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昌紀念中學屹立葵青區45年,多年來秉持「興學育材」的辦學精神,以學生為本,育材無數,桃李滿門。學校關顧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提供多元化的校本課程,讓學生發揮所長,盡展潛能。並設計STEAM探究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實踐所學,提升他們的探究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全人發展。學校亦善用外界資源,豐富學生學習經歷,協助他們逐步建構夢想,在畢業前確立未來的發展方向。
活學活用 理論與實踐並重
陳南昌紀念中學的課程強調理論與實踐並重,校長陸詠恩表示:「學校把看似冰冷的STEAM教育變得有趣及生活化,讓學生透過創意解決問題。」學校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校園土沉香保育STEAM計劃」,學生先從傳統種植經驗中歸納科學原理,研究適合的培植方法,再在花圃設置不同的物聯網監察器,收集環境數據,分析不同環境因素對土沉香生長的影響,以科技方法解決傳統種植的局限。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已培植出第六代土沉香,並把部分樹苗轉贈給社區人士。學校亦設有生態研習徑、太陽能裝置系統及南昌爬蟲角等情境學習區,提供機會讓學生動手製作有關設備,應用和實踐科技理論,激發創意思維,活學活用。
學校為照顧學習差異,各學科優化課堂教學,因材施教,製作不同程度的分層工作紙,建立以學生能力為本的教學範式。學科根據學生的能力,提供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學生在課堂上按照順序,以小步子的方式進行學習,實踐所學。分層工作紙提供清晰的學習路徑,幫助學生以練習鞏固所學,逐步理解和實踐知識。

以生命影響生命 以知識凝聚關愛
學校十分重視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建立「關愛正向」的價值觀,並為他人帶來關愛。學校與衞生署合辦「成長新動力」課程,及校本「正向成長手冊」課程,讓學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從中培養正面價值觀,促進社交發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學校自2013年起參加「健康校園」計劃,由社工和訓輔組老師設計「朗晴360」校本活動,通過山藝、溪降等「歷奇輔導」訓練,教導學生以正面思維解決問題,提升抗逆力,強化心理素質。學校又鼓勵學生把「關愛正向」信息帶到社區,以行動關愛社會上的弱勢社群。學校與社區團體合辦「長幼友館」計劃,讓學生組織課程,帶領社區長者一同學習。學生與社區連結,老幼共聚一堂,樂也融融。學生運用所學服務社區,延續學校的關愛精神,承擔社會責任。
學校收養了三隻小貓,成立「南昌貓舍」。學生從發現小貓,參與建立貓舍,到成為貓貓照顧員,負責小貓的日常起居,過程都讓學生實踐「關愛正向」,培養學生的同理心、責任感及承擔精神。此外,學校亦因應小貓的需要設計跨學科STEAM課程,例如貓之科學課、小貓玩具製作課等,讓學生透過研習加強對動物的同理心,以生命影響生命。

儲備知識計劃未來 向夢想進發
學校於中四及中五級開設「數碼媒體及電台製作」及「甜品及咖啡店營運」應用學習課程。學生出席率達標及完成課業評估,可等同文憑試一科2級至4級的成績。戲劇教育亦是學校綜合藝術教育之一大特色,駐校藝術家教授學生專業的戲劇知識,讓學生體驗全面的藝術創作過程,包括演技訓練、劇本編寫、拍攝錄像、後台製作及舞台管理等。在體育教育方面,手球隊表現突出,連續數年打入全港學界精英賽,多位隊員代表香港參與國際賽事,為港爭光,成就體育夢。多元化的學習課程有助學生拓闊眼界,從中找尋人生目標,為日後升學及就業提供方向。
學校積極與商界合作,自2015年起成為「學校起動計劃」的夥伴學校,為學生提供職向測試和輔導、與商界領袖面談、參觀職場、營商體驗和職場實習等,協助學生認識自我,訂立人生方向。近年絕大部分的畢業生均升讀本地或境外的大學及專上學院,努力向自己的夢想進發。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
地址: 新界葵涌祖堯邨敬祖路12號
學校類別: 津貼男女中學
辦學團體: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
校監: 李達俊
校長: 陸詠恩
電話: 2741 0326
電郵: info@cnc.edu.hk
網址: www.cnc.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