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的辦學團體—順德聯誼總會,多年來致力於慈善公益、興學育才、敬老慈幼及救災卹難等工作。秉承母會理念,鄭裕彤中學以「文行忠信」為校訓,深信學生的全人發展和社會責任並重。自開校以來,學校積極推動義工服務,近年更全力推動服務學習,鼓勵學生從實質付出中不斷學習和成長,培育出「具創意、富活力、可信賴、懂自律、樂支援」的優秀人才。

義工服務多元化
在中學階段,青少年處於自我認識和社會適應的關鍵時期。通過參與義工服務,他們不僅能透徹理解社會,還能在實踐中提升自信和自我效能。鄭中特別重視義工服務的多元化,讓不同興趣和能力的學生都能貢獻所長。近年服務包括:
• 探訪區內長者:全級中四學生參觀老人院或上門探訪獨居長者,學習尊重和理解長者的需求。
• 清潔沙灘活動:全級中五學生身體力行清潔沙灘,了解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 支援地區賽事:擅長體藝的學生在區內比賽擔任裁判及助手,秉持公正,學習組織活動。
• 照顧流浪動物:愛護動物的學生參與流浪動物照顧,促進動物與人的共融。
• 照顧幼稚園生:對幼兒教育感興趣的學生透過照顧幼稚園生的體驗,了解幼齡學童的特性及需要,為升學就業做準備。
• 與視障人士同行:學生與視障人士一起參觀海防博物館,了解他們面對的困難,促進傷健共融之時,亦加強對香港歷史的認識。
• 為少數族裔發聲:擅長寫作的學生訪問少數族裔青年,了解他們的故事後,發文為其發聲。


全力推動服務學習
與傳統社會服務不同,「服務學習」是通過「服務」獲得「學習」果效,將社會服務融入課程,讓學生從籌劃、執行、反思和評估服務經驗中學習及成長。
鄭中獲選為香港理工大學服務學習及領導才能發展處SLLO主辦的「中學教師服務學習培訓計劃」的「種子學校」。該校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和生涯規劃組的老師接受50小時專業師資培訓,設計出由學生、學校和區內長者中心三方合作的全年跨科組校本服務學習計劃,服務區內長者。此計劃統整不同學科課程的學習,在中四生活教育課和全方位學習日,讓學生運用所學貢獻社群,實現「用學習去服務,從服務中學習」的目標。
• 中文科:學生運用寫作技巧為長者撰寫生命故事,並在社交媒體發佈,傳遞正面信息,促進社區發展和共融。
• STEAM科:學生運用科技知識教導長者在生活應用電子科技,如日常生活資料搜尋、使用程式、使用常用社交媒體等。
• 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與OLE視覺藝術科:學生運用身心健康知識和拍攝設計技巧,探訪長者並為其佈置房間,拍攝美照。


學生成長與反饋
除了鼓勵學生參與學校設計的服務學習外,鄭中還通過「義務工作發展獎勵計劃」和推動社會服務電子平台,讓學生持續行善。學生的成長和反饋是推動學校繼續發展服務學習的動力。以下是部分學生的心聲:
• 「在義工服務中,我體會到各階層人士的景況,只有親身體會,才明白到他們的困難。」
• 「義工服務雖然會很辛苦,但當你完成後,會因為幫助到別人而感到開心。」
• 「在付出的同時,我自身亦有所得益,深切體驗社會的人和事,原來只有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才知道世界的真實面貌,這令我深信,只要有愛和關懷,便可克服一切困難。」
• 「與其說我熱衷幫助別人,倒不如說他們成就了我!令我看到這個世界不同面向,打破了不同固有印象!」
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將繼續致力於服務學習的推廣和實施,使之成為學生日常學習的一部分,深信通過持續努力,可以培養出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未來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