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School專訊】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坦言,他小時候的學業成績既不是最優秀,更不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學生,總會很容易犯錯,被老師責罰。從小學到大學,張仁良都遇上不少嚴師,回想起來,這些老師培養了他的責任感和學習意識,在他的生命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嚴厲背後其實都藏着為學生好的苦心。他相信,只要是對教育有熱誠的教師,就能以身教言教來教導學生,發揮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在生活的每個細節中發生,甚或在跟兄弟姊妹的相處中體現。但現時社會節奏急促,媒體充斥不同資訊,加上家庭結構的改變,張仁良深感生命教育更應有系統地在學校推行。於是,教大在學界積極推動生命教育,在教材配套、教師培訓及支援學校發展等不同方面,既成為政策倡議最前線的推手,也為學界提供多元化的後盾支援。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下稱中心)更進一步舉辦了「點滴成河——傑出生命教育教案設計獎」,鼓勵更多教師一同投入生命教育的行列。

師長同輩相處體現生命教育
張仁良稱自己在小學時是「女校男生」,班中只有少數男生,卻是最頑皮的,所以老師對他們的要求特別高;在中學時代,他的數學成績不俗,卻因為不擅長語文科,被老師不斷鞭策;到了大學,他印象最深刻的人是最讓學生們生畏,卻又會花半小時「鬧一個學生」的教授。回望過來,當年的師長即使較為嚴苛,背後卻十分用心教導學生。而張校長也相信,教師可以有不同的教學風格和個性,只要是對教育有熱誠、用心栽種生命的教師,就能以生命影響生命。
在學校以外,家庭的經歷也是重要的生命教育,成長於六個兄弟姊妹的家庭,家中資源匱乏的張仁良,記得當年一碟餸菜要幾個人分,吃得快才能吃得多,但兄弟姊妹間也要互相照顧,他便從中學懂分享。這些相處經歷,正正是他當年接受的生命教育。時移世易,小朋友成長的過程和環境跟當年截然不同,很多都是獨子或只有一個兄弟姊妹,學習與人相處的機會大減,加上現今世代的年青人習慣以數碼科技聯繫,亦會在不同的媒體上吸收到多元化的資訊,這些因素均影響着年青人與朋輩相處的模式。因此,他認為生命教育在中小學推行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教大系統化備教材做師訓
張仁良認為生命教育就是啟發小朋友熱愛生命,亦要認識自己、反思生命的意義,當中亦包含了價值觀及品德教育,學懂珍惜自己,尊重他人。「我希望可以把生命教育更系統化地落實。中心就着學生的不同需要,設計了完整的教材配套,在網上開放供老師使用。而生命教育很着重體驗學習,我們的學生,就是未來的老師,如何讓生命教育融入小學課程,讓將來的學生可以從體驗中學習?我們的角色就是訓練一群生命教育的推動者。」張仁良說道。
他指出,現時很多中小學均以班主任節或是周會等形式推行生命教育,中心卻相信生命教育可以隨時、隨地、隨意地進行。生命教育就是生活,教師亦可以在不同的科目中推行。中心為了讓更多老師能取得合適的生命教育教材,特別設計了一套引人入勝的「看動畫、悟生命、學品格」動漫項目,把十位歷史人物的故事,用輕鬆的手法呈現,讓學生從中學習不同的品格素養,同時探索並反思生命經歷對個人成長帶來的歷鍊與啟發。在培訓教師方面,教大在本科生課程增添正向教育及價值教育作為必修的課程,讓準教師有更穩固的基礎及理論推動生命教育。
教案比賽反應熱烈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然而推動生命教育,需要教育界同工齊心協力,集思廣益,方能點滴成河,故中心於上學年舉辦第一屆「點滴成河——傑出生命教育教案設計獎」。比賽收取了超過二百份的參賽教案,反應熱烈亦已完滿結束,得獎教案已在網上分享,亦將會結集收錄,向社會各界推廣生命教育。在過往兩場的分享會中,分別有206及106名教育同工參與網上分享會,教大今學年再接再厲舉辦第二屆比賽。今年的比賽由去年的五組再增至六組,讓更多作品有機會得獎及推廣,同時中心更邀請大灣區的學校以觀摩的形式作分享交流,更進一步擴闊推動生命教育的可能性。
校長寄語別被形式框住創意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認為第一屆的教案比賽反應踴躍,亦樂見不同的教案應用到繪本、廣播劇、體驗學習等不同的學習形式,老師們並沒有讓學科及教學形式框住,以很多創新的教學方法推動生命教育,同時為其他仍未起步的教師起了示範作用。「教育從來不單只看重學科成績,希望更多老師可以在小朋友的成長過程中,推動他們從小可以認識自我和生命,從而熱愛生命。將來生命教育會愈來愈重要,希望更多的同工可以把生命教育融入不同學科當中。」張仁良寄語道。
第一屆「點滴成河—傑出生命教育教案設計獎」得獎名單
第一組 語文教育 |
大木棉樹 梁德儀老師、林淑儀老師、謝潔媚老師(保良局世德小學) |
《始得西山宴遊記》、《岳陽樓記》的價值反思 鄧文翎老師(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 |
第二組 數理科技教育 |
平面圖形的煩惱 馬正源老師(路德會梁鉅鏐小學) |
光、顏色與光譜之外—從色盲到視障 從了解到關心視障人士 朱國傑老師(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 |
第三組 人文及通識教育 |
負責承擔 王烘如老師(仁濟醫院陳耀星小學) |
【耆樂 TEEN 倫 ‧ 拉闊生命】故事人生計劃 麥穎兒老師(廖寶珊紀念書院) |
獨特的我——我的身 梁依玲老師、關月怡老師、程頌琪女士(仁德天主教小學) |
第四組 藝術教育、體育及非正規課程 |
Joy 種‧新煮意 周嘉麗老師(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 |
家長閱讀會親子特別場:星空下的秘密約會 鄭家明老師、彭境榮老師、黃秀蘭老師(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 |
第五組 幼兒教育 |
我是這樣長大的! 劉慧欣老師、廖婥伶老師、簡嘉燕老師(天主教聖雅各伯幼稚園) |
第二屆「點滴成河—傑出生命教育教案設計獎」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2021年2月28日
參賽資格:所有現職教師
參賽組別:參賽者必須將生命教育融入正規及/或非正規課程中,分組如下:
第一組 |
第二組 |
第三組 |
主要融滲於 語文教育 的生命教育 |
主要融滲於 數理科技教育 的生命教育 |
主要融滲於 人文及通識教育 的生命教育 |
第四組 |
第五組 |
第六組 |
主要融滲於 藝術教育、體育 及非正規課程 的生命教育 |
主要融滲於 成長、德育、公民 及國民教育 的生命教育 |
在幼兒教育階段 推展的生命教育 |
獎項︰(每組各設「傑出教案設計獎」及「優異獎」,獎項數目不設上下限):
(一) 專業發展獎金
「傑出教案設計獎」得獎教師/組別將獲港幣一萬元以參與專業發展活動。
(二) 獎品
- 每位「傑出教案設計獎」得獎教師可獲得個人獎座一個及獎狀一張。
- 進入第二階段評審的參賽教師/組別,獲頒「優異獎」,每位教師獲發獎狀。
(三) 出版教材
得獎作品將由中心匯集成編,出版《點滴成河‧潤澤生命‧生命教育教案匯編》供業界參考及應用。
查詢:請致電 2948 7059 或電郵至 ttlevel@eduhk.hk
更多相關資訊可瀏覽 https://www.eduhk.hk/cr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