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
學術與體藝多元發展 關愛校園建立正面價值觀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br/>學術與體藝多元發展 關愛校園建立正面價值觀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營造關愛、和諧的校園氣氛,重視每一位學生成長,讓他們在充滿愛的環境下學習。

【OpenSchool專訊】在關愛的環境下學習,能有效促進學生健康愉悅成長,提升學習動力。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下稱馬中)致力建立和諧的校園氣氛,希望學生在校內互相關懷和支持,懂得正確關愛他人和自己,培養正面態度和價值觀,促進靈命發展。

從服務中學習 培養僕人領袖

馬中注重營造關愛校園文化,本學年以「愛己及人,共創和諧」為主題,希望學生在校內感受老師的關顧,投入和享受校園生活。學校重視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崔永浩校長表示:「為了提供全面及適切照顧,學校在各個級別增加人手,中一及中二級設有三班主任制,中三至中六級實行雙班主任制。此外,學校帶領各級級主任、級訓輔及整個團隊共同合作,為學生提供即時的支援。」崔校長盼望馬中成為一個充滿愛的校園,讓學生均衡發展六育,未來成為榮神愛人的社會棟樑。

學校以聖經真理為基礎,秉承辦學團體理念,帶領學生用行動實踐,將關愛精神延伸至社區。學校透過聯繫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參與「教、學、社綜合學習奬勵計劃」,讓學生走出校園,為社會上有需要人士提供服務。學校定期組織學生參與義工服務,到訪復康中心、幼稚園及老人院舍等,進行有意義的活動,培養他們關愛他人、具備同理心等良好品格,感悟僕人領袖精神。

為加強校園正向文化,學校特設「心靈加油站」(Chill room),讓學生在課餘時間放鬆心情,老師亦會主動關心學生情緒,促進心靈交流。學校透過「PERMA+H」模式建立學生正面價值觀。崔校長表示,學校推行的義工服務、領袖訓練等多元化活動,均建基於「PERMA+H」正向價值觀之上,希望學生從體驗活動中成長,建立正面人生態度與價值觀。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br/>學術與體藝多元發展 關愛校園建立正面價值觀
崔永浩校長認為,要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就是為他們創造更多成功機會,帶領學生不斷進步和突破自我。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br/>學術與體藝多元發展 關愛校園建立正面價值觀
在聖經的信仰中,「愛」是其中一個重要元素。因此學校致力營造一個充滿愛
與關懷的學習環境,希望傳達關愛給每一位學生。

多元活動啟發潛能 加強藝術發展

馬中致力幫助學生在體藝方面發掘個人優點。崔校長認為:「要有效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就是為他們創造更多成功機會,帶領學生不斷進步和自我突破。」因此,馬中開設了不少特色活動,提供多元發展機會,讓學生展現長處。體育方面,學校提供划艇、電競單車、花式跳繩、攀石、高爾夫球、帆船、射箭、板球、網球等運動。崔校長表示,運動訓練有效培養學生的堅毅精神,面對困難時不輕易放棄,進而提升自信。多年來,馬中培育不少運動健將,學生在不同類型體育比賽中均有出色表現,在各個領域大放異彩。

除了運動之外,學校亦鼓勵學生發展藝術。馬中於去年成立管樂團,目前學生成員約有30人。學校為學生提供樂器及校外導師,教授學生練習長笛、低音號、色士風等樂器,培養藝術興趣。學生有機會在校內上台表演,展現學習成果,從而獲得滿足感。

為了讓具備音樂發展潛能的學生擴闊知識,學校開設一個「Music Studio」音樂錄音室。學生可以利用音樂工程技術來編寫或創作樂曲。馬中為高中學生開設音樂選修科,讓學生的興趣及才能得以發揮。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br/>學術與體藝多元發展 關愛校園建立正面價值觀
馬中注重體育活動,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運動訓練,學生正在練習花式跳繩。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br/>學術與體藝多元發展 關愛校園建立正面價值觀
馬中提供不少特色活動,當中包括舞蹈班,促進學生體藝發展。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br/>學術與體藝多元發展 關愛校園建立正面價值觀
馬中去年正式成立管樂團,學生正在練習長笛。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br/>學術與體藝多元發展 關愛校園建立正面價值觀
學校聘請校外導師教授樂器,讓學生掌握演奏技巧。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br/>學術與體藝多元發展 關愛校園建立正面價值觀
學生透過陶藝活動,學習製造陶器的技巧,訓練專注力、觀察力及創意力。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br/>學術與體藝多元發展 關愛校園建立正面價值觀
合唱團定期進行排練,參與校內及校外表演。

推展STEAM課程 累積實踐經驗

配合STEAM教學趨勢,馬中在全校推展STEAM學習課程,並改建3個STEAM課室及一個Maker Space課室,讓學生掌握編程、人工智能等知識,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為未來作好準備。中一及中二級在不同科目融合STEAM元素,例如學習使用Scratch、Micro:bit、Python軟件編程。中三級以專題研習方式開展,並有機會培養學生解難能力、邏輯思考、創新實作的能力。

近年馬中積極加強科技教育,將人工智能(AI)、數據科學、虛擬現實(VR)等元素引入學校課程之中。本年度英文科參與大專院校合作計劃,利用AI提升學生英文寫作的表現。學校持續更新課程內容,增添各種STEAM教育配套,並舉辦「STEAM WEEK」學習周、「STEAM Day」成果展示日、「InnoMaker」等活動,推動創新教學氣氛。學校更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外比賽,在過程中實踐所學,累積寶貴經驗。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br/>學術與體藝多元發展 關愛校園建立正面價值觀
馬中在全校推展STEAM學習課程,全新改造Maker Space課室,讓學生學習編程、人工智能等知識。

建立閱讀習慣 提升學術涵養

閱讀有助訓練終身自主學習能力,馬中推行多項相關的活動及計劃,幫助學生建立閱讀習慣。學校設有「漂書計劃」,校內增設不少書櫃,擺放各類書本,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閱讀。在早會期間,老師們向學生介紹不同類型書籍,藉此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此外,圖書館與中、英文科合辦午間活動,根據特定主題,配合不同活動,如攤位、分享、遊戲等,吸引學生參與。圖書館與八個學習領域學科合作,推展「中一及中二跨科閱讀計劃」。各學習領域科目的老師將按照學生的程度,挑選適合的優良讀物,鼓勵學生完成閱讀計劃。學校特設「晨讀計劃」,每週恆常設有晨讀節;另設有「自習閱讀課」,鼓勵同學在課堂閱讀自選圖書,養成閱讀習慣,加強自主學習能力。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br/>學術與體藝多元發展 關愛校園建立正面價值觀
為營造校園閱讀文化,圖書館每年推出多項相關活動及計劃,幫助學生建立閱讀習慣。

善用數據調適教學 為學生制定策略

馬中的教學團隊積極追求卓越的學與教成效。崔校長指,學校推動「Visible learning」,即透過數據研究學生的學習表現,從而調適教學策略,因才施教。崔校長解釋,「我們會透過課堂研究、行動研究等方法,收集數據並進行教學分析,找出影響學習表現的因素,從而優化教學方法。」為幫助建立清晰的學習目標,學校為中一學生訂立六年課程規劃,並訂立初中學業成績提升策略,以強化和鞏固學習基礎。針對學業成績表現出眾的學生,學校提供拔尖課程,提升課程內容的深廣度,進一步擴闊學生視野。

學校同樣為高中學生制定成績提升策略。各科組教師協作為中六學生提供指導,部分教師更利用私人時間為學生補課。透過一系列教學措施,校內學生於香港中學文憑試的成績逐年進步,過往公開試的核心科目或最佳五科表現中,學生都有很高的增值表現,足見該校在優化教學方面的成效顯著。

崔校長表示,近年學校透過改建校舍,以及增加教學設備,優化學生的學習資源及環境。未來續以學生學習為中心,透過數據及研究方法提升教學效能,讓老師「看得見」學生的學習成效。另一方面,學校會持續兼顧學生多元發展,培養學生廿一世紀技能,讓他們可立足未來,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保持競爭力。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br/>學術與體藝多元發展 關愛校園建立正面價值觀
馬中擁有良好的學習氣氛,學校善用數據研究學生的學習表現,從而調適教學策略,因才施教。

學校資料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
所屬區份:西貢區
辦學團體:香港路德會有限公司
學校類別:資助
地址:新界將軍澳運隆路2號
電話:2706 7477
電郵:info@mcdhmc.edu.hk
網頁:www.mcdhmc.edu.h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