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chool專訊】裘錦秋中學(元朗)以校訓「自強不息」為辦學方針,竭力協助學生進步,且以卓越人生為奮鬥目標。校方希望學生經過努力學習後,成為文武雙全,具備文學修養、理科思維與體藝才能的年輕人,能立足社會、面向世界。該校於本學年舉辦中華文化周,讓學生從活動裏學習中華文化及學科知識,亦積極推行STEAM教育,甚至跟國際學校合辦英文科活動,藉此提升學生研習英文的興趣。
連結不同學科 推動中華文化教育
若純粹藉授課模式介紹中華文化,學生或感到沉悶,難以投入和吸收。裘錦秋中學(元朗)校長梅志文說:「有見及此,我們把中華文化教育跟不同學科連結起來,意思是把包含禮文化教育和價值教育的中華文化教育,跟中文、科技與生活、數學、體育等科目掛勾。此外,我們強調在給學生介紹相關文化傳統時,盡力做到生活化與活動化,期望可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達至更理想的教學成效,負責教師預先為中一至中五各級訂立不同的主題:修身以禮(個人)、待人以禮(家庭)、禮行元朗(社區)、自然有禮(自然)、禮行天下(國家),再搜集相關文化資料、組織和共同備課,並親手編製校本教材。中文科科主任李劍崑老師表示,該科中一至中三自編自學文集《好讀文言》,內容包括成語學堂、文化古人故事、《論語》哲言、文言短文等,以提升同學文學、文化品德情意及語文自學能力。「另外,我們也會好好運用不同教學法,如戲劇教育、虛擬實境教學等。在採用新聞材料及視頻影片之餘,亦善用教育局、大專機構資源,多做區內考察,聯繫社區服務中心等,將所學實踐應用。」順道一提,校內設有洞穴式全自動虛擬環境(CAVE)學習系統,也可用於配合中華文化教育。



實踐兼體驗 助加深學習印象
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上,課程設計以中文科禮文化單元為軸心,各級的學習螺旋式推進。期間,不只向學生灌輸知識,還讓他們有所實踐和體驗,幫助加深學習的印象。教師安排中三學生拜訪區內圍村和祠堂,訪問村長了解本土傳統文化特色及相關禮儀。過程中,學生也有機會應用從視藝科所學知識拍攝VR虛擬實境短片及製作Vtuber虛擬實況主短片,回校做分享,暢談「生於斯,長於斯」的那份認同感,為保育本土文化景點出一分力。中四學生透過閱讀散文與科普文章,認識何謂天人合一,加上使用地理室的CAVE學習系統,在洞穴式全自動虛擬環境中遊覽天水圍龍園的園林,感受天人合一的情懷。中五學生由中西合璧的哲學思想角度出發,學習仁愛,例如通過在聖誕節參加綜合社區服務中心義工關懷「活出愛」行動,接觸區內基層,明白社會有情,人間有愛。科技與生活科則教導中二學生編織手繩,配合中文科「禮輕情義重」教學,讓學生分享對家人朋友的感情,也拍下送給家人的經過。校方希望學生於此充滿趣味的教學活動裏,體會物輕情意重的深層意義。


富創意活動 展現跨學科特色
梅校長表示,該校曾舉辦一些很具創意的中華文化活動,充分展現跨學科的特色。「舉個例子,學生找尋宮庭御膳食譜,然後嘗試在課堂上烹調美食。接着,細讀詩詞,了解相關食材與菜餚包含的吉祥意思,並進一步做文學賞析,理解當中的意涵,作出反思,從而提高寫作技巧。整個活動需要科技與生活科跟中文科的教師通力合作。」
本學年,學校更增辦中華文化周,提供更多機會讓學生從活動中體驗與感受中華文化。學生可試穿古裝戲服,認識袖子、帽子等不同部分的意思,學懂一些關於古代服裝的傳統文化知識。視藝科則指導學生設計富傳統特色的袋子,還使用圖書館設施做3D活字印刷。
中文科副科主任趙力達老師指出,學生的反應十分積極,如中三學生雖然從未試過走入社區做訪問,但他們願意協助籌辦及參與有關活動。透過探訪圍村村長,認識元朗的歷史和文化,還在週會分享感想。「中五學生主動投放假期時間,在聖誕節接觸區內基層,透過交談、話劇演出等,將課程所學的仁愛實踐出來,這是我們最樂見的教學成果。」


推展STEAM教育 助學生接軌未來
學校亦嘗試將藝術文化元素滲入STEM,推展STEAM教育。梅校長稱,「我們的目標是吸納不同科組的教師共同參與相關教學工作。過往地理科利用智能沙箱教授學科知識,中文科善用資源,指導學生用積木道具,在沙盤上佈置古詩文中描述場景,重塑文本景物和事件,讓課堂變成學生自主學習,輕鬆又有趣。同一個教學設施可給學生橫向學習的機會,而所學知識又可融會貫通。現在我們運用外間撥款購買平板電腦,方便學生於視藝科課堂上使用軟件繪畫。此外,當經濟科教師要求學生思考如何經營咖啡店時,也鼓勵他們以食物打印機在美食上打印3D圖案,增添美感,令製成品的賣相更好看,較易吸引消費者。」
另外,學生更可學習編寫人工智能應用程式,從而明白資訊科技業界人士的思維模式、工作程序,以及其中經常應用的技術。此體驗和裝備有助學生跟未來接軌。
校方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校外比賽,一展所長。校內學生近年在多個公開比賽中取得佳績,其中包括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辦的F1 in Schools香港區決賽2022勇奪季軍,將代表中國香港出戰在新加坡一級方程式大賽場地舉行的F1 in Schools世界總決賽2023;另於巴基斯坦舉行的第二十一屆亞太資訊及通訊科技大獎中,憑項目「Caelus」獲得小學及初中學生組別的優異獎。
學英語戲劇 提升說外語信心
裘錦秋中學(元朗)又聯同友校,跟哈羅香港國際學校合辦英文科活動。裘錦秋中學(元朗)學生到訪哈羅學校,跟隨該校學生學習和演出英語戲劇。
梅校長表示:「我校學生不但有機會身處劇院環境認真學戲,更重要是他們於過程中,磨練到聽說英語的技巧。有學生坦言,最初害怕在哈羅師生面前說英語,但慢慢覺得其實不是太困難,因用字不必花巧,簡單就可以,關鍵是只要能夠溝通到。當學生提升了說英語的信心後,回到學校便可進一步學好文法,打穩語文基礎。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聘請了3位外籍英語教師,他們在校內經常跟學生交談,也多舉辦活動,建立有助學生學好英語的氛圍。」
談及未來,該校盼望可讓學生在學習中華文化、STEAM和英文等方面,不斷進步,自強不息。除了使學生更多走入社區,接觸不同人士了解相關文化外,也跟中國內地大學合作,在元朗的校園建立與本土文化有關的學習配套設施,協助學生研習相關文化知識。最後,若學生於哈羅學戲的進度理想,校方或在兩年後慶祝50週年校慶時,安排他們演出英語音樂劇。

學校資料
裘錦秋中學(元朗)
所屬區份:元朗區
辦學團體:裘錦秋書院
學校類別:資助
地址:新界元朗天水圍天湖路5號
電話:2445 0228
電郵:enquiry@jccssyl.edu.hk
網頁:www.jccssyl.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