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重視價值觀教育,於去年推出以「LOVE」為主題的同理心1.0「同理森林」主題活動,學習效果明顯。
為進一步深化學生同理心的概念,本年度,學校再次與機構Why Not Education協辦同理心2.0「同理深海」,以「OCEAN」為主題,一連四天,以電影、戲劇、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匯報分享、名人、師長和同學們真實的生命見證待,引導學生完成不同任務,為海洋女王尋回海洋之心,從中學習Observation(觀察)、Choice(選擇)、Empathy(同理)、Action(行動)、Now(此刻)。
蘇詠思校長表示:「我們非常重視學生的品格栽培,明白若只是灌輸頭腦上的知識,或教導學生模仿正確行為並不足夠,真正優秀而持久的良好態度,是需要有同理的能力,學習易地而處、換位思考,多角度思考別人需要,從而作出適當的回應。」



選擇以善勝惡 提升資訊素養
有見現今年輕人容易網絡成癮,線上社交已成生活日常,培育組劉佩儀主任和機構負責人林秋霞老師刻意在活動中加入網絡情境,透過名人藝員在網上被人惡意批評的事例,讓學生明白在虛擬世界的不當言行,同樣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希望同學學習,即使面對潮流或朋輩壓力,我們仍要有選擇的能力和智慧,在任何時候,都能作出正直善良、愛己愛人的選擇,不因一時之快和無知,在別人心靈留下傷疤!
事實上,網上行為對我們自己來說,也會是一個永不磨滅的記錄,從活動材料可見,任何影片、留言等一旦上傳或被下載,都成了不會輕易刪除的網絡足跡,影響之深遠非眼前所能想像,希望藉此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讓學生明白「凡走過的也必留痕」這個道理。



運用多元策略 重視協作溝通
負責課程的何璇姬主任指出,為配合學校「推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重點,是次活動也特意提供大量使用自學略策的機會,鼓勵學生運用多元思考模式,例如因果表、方格圖、腦圖、時間線、點列等技巧,令作品內容更豐富,很多同學也能善用文字及繪圖,仔細記錄學習心得。
另外,活動設計需要組員互相協作和溝通,學懂分工和分析意見,提升思維和組織能力。組員之間呈現的包容和愛,也令人欣賞!當有同學獲稱讚、被看見、被肯定的時候,即使大家來自不同班別,也會為彼此歡呼打氣;同樣,當有同學遇到困難的時候,全場同學都會耐心等候甚至拍掌鼓勵。



集合眾人美善 同心方能成事
而整個活動的結尾,是同學在木製的心板上,寫下一句又一句對未來的自己要說的鼓勵說話,例如「你是上帝所愛的,不要輕易放棄」、「人生是一幅畫,挫折只是顏料」、「要相信自己,勇敢向前」等等,十分動人。
最後,同學將作品放在一起,造成一個大型的心,這個心,匯聚眾人之力、揉合反思所得,也包含學生對未來的期許,是真正的海洋之心、美善之心!學生從中明白到,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夢想改變生命、照亮世界,必須一同努力,美好的未來是屬於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