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黃焯菴小學 「ABCD」活學英語  多元沉浸式學習體驗

香港教育標榜著重兩文三語,不少家長都非常關心小朋友英語學習情況。不過,根據升學機構2021年的研究調查,香港人的英語能力世界排名第32位,只屬中級程度,遠低於排名第4位、同位於亞洲的新加坡。從事教育工作超過十多年的佛教黃焯菴小學何倩儀校長認為,香港人的英文程度積弱的成因是大人和小朋友均只視英文為學科,機械式的語言訓練也只為應付考試,沒有把英語成為日常生活語言及溝通媒介。有見及此,何校長在綜合語言專家的意見和研究後,在英語教學上採取了沉浸式學習(immersive learning)模式,新學年更推出名為「ABCD」的一連串多元化英語活動計劃,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英語學習語境。

佛教黃焯菴小學 「ABCD」活學英語  多元沉浸式學習體驗

「A」代表「Assessment」

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測量小一學生入學時的英語水平,校方於小一適應日期間(8月下旬)為小一新生進行全新的「小一入學英文評估」,評估內容包括字母辨認、詞彙、句子理解、語音意識、日常溝通(簡單指令)、日常溝通(對答)、單字朗讀及綜合分數八個部分。評估內容均以本港英語課程指引為基礎,配合學生的日常課堂學習。

這評估是利用平板電腦進行,為了讓小一學生能自行完成評估,製作團隊在評估前向學生清晰地講解評估流程,評估系統中更加插聲音、圖象等輔助工具,幫助學生明白題目內容,學生可重複聆聽,整個系統設計簡單清晰,讓學生能在輕鬆愉快的心情下完成評估。其後,資深英語老師分析評估數據,了解學生英語中最弱的一環(weakest links),為不同程度的學生訂製不同的英語課堂內容和教法,以求「對症下藥」,例如老師為英文程度較高的學生增加閱讀內容和難度;串字稍遜的學生的課業會有更多圖像、多動作和視覺提示,來幫助學生建立更強的語音意識(phonological awareness)。

「B」for「Brain-based learning」

學校本年度引入「腦科學」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前先分析學生的學習模式及學習難點,並運用各種的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專注力,迎合學生學習差異,以愉快的方式打穩英文基礎。

佛教黃焯菴小學 「ABCD」活學英語  多元沉浸式學習體驗

「C」for「Chunk spelling strategy」

英文默書令很多家長和學生也頭痛不已,為了提升學生的英文串字、閱讀和自學能力,校方在學生一年級便致力推行「單字拆解法」(Chunk spelling strategy),透過多音節英文單字拆分音節的恆常練習,學生明白到英語字母和聲音之間的關係。老師以遊戲形式教導學生拼音技巧,例如在開學前進行簡單的「人肉英語拼音機」活動中,每位學生胸口上貼有不同的英文元音(vowels)和輔音(consonants),聽到教師讀出新單詞後,他們須分析字的音節,猜測那個字的串法,然後鬥快與胸口上貼有那個字的其他字母的同學組隊並坐下來,過程緊張刺激,學生在遊戲中掌握了拼音串字技巧,從小一起默書便不用死記硬背,學習效果自然更事半功倍。

「D」for「Decoding skills」

身處21世紀資訊爆炸的年代,能夠從龐雜和大量的文字中分析和找到重點,閱讀和解碼能力(decoding)非常重要的。為了提升英語閱讀能力及培養閱讀素養,佛教黃焯菴小學於校園多處設置圖書櫃,讓學生能於休閒時段自行閱讀。每星期為初小學生安排三節外藉英語老師課堂,堂上一起閱讀圖書、學習閱讀策略、進行互動英語遊戲及分享英語故事。為了營造沉浸式的英語學習環境,課室和英語室內張貼各式各樣的有趣提示咭,透過視覺提示,學生能自信地獨自閱讀不用程度的英文圖書。

佛教黃焯菴小學 「ABCD」活學英語  多元沉浸式學習體驗

 

沉浸式學習 樂學又學玩

除了「ABCD」英語計劃,佛教黃焯菴小學的學生全天候沉浸在英語的語境中,例如外藉英語老師在早會前與學生分享英語故事,學生和TALKBO機械人用英語對話等等。課後學校也提供多元化英語學習活動讓學生參與,如英語廚房、認識外國文化、英語拼音、英文面試技巧、英文大使訓練、英語話劇、英語布偶活動等。

在試後活動期間,學生在Travel around the World in 180 minutes活動中認識世界各地的著名古蹟、旅遊景點和文化特色,例如在2023年度,他們便「踏足」了印度、西班牙、日本、英國和澳洲。學校更加入新興運動,如芬蘭木棋及美國躲避盤,讓學生一邊參與活動,一邊學習英語。家長教師會更特意為學生和老師精心製作地道的健康美食,學生需要利用代幣(token)來換取美食,而這些代幣學生需要與老師以英語對話後方才能換取,整個過程學生能活用英語,達至「樂學樂玩」的精神。

佛教黃焯菴小學 「ABCD」活學英語  多元沉浸式學習體驗

佛教黃焯菴小學於未來會繼續延續「樂學樂玩」的精神,以「」為信念,效力於為學生提供沉浸式英文學習語境,更訓練學生以英語作為溝通、交友甚至思想的媒介,擴闊視野。英文課程中亦加入綜合課程,讓學生建立同理心,與同行者共同成長,發掘內在潛能,並運用知識和善心,為香港培養優秀的英語專才,貢獻社會。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