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chool專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5年開始,將4月23日定為「世界閱讀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希望藉著這日子向大眾推揚閱讀與寫作。其實閱讀之於人生,可算是廉宜又有益的消閑娛樂,它既是終身學習的基礎,也是融滲生命教育的媒界,自小養成閱讀習慣,對個人成長與發展有重要影響。在今年的世界閱讀日之前,我們除了可想想看哪本書來「應節」外,亦不妨多思考提升閱讀興趣的方法,讓新一代透過閱讀得以為整全的生命教育打好根基。
每天閱讀十五分鐘
多年以來不少教育工作者都推崇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並在校園生活中提供形形式式的措施以推動學生投入閱讀,然而在緊密的校園生活中,學生閱讀時間受限,若要養成習慣,還得配合日常家庭生活,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及心靈教育中心客席教授(實踐)及顧問兼JEMS Character Academy校長劉馬露明女士(Christine),就建議家長每天與子女閱讀最少十五分鐘,她說:「現在家長都很繁忙,若每天要跟孩子做一些事,首選的便是閱讀,因為閱讀除了是看書外,也能引發溝通、互相瞭解,這是單純玩耍所未能做到的。」可想而知,養成閱讀習慣對培育孩子、建立親子關係同樣具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