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界喇沙中學參與「學校起動」計劃之「趁墟做老闆」展銷會,活動於鑽石山荷里活廣場舉行。檔攤以「喇沙夜繽紛」為主題,由學生DIY具香港情懷的產品,產品印有潮語字句,也有典當舖常用的「押」字。產品類型包括「Pro-light霓虹燈座枱燈」、「香港情懷立體相框」及「睇得唔食得香港美食鎖匙扣」,還有學校限量版款式,客人亦可自訂燈牌內容。
行政總監4L班梁權燊同學指,他們團隊對香港獨特的廣告牌文化情有獨鍾,故以此作為主題。曾經盛極一時的霓虹燈牌,近年逐漸被清拆,故同學特別想保留這個香港情懷,並注入「夜繽紛」的元素,引起共鳴。
學生由零開始,構思產品意念、撰寫計劃書、設計產品、製作、改良、最後向大眾銷售,這個過程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雖然有了清晰的主題,但事實上,在製作這個霓虹燈牌時,整個項目團隊同學曾經遭遇了極大困難——傳統霓虹燈容易損壞、氣體易漏、需連接大量線路、變壓器等,相關問題超出學生的知識範疇,但他們仍沒有放棄,反而不斷創新,嘗試以不同的替代方案營造出霓虹燈的效果。
最終,同學決定以新式的LED燈,以及3D打印的亞克力板模具,模仿出傳統霓虹燈的效果。而成效亦比同學預期中更好,新產品不但與傳統霓虹燈極為相似,製作方式亦較簡單,只需以USB連接發電,其方便性在展銷會期間受到顧客們的大力讚賞。
某次在校內工場製作產品時,一位同學發現亞克力板經3D打印後的剩餘物料,十分適合製作成相架,於是立刻決定研發出另一個新產品——「發光立體字相架」,希望擴大客源,同時亦符合教育局提倡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霓虹燈牌由構思、設計到製作,均由學生親力親為,故稱得上「香港製造」。學生在三天銷售過程中表現優秀,營業額更超過三萬元!
團隊同學亦反映活動能讓他們活學活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在設計與科技科及STEAM 跨學科項目學到產品設計與生產技術;在電腦科學到數據與訂單處理方法;在經濟科學到市場研究;以及在旅遊與款待科學到接待顧客、了解顧客需要的技巧等,學生結合了不同學科的知識,形成了這次展銷會的美好成果。
在擺檔期間,有一位來自意大利的遊客對他們的產品十分感興趣,皆因產品充滿香港特色。學生向遊客解釋產品特色及當中的意義,成功出售產品,將香港「夜繽紛」文化推廣至意大利,讓當地人也知道香港的特色。
在活動過程中,學生除了能實踐學科知識,亦學會從不同持分者角度思考,發揮領導才能及訓練溝通能力。是次活動亦得到校內師生支持,校監、校長、老師及同學亦到場參與,為銷售團隊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