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在梅志文校長眼中,所有學生都是潛能無限的「千里馬」,加以悉心栽培,定能發放耀眼光芒。梅志文校長於裘錦秋中學(元朗)服務同時身兼多項義務工作,他期望成為學生人生中的「伯樂」,積極爭取各種資源,提供機會,讓不同興趣和潛能的學生也能發揮所長,成就夢想。
梅校長從事教育逾20年,是充滿熱誠的教育工作者。他感恩,無論是讀書時代或投身社會工作,慶幸遇上許多「伯樂」,不斷提攜和扶持自己,才有今天成就。梅校長深信,教師在學生成長路上扮演着關鍵角色,一句鼓勵說話,一個看似簡單的機會都足以影響學生的人生。「我曾教一位學生,他的語文學習稍遜,但對電腦科充滿興趣。為此我特別安排他參與國內和國外的科技比賽與交流活動,以提升他的語文學習動機。過程中這位同學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才能,更下定決心自學日文,中學畢業後到日本升學,時至今天已成為一名出色的工程師!」這次經歷促使梅校長更努力為學生尋找和物色各種可以發揮潛能的機會。

借助校外資源 締造學習體驗
梅校長除了熱心教育,亦不遺餘力參與各種公職,目前身兼多個學會及團體的要職,其中包括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諮詢委員會委員、律師紀律審裁團業外成員和童軍區務委員等。他善用公職建立的聯繫網絡,為學生爭取校外的學習資源和機會。梅校長了解中學生缺乏對各行各業的認識,以致他們在高中和大學選科感到迷惘。同時亦知道不少跨國企業也希望為培育下一代出一分力,因此過去兩年,他聯繫了不同的跨國企業為學界舉辦大型活動。讓同學可以參觀企業的實際工作環境,進行職業探索,同時亦與企業和組織合作,在課餘或假期為高中生和大學生提供實習計劃。學生通過與專業人士交流,不但學會新技術,也了解到行業的工作情況和發展機遇,部分學生更立定志向,以升讀相關學系為目標。

善用各種途徑 助學生圓升學夢
梅校長深明升讀大學是許多學生的目標,然而學位競爭激烈,未必所有學生也能如願。為此,他靈活運用各種大學入學推薦計劃和優先取錄計劃,幫助有潛質和對學習充滿熱誠的學生順利入讀心儀的大學。以上學年為例,裘錦秋中學(元朗)於大學聯招放榜前已有十多名學生通過不同的取錄計劃取得本地大學學士學位取錄,其中不乏中大、科大等大學學額。另外,學校又善用各大學的彈性收生方法,因應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建議他們作出最佳的升學選擇。
身體力行 關顧學生
梅志文校長擁有輔導學專業資格,重視學生生涯規劃教育。他與團隊通過有系統措施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個性、興趣和專長,逐步確立高中選科,以至畢業後繼續升學和就業的目標。梅校長亦經常在校園內跟學生聊天和接觸,一方面了解學生的喜好、興趣和志向,另一方面讓他們分享在生活中面對的困難及壓力。「我和團隊在協助學生圓夢的同時,也平衡他們的身心健康、培育正向思考,藉此推動《4Rs精神健康約章》。」

熱中公職 貢獻學界
除了為學校制定未來發展藍圖,梅校長亦將繼續不遺餘力參與公職。他透露,早前通過與大學和生產力局合作,舉辦親子培訓班,教導學生和家長編程技巧,並藉此推動親子教育。另外,梅校長亦經常應邀在中港澳三地舉辦專為教師而設的領導培訓講座,幫助教師促進教學專業的發展。身兼多個學會理事或顧問的他亦積極協助學界,替大學和不同的學校提供教師培訓,分享多年來從事教育的經驗與心得。梅校長期望藉參與不同公職,運用教育專業回饋學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