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脷洲街坊學校
嶄新森林課程 全面發展知識技能態度

鴨脷洲街坊學校<br/>嶄新森林課程 全面發展知識技能態度
【OpenSchool專訊】自1954年創校的鴨脷洲街坊學校,坐落於香港南區一隅,依山望海,環境優美,一直是純樸親民的街坊學校。踏入廿一世紀,學校秉承有教無類的精神照顧區內學生,也與時並進,積極為新一代學生需要增設眾多嶄新設施與課程,全面針對現今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需要。當中尤以近年新增的「森林課程」最為吸引家長與學生,學校透過有趣的課程設計,讓孩子以體驗式學習增長書本外的知識,使印象更深刻,並同時提升生活技能與處事態度,為未來發展打好基礎。

多元化小一適應安排

鴨脷洲街坊學校布惠芳校長指出,學校一直秉行校訓「誠信勤敏」,希望培養品行與學習能力俱佳的小朋友,隨着社會急速發展,學校也深明在品格、知識的基礎上,更需要為學生提供機會,發掘不同方面的潛質,並建立廿一世紀公民所需的生活技能與良好態度,這才能讓學生能持續有恆地學習和發展。為了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學習內容,學校近年在課程與設施上也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及富趣味的體驗式學習。而這些轉變,在小一適應的安排上即可見一斑。布校長表示:「我們的小一學生在學年初期,會着重體驗式學習,讓他們不用只坐在課室學習,而是以較活潑的方式慢慢適應校園生活,並學習校園的不同規則。」如老師在學期初帶領小一生參觀校園,透過遊走不同角落,除可增加對校舍的認識外,也在過程中學習在學校所需遵守的紀律。

至於課程方面,小一生在學年之初,中英文科也會以閱讀繪本為先,讓學生不必一開始便面對大量字詞的課本,而是透過老師伴讀繪本,一邊學習簡單概念,一邊練習口頭造句,讓小朋友慢慢適應學習模式上的轉變。此外,學校在每週三的多元學習課中,為小一生特設自理課、英語健體操與話劇遊戲,藉着不同的自理活動,讓小朋友學習生活常識;借助英語健體操製造英語語境,讓小朋友勇於嘗試說英語;而話劇遊戲,則藉着形體訓練教導學生以肢體、表情來表達自己,也以動態活動學習理解別人,建立社交能力。這些安排均反映學校全面照顧到小一生的學習與心理需要。

與此同時,學校也同樣照顧小一家長的需要,參與了教大的小一家長工作坊計劃,為家長提供教育孩子的貼士,也針對升小孩子的情緒轉變,而提供資源套,讓家長可陪伴孩子一同閱讀和分享,也會教導家長在孩子遇上困難和負面情緒時的處理方式,全面支援家長需要,減輕他們的壓力。

鴨脷洲街坊學校<br/>嶄新森林課程 全面發展知識技能態度
iFLOOR裝置,讓低年級學生以體感活動學習,在地上投映選擇合適答案,再站到答案之上,以身體回答問題,印象更深刻。
鴨脷洲街坊學校<br/>嶄新森林課程 全面發展知識技能態度
學校每年在世界閱讀日前後舉行的「Book Character Day」,老師與學生都化身英文書中的角色,在校進行時裝匯演,並以英文交流故事與角色特質。
鴨脷洲街坊學校<br/>嶄新森林課程 全面發展知識技能態度
為了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學校推行了不少鼓勵閱讀措施,如媽媽伴讀、書香營、閱讀獎勵計劃等,以不同方式促進學生的閱讀動機。

體驗式學習更見成效

此外,近年也積極在不同班級推行體驗式學習,也為此而增加不少新設施,如充滿科幻色彩的「INNO SPACE」,讓學生可多動手做,親手實踐創科設計;又或是能應用於不同科目學習的「VR Cave」,無論是科學常識、視藝創作,甚至是中文寫作,也可透過沉浸式的VR體驗來豐富學習經歷和提升效能。說到體驗式學習中的代表課程,便不可不提由去年開始推行的「森林課程」。

布校長解釋:「現今小朋友的學習能力很強,但在專注力和學習的持續力卻很短,未能在特定的題目上持久地學習。另一方面,可能因為面對電子科技的時間較多,與人溝通的能力也較弱,加上家長對孩子的照顧也太多了,小朋友普遍不懂照顧自己。因此我跟教學團隊便構思傳統課程外的體驗課,希望孩子能在多元的刺激下,學習更投入和深刻。」

「森林課程」的概念,源於布校長到芬蘭考察時所見,「當地的學校也有『森林課程』,而且只要走出校門便有森林在後面,隨時也可接觸大自然。回到學校,眼看我們學校周遭也有不少植物,而且有山有海,十分適合進行森林課程。」但因為疫情關係,加上希望減輕老師在課程初期的負擔,所以首年課程,就與童行森林學院合作,為學生提供在校外進行的「森林課程」,無論是學生、家長或是老師都對課程內容與效果感到鼓舞。布校長指出:「『森林課程』單是名字已十分吸引小朋友,學生每次上課都十分雀躍,過程中也沒有覺得沉悶,而且也感受到自己學習了不少新的知識與技能,難得是家長也樂見他們的轉變,沒有介意時常也弄得一身泥沙回家。」

單從字面看來,「森林課程」就像是野外生存訓練,但對現今鮮與大自然接觸的小朋友來說,這不僅是藉着實際體驗認識大自然、學習生存技能,過程中也能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創意解難等共通能力,而且也實踐了尊重生命、愛護大自然的生命教育。布校長解釋:「在課程中,導師會教他們如何在野外小心地捕捉昆蟲,在觀察後則細心地將牠們送返大自然。而且小一的學生也要自行製作木頭車,這些都是家長眼中不可能的事情,但事實反映了,只要有機會讓他們嘗試,他們是有能力做到的。」而布校長希望下一步能推行親子森林課程,讓家長也有機會親身體驗課程的樂趣,能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延續當中的理念。

鴨脷洲街坊學校<br/>嶄新森林課程 全面發展知識技能態度
INNO SPACE以不少立體裝置營造真實感,讓學生能在充滿科學氣氛的環境下親手製作創科裝置。
鴨脷洲街坊學校<br/>嶄新森林課程 全面發展知識技能態度
在學校科技日,校方特別為學生提供飛行裝置,讓學生體驗模擬飛行,一嘗當飛機駕駛員的滋味。
鴨脷洲街坊學校<br/>嶄新森林課程 全面發展知識技能態度
VR Cave 裝置讓學生透過VR 眼鏡進入360 影片的世界,體驗式學習不同學科,圖中就是視藝科活動,讓學生認識梵谷的畫風。

點滴積累正向特質

除了以體驗式學習來豐富孩子學習經歷,提升多方面的學習成效外,學校也推行不同計劃和活動,為學生建立正向價值觀及傳承學校的關愛文化,讓孩子能在充滿愛的大家庭中茁壯成長。布校長介紹:「我們近年開始在每天早會後,全後師生實行靜觀三分鐘,讓大家可藉着這數分鐘,放下雜務,專注於個人的呼吸和身體變化,為整天的學習作好準備。」此外,學校更推行「正能量小子計劃」,以二十四個正向性格強項為本設計活動,每年也有重點發展主題,讓學生在日常中習慣正向思維,只要做得好便會得到老師的獎勵卡,可以定期換領學校提供的禮物,或是學年末時參與拍賣,競投跟老師約會的機會或心儀禮物。

布校長指出:「老師送出獎勵卡的準則很簡單,只要覺得學生當時做得好便會送出,而這個『好』並不需要是大成就,可能是今天比昨天進步了,又或是一句早晨也可以。」學校這樣的獎勵安排,為的就是鼓勵學生在日常中實踐正向思維,不需待到特別的時間也可實踐,就像儲獎勵卡般,一點一滴地在生活中累積,漸漸在內心植根。加上學校推行由學長照顧學弟學妹的「仁兄仁姐計劃」與人人有份的「祝你生日快樂」活動,完整地為學生築起強大的關愛網絡,讓所有學生也能在互相關心與祝福下,成為有能力照顧幼小、關愛他人的快樂人。

如欲了解更多最新學校資訊,可瀏覽「AKPS鴨脷洲街坊學校校友群組」Facebook專頁,專頁將不斷更新最新學校教學資訊及學生動態。

鴨脷洲街坊學校<br/>嶄新森林課程 全面發展知識技能態度
在「森林課程」中,學生運用放大鏡聚焦陽光取火,靈活應用課堂上學習到的STEM知識。
鴨脷洲街坊學校<br/>嶄新森林課程 全面發展知識技能態度
每個年級的學生在「森林課程」也要動手製作工具,從中學習自理與解難。

學校資料

鴨脷洲街坊學校
所屬區份:香港南區
校  網:18
辦學團體:鴨脷洲街坊福利會
學校類別:資助
地址:香港鴨脷洲利東邨道9號
電話:2871 1669
電郵:akps@akps.edu.hk
網頁:www.akps.edu.h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