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世界瞬息萬變,學生需要具備的知識也不斷轉變,但不論如何,自信、創意和解難能力,都是學生必須培養的能力。保良局朱敬文中學透過藝術及STEAM課程,逐步讓他們裝備自己,面對未來的挑戰。

保良局朱敬文中學校長趙文浩表示,學校位於大圍區,學生較少機會到外地旅遊或參觀博物館,也較少學習畫畫及樂器:「如果學校不提供這些機會,他們未必可接觸藝術及STEAM了。」
趙校長指出,學校多元化的課程對學生十分有用:「首先,學生要做好創作,必須先多閱讀,STEAM的活動亦需要學生認識和運用科學理論,透過這些活動,學生能實踐知識;其次,學生多閱讀多創作、參觀藝術館和欣賞音樂會,都有助陶冶性情,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最後,學生在活動中,亦能培養各種共通能力,例如創意、反思能力和表達能力,這些都未必可在一般課堂學到。」
藝術創作課程建立成功感
視覺藝術是朱敬文中學的強項之一,學校在中一至中六都設有視藝科,公開試成績亦十分理想,合格率達100%。現時學校有兩位全職視藝老師及一位全職教學助理,他們不用兼教其他學科,部分課堂更由兩位老師一同負責,可以全心全意指導學生。

學校的藝術課程強調體驗式學習,鼓勵學生參觀展覽、參加各種活動和比賽。在今年1月舉行的的75周年國慶保齡球盛會繪畫比賽中,朱敬文中學的學生便取得中學組冠軍;在保良局慈善獎券2024獎券設計比賽中,該校學生的作品獲選為獎券主版設計;他們更包辦了沙田區「愛德閃亮」表面設計比賽鐘表設計的冠亞季軍,成績驕人。

為鼓勵學生創作,校園內到處都可看到學生的作品。學校的宣傳單張及刊物,包括大型活動給嘉賓的請柬、節日賀卡,陸運會及資訊日的海報和橫額等,都由學生創作。趙校長更表示,由學生設計的學校小冊子大受家長歡迎,對負責的同學帶來很大的鼓勵。

STEAM課程動手學動手做
另一方面,朱敬文中學的STEAM課程則強調「動手學、動手做」,趙校長表示:「很多學校的STEAM課程都偏重編程和電腦方面,而我們的課程除了教授這方面的知識外,更著重應用的層面。」學校設有兩個工場,讓學生可以把具創意的設計製造出來,過程中也讓學生學懂解決各類難題。
最近,他們參加了「心繫家國」—「築藝精粹,潮現當代」STEAM建築設計及藝術創作比賽,設計了一間充滿中國色彩的中醫藥院,並製成實物模型作展示,獲得「最佳模型製作獎—銅獎」。

另外,學校更與香港教育大學合作研發一輛「工具車」,方便體育組運送運動器材,趙校長解釋合作的緣由:「我在某個場合認識了教大的講師,得悉他們有這個構想,便將這意念帶回學校,大家都覺得學校有充足設備、材料及機器,可以幫忙將工具車組裝出來,對於學生來說,這是很有用的體驗,既能運用所學知識,又能真正透過創作解決生活問題,幫助有需要的人。」

趙校長發現,透過視藝科及STEAM的訓練,學生變得更有信心:「學生剛入學時都不太敢公開說話,但透過參加比賽和活動,他們變得外向,願意在人前表達意見。」趙校長更樂見學生與其他學校學生交流,從而增長見識:「我們很多學生來自基層家庭,當他們走出校園,參加更多活動的時候,視野也會變得更廣闊。」

學校資料
保良局朱敬文中學
地址:新界大圍田心街1號
學校類別:津貼男女中學
辦學團體:保良局
電話:2699 1031
電郵:master@plkcwc.edu.hk
網址:www.plkcwc.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