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寶石,都應該被珍視。位於將軍澳的天主教鳴遠中學,照顧每位學生的需要,並推出多元化活動,從中發掘學生的興趣和潛能,讓這顆寶石有機會發光發亮,展現自己獨特之處。

引入適異教學 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的目的是幫助每個學生達致全面及具個性的發展,天主教鳴遠中學校長周黎明表示,學校在開學時,根據學生的中英數成績作分組,運用不同深淺的教材,從而照顧學習差異。這分組是有流動性的,在常測或考試的表現有顯著進步,學校便會為學生調組。
此外,學校亦引入適異教學和合作學習,從而做到因材施教。其中適異教學是將各科教材分層,第一層是基礎(Core),即核心內容;第二層是延展(Extended);第三層是具挑戰性的(Challenging)。各科根據分層教材進行教學,所有學生均要完成基礎部分,能力較好的學生要學到延展部分,而能力優異的則安排更有挑戰的部分。
至於合作學習,老師在課堂上設計一些互動性的學習活動,周校長解釋道:「我們相信,要讓學生吸收知識,溝通和互動是很重要的,如果學生純粹坐着聽老師講課,吸收可能不超過5%,但透過合作學習,讓每位小組成員都要付出努力,同學間又可以互相指導,有學理研究指出,學生能夠當小老師教授其他同學,其吸收率可以達至90%。」

除此以外,學校中一至中五級所有科目都以T字位形式坐,好處是學生可以經常分組學習、互相協作,在學習知識之餘,也學到與人相處和溝通技巧。
三管齊下 發掘學生潛能
照顧學習差異之餘,學校也盡力發掘學生潛能,周校長表示:「我們是一所天主教學校,我們相信,天主給每個人不同的長處,這些長處並不限於學術,學生可能體育很出色,可能音樂很出眾,我們針對他們不同的強項,發掘他們的潛能。」
周校表指出,啟發學生多元潛能方面主要分三部分,首先在星期五下午會有其他學習經歷(OLE)學習時段,以職業導向或興趣為主,包括甜品班、咖啡班、划艇班、舞龍舞獅、滑板班及STEAM等;第二部分,在星期一至星期六放學後,會有其他課外活動,主要是球類、音樂及口語訓練班等;第三部分,在早會及周會,會安排學生代表做分享,訓練學生的膽量,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領導能力。

學校在籌備課外活動時,會先收集學生意見,盡量滿足學生喜好,甚至特意從外間聘請導師來校任教。周校長舉例,學校早前設立的中華雜耍隊、滑板隊、甜品製作及咖啡拉花,便很受學生歡迎。
學校亦鼓勵學生參加校外比賽或活動,更設有人才庫,早在入學階段,透過問卷調查,了解每位學生的強弱科目、專長及興趣,如果他們某方面能力較突出,學校會加強培育,甚至為他們報名參加校外比賽,為學生構建成功平台。

這些措施成果顯著,周校表最難忘其中一位學生,中一時很被動很害羞,成績也不突出,但在老師鼓勵下,參與各種活動,又在周會上作分享,大大增強他的自信心,在大學面試時表現出色,獲中文大學直接取錄。

愛國教育 了解國家成就
天主教鳴遠中學其中一項最重要的課外活動,就是國旗護旗隊,除了每星期一次的升旗及奏唱國歌外,在各大型典禮如畢業禮或開學禮等,均由他們負責升旗。學生除了學習步操和禮儀外,亦有講解國旗和國歌的歷史背景和意義,透過不同的訓練,大大加強學生的紀律,亦讓學生明白到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信念。
對於愛國教育,該校也是不遺餘力,透過各種資源,讓學生加深對祖國的認識。學校規定,每科都要設計一個跟國家成就或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單元,例如數學科會介紹中國的數學家,地理科則介紹中國高鐵網絡等。此外,各科、各組及各班的壁報設計內容也要跟國家成就有關,而每星期一次的國旗下的講話,亦會向學生介紹國家的成就。

與此同時,學校也積極舉辦遊學團,上學年便到過惠州、浙江、珠海、四川及廣東肇慶等。透過他們遊學後的早會分享,周校長喜見學生不論在對國家的認知層面上及對愛國的態度層面上都有所進步。今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學校繼續舉辦全方位學習周,全校師生更會到內地不同地方參觀遊學,期望透過遊學團讓學生對國家有更深入的認識、對國家更有愛國情懷。
===================
學校資料
天主教鳴遠中學
地址:新界將軍澳厚德邨
學校類別:津貼男女中學
辦學團體:聖母聖心會
校監:趙双波神父
校長:周黎明博士
電話:2702 7102
網址:www.mingyuen.edu.hk
電郵:info@mingyuen.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