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
用心建構教育藍圖 促進全人發展成就「更優秀的我」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br/>用心建構教育藍圖 促進全人發展成就「更優秀的我」
馮麗儀校長期望將學校塑造成學生第二個家,讓他們在愉快環境中學習和成長。

【OpenSchool專訊】教育是樹人事業,學生猶如一根小樹苗,需要學校提供肥沃的土壤滋養其茁壯成長。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下稱紅信)充分運用得天獨厚的優勢,打造和諧友愛、國際化和充滿多元文化色彩的校園,並透過精心規劃的課程和教育策略,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使其成為才德兼備、富創意和具正向思維的新一代。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創校於1961年,植根土瓜灣區逾六十載,一直為區內學童提供教育服務。校長馮麗儀於2023年9月上任後,制訂了一份完整的全人教育發展藍圖,矢志為學校注入新元素,同時讓學生得到更悉心的栽培和教導。這份教育藍圖以一個目標,循兩大方向,透過三個面向和四種策略,培養五項素養,彼此環環緊扣。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br/>用心建構教育藍圖 促進全人發展成就「更優秀的我」
學生向着標竿直跑,努力追尋夢想。

活學活用 讓學生愛上學習

馮校長解釋:「我們的目標是讓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不斷追求卓越,不只限於學業層面,還包含個人潛能發展與品德修養。」學業方面,她提倡愉快而有效的學習,「既要學得有趣味,又能激發學生不斷探求知識。」學校採用科本教育,教師不但精心設計趣味盎然的課堂活動,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又善用電子學習平台上載學習資源或安排學習任務,讓他們在課前預習或課後鞏固所學,培養自學能力。另外,學校又引進適異教學策略,如開發不同深淺程度的教材,或按學生能力分組教學,因材施教,全面照顧學生學習的多樣性。

課堂以外,校方亦積極鼓勵學生走出校園,通過考察和交流,從親身體驗中學習。馮校長指,小一至小三級以認識香港為主,教師帶領學生遊歷本地著名景點、藝術館和博物館等,了解地道的歷史文化;小四至小六級學生則到境外交流,足跡遍及英國、澳洲、日本、新加坡,以及內地多個著名城市,如北京、上海、成都及珠海等。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br/>用心建構教育藍圖 促進全人發展成就「更優秀的我」
學校提倡愉快而有效的學習。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br/>用心建構教育藍圖 促進全人發展成就「更優秀的我」
外籍教師透過不同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br/>用心建構教育藍圖 促進全人發展成就「更優秀的我」
學生參觀珠海太空中心,從體驗中學習。

關愛共融 和平友愛 彼此尊重

紅信的生源廣泛,校內有不同國籍的學生,包括本地、內地、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巴基斯坦,以至西班牙等不同族裔的學生,各有不同的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令校園洋溢多元文化的色彩。「雖然學生的背景各有不同,但彼此互相包容,相處融洽,因為我們從小教導他們尊重和欣賞不同的文化,關顧別人。」馮校長續稱,學校亦會定期舉辦各種共融文化活動,讓學生了解不同族裔的文化特色。校內更聘有少數族裔教師,能精通中文、英語和烏爾都語,以便照顧學生並與家長溝通。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br/>用心建構教育藍圖 促進全人發展成就「更優秀的我」
校內有不同國籍的學生,令校園洋溢多元文化色彩。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br/>用心建構教育藍圖 促進全人發展成就「更優秀的我」
學校定期舉辦不同的活動,讓學生認識不同的文化。

突破環境限制 發揮學生無限潛能

至於個人發展方面,學校抱持「以學生為本,機會平等,成就每一位學生」的宗旨,提供逾20項不同類型的課外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發展個人專長和潛能。其中非撞式欖球、板球、籃球、足球、劍擊、流行舞、中國舞、西方樂器和中國樂器等都廣受學生歡迎。學生在體育比賽和舞蹈比賽的表現尤其出眾,屢獲佳績。其中非撞式欖球隊奪得杭、港欖球交流活動冠軍、第六屆全港小學校際非撞式欖球比賽季軍,而板球隊取得全港小學板球精英賽季軍等獎項。

「我們深信每位學生都有潛能,只要得到發揮的機會,定能發放耀眼的光芒。」馮校長坦言,雖然校舍有所限制,但校方仍然積極爭取校外資源和善用社區的資源,為學生安排最合適的活動和訓練場所。例如學生參加「中銀青少年發展計劃」,為他們安排劍擊實體課,在劍擊技巧得到提升的同時,亦能夠讓學生養成恆常運動的習慣,學習勇於挑戰的運動精神;校方會安排非撞式欖球隊及板球隊到專業場地訓練。另外,學校又聘請專業的教練和優秀運動員組成教學團隊,以其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指導學生。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br/>用心建構教育藍圖 促進全人發展成就「更優秀的我」
非撞式欖球隊奪得第六屆全港小學校際非撞式欖球比賽季軍。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br/>用心建構教育藍圖 促進全人發展成就「更優秀的我」
舞蹈隊參加第八屆全港小學校際Hip Hop比賽,取得甲級榮譽獎。

潛而默化 培養品德與正向思維

學校在致力促進學生潛能發展的同時,亦重視學生的品德、價值觀與正向思維的培育。馮校長指,校方參照教育局提倡的十二種價值觀和態度,以規劃品德和價值觀教育的發展。各級選取主題,通過各種軟性的教育活動,如精英運動員分享會、專題講座、歷奇訓練和社區服務,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內化不同的品德與價值觀概念。校方亦特別邀請了香港前羽毛球運動員葉姵延、香港前女子田徑運動員姚潔貞、保齡球運動員胡兆康,以及舞蹈學校校長狄易達於不同場合擔任嘉賓,分享其奮鬥的經驗,鼓勵學生堅毅不屈,努力求進的精神。

另外,學校亦積極推動生命教育,按聖經真理培育學生的品德和正向人生。校方以「HHLPS」(校名英文縮寫)為導向,結合「正向心理學」理論,幫助學生發掘及發展其潛能,同時探索與認識生命的意義、尊重與珍惜生命,並愛人如己,建立積極正面的自我觀。馮校長說:「我們期望學生不但具備良好品德和正面思維,還要擁有健康的身心靈,以迎接未來的挑戰。」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br/>用心建構教育藍圖 促進全人發展成就「更優秀的我」
校方邀請香港前羽毛球運動員葉姵延(右一)與舞蹈學校校長狄易達(左一)出席學校陸運會,並與學生分享奮鬥經驗。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br/>用心建構教育藍圖 促進全人發展成就「更優秀的我」
校方邀請歌手黃劍文(前排中)與學生交流對話,並分享追夢的過程。

新學年善用學時 課程改革 提升英文能力

為進一步強化全人教育,學校於9月新學年推出全新時間表,所有主科學習集中在上午進行,午膳時段後用作功課指導、生命教育、聯課活動、全方位學習及多元智能課。功課指導堂由科任老師指導及解答學生各種功課上的疑難,助其在校內完成當天的功課。多元智能課涵蓋語文、邏輯數理、體育、音樂和視覺藝術等不同類型的項目,小一至小三學生主要以循環課形式參加,接觸各種項目,從中發掘興趣;小四至小六專注拔尖訓練,發揮學生潛能。這種課程編排可兼備學業與多元智能的培育,達到全面均衡的發展。

除了重新編排時間表,學校亦推行英文數學、英文常識課程,讓學生掌握數學、科學基本知識之同時,引入英文數學及科學的概念,進一步提升學生數學科與及科學科的學習能力,為銜接升上中學作最好的準備。另外,為配合科學科的發展,小一及小二常識科不設紙筆考試,採用多元評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學校為持續校化校園,投放資源優化圖書館、音樂室、禮堂和操場,並增建生態園,以配合生命教育和科學科的推行。馮校長期望藉此給予學生更理想的學習和活動環境,讓學生更投入多姿多采的校園生活。

學校資料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
所屬區份:九龍城區
校  網:34
辦學團體:基督教香港信義會
學校類別:資助
地址:九龍土瓜灣炮仗街39號
電話:27122543
電郵:info@hhlps.edu.hk
網頁:www.hhlps.edu.h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