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尚精英的時代,「5*」、「5**」的光環始終是莘莘學子奮鬥長路的歸宿。位於東涌區的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下簡稱「可譽」),五位少年不僅用耀眼的星級成績照亮了前途,更點綴了自己的生命故事。

五人同行互為師 璞玉琢磨終成器
鄧兆燊、曹鎮康、范冠軍、吳柏豪、周俊軒——五位性格迥異卻志同道合的可譽人,在這中、小一條龍的求學路上結成了堅實的學習聯盟:可譽「五星戰隊」。
鄧兆燊的讀寫障礙曾讓他在文字理解上舉步維艱,但他善用電子學習平台的語音轉文字功能輔助學習,並透過翻轉課堂預先觀看教學影片,反覆理解課程內容。他以細心著稱,苦心鑽研公開考試的答題框架和技巧,經常發現題目中的陷阱,將複雜的題目轉化為簡明的邏輯,逐步求解。這套個人化的學習方法不僅助他突破了學習瓶頸,更成為「五星戰隊」同伴們解決題目的有力工具。他在文憑試數學科必修和M2部分皆考獲5**佳績,物理科和資訊及通訊科技科中則考獲5*,成功入讀香港大學精算學系。

曹鎮康身在並不富裕的家庭中,但他善用電子學習平台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絕對不會浪費時間,因為我會在巴士上用平板電腦溫習預習材料。」他更善用課餘時間在網上平台觀看教學影片、完成練習,並透過即時回饋系統檢視學習成效。堅定的目標與自主學習模式,使他培養了自律精神,終在文憑試數學科必修和M2部分皆考獲5*成績,而資訊及通訊科技科則為5級,與鄧兆燊一同升讀香港大學精算學系。

范冠軍、周俊軒和吳柏豪三人雖然性格迥異,卻在翻轉課堂中找到各自的學習節奏。文靜且性格沉穩的范冠軍和周俊軒擅長設計電子學習材料,運用各種軟件製作預習筆記,又召集大家進行網上小組研習;而活潑開朗的吳柏豪則善於將所學轉化為生動有趣的多媒體創作,在課堂展示時總能帶來新意,最終三人憑藉在數學科必修、M2部分、物理科、資訊及通訊科技科斬獲超過十項5級或以上成績,得以入讀香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工學士課程。



五人在電子平台上建立學習社群,每逢遇到難題便輪番交流解題思路,將學習延伸至課後。周末在可譽外,他們更會相約實體自修,展開「腦力激盪」,將一道道數理難題逐一攻破。這種結合線上線下、既自主且協作的學習模式,是造就「五星戰隊」的關鍵。
良師引路育英才 因材施教競新秀
「五星戰隊」的斐然成就,亦得力於可譽中學良師的諄諄教誨。任教資訊及通訊科技科的李均洪副校長,引領五人從教大的AI暑期課程,走到大灣區程式編寫比賽,又從網絡安全奪旗挑戰,涉足STEM創新項目,處處留下他們探索求知的身影。
數學科方煜祈老師為五人量身打造學習策略,親自陪伴指導,又創建「以強帶弱」的學習圈子,讓朋輩互助之風盛行;巧妙設計突擊測驗,密集操練;更鼓勵五人走出可譽,參與數學競賽,成就一隊精銳的「五星戰隊」。如今曹鎮康更回校指導學弟妹,致力為可譽栽培下一隊「五星戰隊」。
「把學習還給學生,讓學生擁有學習、懷抱學習。」這份信念讓可譽中學於十數年間,從高小至高中各級致力推動「自主學習」。為了照顧學習的多樣性,可譽教師團隊更優化各級教材,引入「翻轉課堂」及發展「個性化學習」等策略,使能力不同的學生得以有效地預習,於課堂中各展所長;同時加入電子學習元素,運用適當的軟件及電子平台,增加學生體驗的媒介,助其展示及交流所學,亦讓教師能夠即時回饋,甚至將學習拓展至課後,在學生的生活中繼續延伸。可譽中學推崇的「自主學習」理念,在「五星戰隊」身上得到印證:他們不僅收穫知識,更建立自主獨立的學人品格。
學海無涯同泊岸 可譽學林星輝映
昨日從東涌的可譽龍校成長,五位少年現正昂首大學舞台。「五星戰隊」的成功,為莘莘學子指引了一條星光大道——卓越,不是孤獨的攀登,而是並肩同行的共鳴;成功,不在於追求完美無瑕,而在於知己知彼,相互扶持。星光照亮前路,「五星戰隊」這五顆從可譽小學嶄露頭角,再於可譽中學崛起的璀璨星辰,必將繼續閃耀,燃點亮光。
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
地址:大嶼山東涌健東路4-6號
學校類別:津貼男女校(中學、小學)
辦學團體:嗇色園
電話:2109 1001
傳真:2109 2002
電郵:mail@hoyu.edu.hk
網址:https://ss.hoy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