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載其中:「粵」難越愛——積極投入本土生活文化 一邊探索一邊融入社區

樂載其中:「粵」難越愛——積極投入本土生活文化 一邊探索一邊融入社區

 

粵語是香港人日常與人溝通的主要語言,廣泛流通於家庭、學校、工作場所、媒體和社交場合。而跨越語言障礙,學習粵語,就是高才通子女來港後首個重大挑戰。大家有沒有想過,怎樣才能學好一種新的語言呢?

 

學會愛上當地文化

事實上,要學好新的語言,首先就是要學會愛上當地的文化。當你對一地的文化背景有初步的概念,再一步一步了解當地文化的特色,那麼自然會想順藤摸瓜,學習當地的語言,更進一步探索當地的文化特質。

 

興趣是成功關鍵

漢光武帝劉秀自建立東漢以來,每天都親自處理朝政:從天亮上朝問事,至天黑才回寢宮休息。有一天,皇太子勸諫劉秀應多保重身體。劉秀便說:「我樂於這樣做,一點兒也不覺得疲勞呢!」治理天下就是劉秀喜歡做的事情,所以他根本樂此不疲。這個故事告訴大家,興趣就是成功的關鍵,是人一生中最好的老師,也是人行動的力量之源。

 

多逛名勝古蹟博物館

所以,高才通子女來港求學時,不妨趁假日多在香港走走,多逛逛本地的名勝古蹟,嘗試愛上本地的文化吧!近年來香港政府在推動本地文化方面不遺餘力,可供探索本地文化的地方比比皆是。若想看看一些較專門的文物古蹟,可考慮參觀不同的博物館,如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等,這些博物館都可以讓你加深對老香港的認識。若想真實地走訪香港街頭,看看本地的文化,也可在鬧市走走,如看看深水埗雷生春、灣仔的藍屋、上環永利街等,切身體會和了解唐樓的規模。而出行時,也不妨乘坐具本地特色的交通工具:天星小輪、電車、纜車,悠閒賞景之餘,也可細味本地的歷史情懷。

 

「既來之,則安之」

所謂「既來之,則安之。」儘管原文的意思是指發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與其徬徨焦慮,不如冷靜下來,想想如何應付或善後,其實也可勉勵高才通子女。既然選擇來港求學,便應安然地接受和了解香港的本地文化。相信若然對本地的文化產生興趣,學習語言之事也定會事半功倍。再者,成功學習一種新的語言,相信亦令他們便利生活,易於與人交際,更有利於日後的升學就業發展。

 

樂凱欣校長
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