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School專訊】慈幼學校位於港島筲箕灣柴灣道,自1951年創校以來,一直以天主教修會慈幼會會祖鮑思高神父精神提供全人教育,旨在培養學生六育並衡發展,愉快成長,繼而服務社群,成為良好公民。該校近年銳意培訓學生具備「UFO」特質,以及推動校本課程,透過德育及學科知識的培育,讓學生身、心、靈得到均衡的培育,從中尋找正確與合適的方向,盡展個人潛能,回饋社會。
慈幼學校是一所政府資助的天主教男校,由鮑思高慈幼會主辦,直屬中學為慈幼英文學校。陳婉琪校長表示,該校以天主教辦學團體提倡的五個核心價值:真理、公義、愛德、生命、家庭,以及鮑思高預防教育法的「理智、宗教、仁愛」為辦學宗旨;並以「點燃火炬、照耀人群」為校訓;讓學生懂得如何去愛、去關心身邊的人,並能具備二十一世紀的學習技能。「我們希望學生在各方面得到均衡發展以及明白讀書不純粹求分數,而是藉學校安排的不同活動及經歷,在學習的同時,有機會去發揮所學,學以致用。」

培養UFO特質 建立正確價值觀
慈幼學校注重學生靈性及德育的培養,聚焦培育慈幼獨有的「UFO」特質─Unique(獨特)、Friendly(友愛)以及Optimistic(樂觀聰慧),再配合天主教價值及鮑思高預防教育法,期望學生在六年的小學學習生涯能發揮所長,並養成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從而達到全人發展。許劍園副校長表示,「『UFO』是我校近年推行的校本課程,當中Unique的目標是讓學生懂得積極發掘自己的獨特性、Friendly是讓學生懂得愛人、愛惜身邊事物,而Optimistic則是讓學生成為樂觀、聰穎及有智慧的孩子。我們希望透過教育令學生在小學階段奠定基礎,在將來塑造出精彩的人生。」學校會以不同的學科及非學科課程將以上價值滲入其中,培育學生具備「Unique, Friendly, Optimistic」特質,長大後成為一位良好公民,回饋社會,實踐校訓「點燃火炬、照耀人群」的使命。
學校着重發掘學生的獨特性,提升他們的安全感、能力感、幸福感、成就感、歸屬感,以及使命感。學校分別推行「陽光學長」及「躍動傳承」計劃,前者專為小一新生而設,每位新生獲配對一位四年級學長,其助適應小學生活,並培育兄弟之情及對學校的歸屬感;後者讓高小學生參與,成為負責不同範疇事務的學生大使,如運動大使、音樂大使、基督小先鋒等,在小息及午飯時段為小一至小三的學弟提供不同的趣味活動。
許劍園副校長表示:「我們希望以學生帶動學生,藉此營造共融文化,讓孩子建立『安全感』、『幸福感』及『歸屬感』,亦讓學生大使從中建立『能力感』、『成就感』及『使命感』。」除了上述計劃,學校亦透過多元化活動,如「寵物伴我行」計劃、「關愛獎勵計劃」、好人好事分享、每班設代禱瓶等,建立學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小學階段是建立正確價值觀的階段,尤其是建立關愛精神的重要基礎。學校強調讓孩子先學會愛自己,繼而愛家人、愛社會,到最後推展至愛國家、愛世界。許劍園副校長表示:「我們會先在初小階段,由孩子自我中心開始,透過成長課、UP情緒管理課程,先學懂自理、自律及建立自信心,逐步延伸『愛家庭』。除關愛家人親友外,不分彼此,關愛學校的師長、學兄及學弟;繼而推己及人至『愛社會』,學習接納包容、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友誼,互相尊重,讓孩子成為守法的公民。」


多元化學習 擴闊學生視野
至於學習體驗方面,不同科組均舉辦考察或體驗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室。課程主任郭舜豪表示:「全校所有科目,不論是中文、英文、數學或常識,均會在恆常的課程中加入考察或體驗活動,配合特定課題,給予學生全方位學習體驗,助其擴闊視野。」他舉例,音樂科會安排各級參與不同的弦樂、管樂等導賞音樂會;常識科則安排各級學生到戶外考察;而體育科亦會安排境外集訓。他補充,學校會推行「跨學科主題活動」,如學科延伸活動、自然科學、生活科學、社會科學、國民科學等科普活動,以學習日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中文科設中華文化月、英文科設English Fun Day、數學科設數學遊蹤,而常識及電腦科則設科技日STEM跨科活動等。

設基礎課程 照顧學習多樣性
慈幼學校為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正致力發展校本調適課程。中文科、高小英文和數學科根據學生的能力分組上課,因材施教;學校另設有基礎課程,照顧學生學習差異,作抽離及協作教學。
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顧安琪表示,教師會按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需要設計校本基礎課程,調整學習內容和方法,設計不同程度或形式的學習材料和工作紙,協助他們確定學習目標、學習成果及預期表現水平,同時幫助他們識別核心學習內容及主要技能。她補充指:「基於學習差異,同一級、同一科的學生表現可以很懸殊,有必要為所有學生打好基礎,因材施教,讓能力稍遜的學生亦能掌握小學階段必要的基礎知識。」除正規課程外,學校設有多元智能課程,提供不同學習體驗如音樂、書法、花式跳繩等,讓學生從中發掘興趣。

全班式STEAM教育 確保同學接受基礎訓練
慈幼學校近年亦不遺餘力推動STEAM教育,通過全班式資優培訓,所有學生皆有機會接受STEAM技能訓練。郭主任表示,小三學生學習編程技巧、小五學生進一步學習編寫程式操控無人機、小六學生則學習3D打印。另外,學校亦設校本抽離式培訓,為個別有興趣及潛能的學生作專項式培訓,如「數研之星」、「Lego Spike編程」、「無人機進階編程」和「AI STEM」等。學校更會推薦學生參與多個由大專院校開辦的資優課程和比賽,使其資優潛能得以盡情發揮。
h2>學生成就多元 傳承慈幼精神<
慈幼學生在體藝方面向來有不錯的成績,張浩俊老師以盧紀仁同學為例,他是香港游泳代表隊成員,於今年四月代表香港出戰「泰國分齡游泳錦標賽」,並曾獲港島東區小學學界游泳比賽100米蛙泳冠軍、第七屆全港小學區際游泳比賽男子乙組100米蛙泳亞軍等佳績。
慈幼學校亦有濃厚的傳承精神,不少校友因着學校的優良文化,安排孩子入學,成為慈幼大家庭的一員。黃啟盈老師以李煒柏同學為例分享道:「他不但學業成績出眾,體藝方面亦取得不少成就,如獲得屈臣氏傑出運動員獎、東區小學學界田徑100米冠軍等,他的弟弟也於本校就讀。」吳家恩老師亦舉例說:「趙汝正同學的父親和大哥均是慈幼舊生,弟弟也正在慈幼學校就讀。他們一家非常認同鮑思高神父的教育理念,希望將慈幼精神傳承下去。」
慈幼學校升中派位成績理想,在2021-2023年度有近94.5%學生獲派第一志願,而獲派首三志願更有近98.6%。學校為給予學生更優良的學習環境,不斷優化校舍設施,校內設有電腦室、STEM學習室、音樂室、視覺藝術室、圖書館,以及校園電視台等,讓學生發展多元潛能。另外,校內擁有兩個操場及室內運動場、籃球場、足球場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近年學校亦增設各種科技設備,如無線影音傳輸設備、為高年級同學配置平板電腦充電櫃及平板電腦等,方便學生以一人一機學習。


學校資料
慈幼學校
所屬區份:香港東區
校 網:16
辦學團體: 鮑思高慈幼會
學校類別:資助
地址:香港筲箕灣柴灣道16號
電話:2885 0032
電郵:mail@salesian.edu.hk
網頁:www.salesian.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