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陳呂重德紀念學校秉承母會「以道為宗,以德為化,以修為教,以仁為育」的辦學宗旨,推行「道化教育」,並以「明道立德」為校訓,透過品德和學業兼備的全人教育,使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

社會上掀起一波體育熱潮,張家朗、何詩蓓、江旻憓等廣為熟悉的香港運動員成為年輕人的榜樣,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體育結合身體及心靈培育,學生除了能夠從課堂中提升不同運動項目的技能,更可建立正面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發展協作、溝通、批判性思考等共通能力,是終身學習及全人發展的重要基礎。該校積極發展田徑運動,驅使學生改變一向的惰性,為學界奪魁奮力備戰五個月,迎來前所未有的輝煌佳績。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陳呂重德紀念學校課外活動主任及體育科主任陳耀麒主任善作善成,發展全面的體育課程,透過田徑培育學生的體育潛能。陳主任提及當初於校內推動田徑運動發展的源由:「堅持自己作為教育工作者的信念,面對獨一無二的學生,打造一個屬於他們的頒獎台,讓每一個學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以往學生一旦遇上挑戰和挫折,可能輕言放棄。我們的責任是教導學生明白過程中必然要經歷困難和失敗,適當的時候給予直接、正向的鼓勵和肯定。學校希望透過借助新世代對體育的興趣,深化不同教學方法融入課程規劃及教學策略,從而培養自信。」
積極發展田徑校隊 推動身心靈健康
學校當時思量如何以體育運動培養自信,陳主任提議發展田徑校隊(「陳呂田徑」)以建立學生自信心和毅力。田徑作為運動之母,是所有體育運動的基礎。當中「跑、跳、走、投」等基本動作,以及敏捷、協調、平衡、速度、反應、瞬發等六種不同特質的身體能力,構成基本運動體能要素。學生及早接觸田徑,嘗試不同的運動體驗,開拓其無限潛能,啟發其發展運動專項。為此,田徑作為學校體育發展路途的啟始。
推動田徑運動起初並不順利,不論學校、家長、老師,以及學生都抱有不同意見和顧慮,亦有情緒需要疏導。學校希望鼓勵更多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發展學生對運動的興趣,體育文化於校內愈趨普及。顧及資源運用的角度下,學校不能將過多的資源投放於單一的運動。向來田徑校隊訓練由校內老師負責,計劃從校外聘請三位專項教練提升訓練質素,當時遭不少質疑。部分家長對於學生均衡發展的概念薄弱,側重培養子女學業成績,忽略主科學習以外的重要性,投放於學生課外學習的資源亦較少,加上大部分家庭屬雙職家庭,工餘時間不足以陪伴子女發展興趣。
當初,學校將訓練日數增加至每星期四天,面對嚴格的訓練﹐不少學生因而退縮。學校遂逐一致電打算退隊的學生、家長,因為每個通過田徑校隊遴選的學生均具備獨特光芒,有潛質登上頒獎台。現時,學生們寧願犧牲跟朋輩玩樂時間,每逢星期六、日都會前往將軍澳運動場出席訓練。學校相信即使學生本身學術能力較低、原生家庭環境侷限,亦能在學校發掘屬於自己的天賦才華。除此之外,學校希望透過「身教」教導學生面對困難愈挫愈勇。

從比賽中磨練 促進自我成長
陳呂田徑剛成立初期,參與人數由寥寥可數到今天逾六十人。歷經大大小小的比賽後,家長漸漸信任學校當初發展田徑運動的動機。不少家長為了配合田徑訓練,更改子女的課外活動時間表,鼓勵子女不懼艱苦接受訓練。於十二月舉辦的九龍東區小學校際田徑比賽,初賽時有學生在終點線前跌倒受傷仍堅持參與決賽;有學生調整心態遇強愈強,於決賽打破大會紀錄;有學生本想放棄,但經團隊鼓勵後破大會紀錄,展現學生克服困難的毅力、潛能和團隊精神。感恩教練團隊的付出和學生對信念的堅持,陳呂田徑在四十所學校中脫穎而出。學界團體獎項由去年的一冠三優異到今年的三冠一亞一季一優異。學校決意發展體育課程,培育新一代體育界菁英,成就學生綻放光芒。
在體育發展的路途上,學校從學生的學習特性作考量,了解及因應學生的學習需要制定相應的策略,不論課程設計、課程以外的配套,以至專項訓練,均更適切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學校相信體育不但能紓緩學業壓力,更能從中訓練解難能力,激發學習動機,推動身心健康,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成長,進而提升個人自信心、豐富生活閱歷。回歸原點,學校期望履行對體育教學的初衷——我們的學生喜歡體育。未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學校資料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陳呂重德紀念學校
地址:九龍油塘高超道高超徑五號
學校類別:資助男女校
辦學團體:香港道教聯合會
校長:梁俊傑
電話:2709 9978
電郵:mail@clcts.edu.hk
網址:https://www.clcts.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