訊】小學階段是兒童成長的關鍵時刻,學校若能提供愉快的學習環境,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效益也會相對地提高。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以「關愛、愉快,成就學生未來」為學校願景,多年來透過優化有系統的自主學習模式,致力讓學生綜合應用所學。在過程中,培養學生正向價值觀,為未來的人生及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石,達到全人教育的目標。
【OpenSchool專訊】創校踏入三十年的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小學,向以關愛文化聞名於區內,近年更積極引進正向教育與跨學科體驗式課程,讓小朋友在正面、積極、關懷之中建立良好品格,並藉着充滿創意、連繫生活的課程及活動,培養創意解難能力,以對應廿一世紀多變的社會需要。全方位幫助學生達成校訓「修己善群」的目標,為邁向未來、貢獻社會作好準備。
【OpenSchool專訊】在學校操場玩獨木舟?小一生拿着《野豬麵包店》繪本,以八個學科作切入點,經歷小野豬經營麵包店的過程。這些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發生在聖公會將軍澳基德小學。校方基於「學生快樂,我們滿足」的教學信念,突破固有框架,促成別開生面的「跨課程閱讀」及「多元學習課」,讓學生快樂地在生活中學習及實踐。
【OpenSchool專訊】踏進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便聽到同學的歡笑聲,原來學校正舉行一年一度的英語及閱讀日「English in the Bookerland」。很多同學都悉心打扮,演活書中的經典角色,例如公主、英雄人物、魔法師等,甚至校長也身體力行,打扮成名著角色茱麗葉,老師則化身小龍女、羅賓漢等,與眾同樂。蘇詠思校長指,學校提倡「越高分悅Go Fun」的全人發展理念,「我們期望學生在獲取卓越學術成績的同時,更能掌握各樣共通能力,並享受學習的樂趣!」
【OpenSchool專訊】世界瞬息萬變,資訊推陳出新,現在的教育已不再只是背誦知識。為了讓學生能適應高速變化的社會,元朗朗屏邨東莞學校特別重視「創意文化」及「多元化學習」,透過各種解難及創意項目,提升學生的處事及創新能力,迎接未來的挑戰。
【OpenSchool專訊】廿一世紀教育講求創意與科技,而採用阿伯達雙語學制的宣道會劉平齋紀念國際學校在此之上,更重視孩子的心靈與品德發展,因此無論是學制課程、學校配套,都從孩子的心性培養出發,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模式、雙語語境、雙班主任制及不斷提升的創科設備,助孩子沉浸在充滿愛心與快樂的校園生活,就如校徽所顯示的情境般,在充沛澄明的溪水滋養下,紮好根基茁壯成長,成為品德創意俱備的人才,為未來挑戰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