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School專訊】樂善堂梁銶琚書院多年來致力推動科技教育與中華文化教育相結合,透過多元學習與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培養兼具創新能力、文化素養、英語能力與全球視野的未來人才。同時,加強個性化學習支援,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多元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
推動正向教育 建設健康校園
樂善堂梁銶琚書院一直致力營造一個充滿活力與正向氛圍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與興趣。透過建構有利的環境、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及鞏固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積極學習,體驗多元的活動,讓學生在樂享學習的同時,能提升學習效能,全面發展自我。鍾耀基校長表示,學校積極推動正向教育與健康校園文化,建立學生健康的生活態度及習慣,增強學生的抗逆力,並發掘個人的性格強項。學校亦重視學生與群體及社區的連結,藉以營造友愛互助的校園氣氛,讓學生在正向的環境中茁壯成長,全面發展身心潛能。
強化英語學習 認識多元文化
英語是該校重視的其中一環,校方一直致力於加強學生的英語能力,透過豐富多元的活動及課程,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提高語言能力、探索文化及培養價值觀。鍾校長表示學校每年舉辦主題鮮明的英語周及每月的英語日,讓學生沉浸在多樣化的英語活動中,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亦能深入認識不同文化。另外,英語話劇組每年舉辦戲劇培訓和演出,學生在第76屆香港學校朗誦節中英詩獨誦和集體朗誦均獲得優良成績。為了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能力,英語老師積極參與專業培訓計劃,運用虛擬實境技術及創新教學手法進行授課,其中馮梓軒老師更榮獲2023/24年度傑出電子教學獎金獎,足見該校老師們用心教學。

推動多元學習及文化 培養學生全人發展
學校每年11月都會舉辦為期3至5天的多元學習周,當中設有不同活動,讓學生從活動中認識自我,發掘潛能,培養領導才能、團隊精神及社會責任。鍾校長稱本學年多元學習周安排中三學生參加「中國科技文化探索之旅」,前往廣州參觀廣汽科技館、廣東科學中心及多個歷史與文化地標,學生從中了解中國在科技創新上的成就,透過全級專題分享深化遊學的成果。至於中四的學生則參加「河南古都文化之旅」,以跨學科形式探索鄭州和洛陽,認識中國歷史文化,進一步體驗當地的藝術、飲食及佛教文化。另一組中四學生參加了「福建考察團」遊覽了鼓浪嶼、華安土樓及開元寺,又參訪了華僑大學及當地企業,讓學生了解於當地升學及就業的情況。而中五的學生參加了「江西『飲水思源』內地考察」,四天行程中學生與贛州第三中學的師生進行交流,參訪了東江源頭──三百山,認識東江水供港歷史和兩地密切關係,學生還參觀了于都長征第一渡口及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了解近代歷史和革命事蹟及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推廣中華文化及歷史傳承 增強學生文化素質
該校對於推廣中華文化及中國歷史不遺餘力。學校的中國語文科積極推展中華文化,並榮獲由文聯會頒發的「傑出中華文化傳承單位」十強之一,並有三位學生被嘉許為「學生文化大使」,於九龍地域校長聯會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活動中,中文團隊獲得嘉許,展示了推廣中華文化的努力。此外學生參加由香港教育大學主辦的「全港中小學非遺問答比賽」獲得「學校最佳表現獎」,提升了學生對非遺的認識。在國慶漁農美食墟中,學生擔任文化大使,介紹漆染技藝,吸引800多名市民參與,增強社區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學生也參加了教育局舉辦的「千人揮毫賀國慶」、旅發局舉辦的「千人華服賀國慶」活動及食環署舉辦的「國慶75周年漁農美食墟」,親身體驗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增強文化自信。在書法和朗誦活動中,學生展示才華,激發對中國古典文學的興趣。中華文化周的一系列活動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喜愛。這些活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文化素養,也增強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為未來的文化傳承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該校更分別於2022及2024年設計了《拾遺記》及《遊歷記》兩套桌上遊戲,透過這兩套桌遊,可以增強學生對中國56項世界遺產的地域資訊、中國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認識,加上從遊戲中學習,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更能鞏固學習基礎。


舉辦小學比賽 推動STEAM教育
樂善堂梁銶琚書院十分重視STEAM教育,他們更多次舉辦與STEAM相關的比賽,於2024年3月舉辦了「2023-2024中西區機械人運動會」,比賽靈感源自「2024巴黎奧運會」。鍾校長指比賽吸引了來自7所小學共14支隊伍參加,每隊由3位學生組成。參賽者需要分工合作完成各項挑戰,從規劃最佳路線以至解決突發的情況,藉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解難能力及抗逆力。學校安排學生於比賽中擔任工作人員,不但培養了他們領導及組織能力,亦使比賽得以順利進行。
另外,於2025年3月該校舉辦了「2024-2025中西區小學校際陸空競賽」。是次比賽的項目是在上次比賽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設有四個全新的挑戰項目,包括AI智慧交通運輸先鋒賽、機械人堆疊挑戰賽、無人機AI任務挑戰賽及空中神射手大賽。這些項目結合了科技與實際應用,參賽者可提升編程的能力、創意思維及跨領域的技術運用,為未來低空經濟及創科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推行課程改革 培養創新人才
自2016年起,該校在初中階段推行重要的課程改革,以科技與生活科取代傳統的普通電腦科,全面革新教學內容,新課程不僅涵蓋資訊科技知識、應用程式使用、程式編寫和創意媒體等範疇,更加入跨學科專題研習元素,體現課程的多元化及實用性。課程特別強調「動手做」的教學理念,通過實踐學習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學校會按年級制定循序漸進的學習內容,確保學生能夠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於2017年該校把設計與科技課室改造成創意科技中心,更承蒙校監陳健平BBS太平紳士的捐助,成立「陳建平科技探索空間」,把一樓全層改建為科技課室,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設施。
此外,學校亦積極舉辦校內比賽,透過不同的比賽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提升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及溝通能力。學校亦舉辦不同的STEAM課餘活動,加強學生對學習STEAM的興趣,同時提升他們解難能力。除了參加校內比賽,該校亦安排學生參加不同的本地及國際與STEAM有關的比賽,屢獲殊榮。學校在第六屆大灣區STEAM卓越獎2024(香港)榮獲「十佳STEAM學校」殊榮。

多元化生涯規劃 助學生探索未來
鍾校長表示學校着重培養學生的生涯規劃能力,為他們未來升學及就業做好準備,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及探索職業世界,建立正確的態度及價值觀,迎接人生的挑戰。學校為不同年級的學生安排多樣化活動:初中有生涯規劃工作坊及學習職業性向分析。中五的學生參加職業專才教育及職場探索、前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嘗試西式烘焙、文創設計及酒店實務操作等課程。每年亦會參加「暑期職場體驗」及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試工計劃。由2022學年起,學校引入Working Reality活動,讓學生初嘗商業營運的滋味。中六的學生會於多元學習周參與「模擬人生」活動,訂立人生目標,並根據起始資源作出升學或就業的決策。透過這些多元化的生涯規劃活動,學生不但加深了對自我的認識,還拓展了對職業世界的認識,為未來升學及就業做好裝備,助他們在人生道路上找到方向及自信心。


學校資料
樂善堂梁銶琚書院
所屬區份:中西區
辦學團體:九龍樂善堂
學校類別:資助
地址:香港西營盤醫院道28號
電話:2858 7002
電郵:office@lstlkkc.edu.hk
網頁:www.lstlkkc.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