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可發光,只要找對地方,平凡像我亦可,做我的主角。」今年佛教中華康山學校的畢業歌選了《凡星》,當中這幾句歌詞正好切合該校「Let everyone shine」的口號。該校相信每位學生都是獨特的,每人均擁有不同潛能,只要學校能為他們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他們每一個人也能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在適合自己的舞台上發光發亮。

建設關愛校園 Let everyone shine
該校連續10年榮獲關愛校園榮譽,絕對實至名歸,他們明白不只要關愛學生,亦要關愛老師及家長,當大家感受到被愛,才會懂得愛人,所以,校內滿是愛的氛圍。馬中駿校長表示學校的口號是「Let everyone shine」,希望校內每一個人都能夠發光,因此,學校不會以成績判斷學生,學校相信人人也是獨特的,各有專長,期望學生能按自己能力及興趣找到自信,所以校內舉行的活動,任何學生都可以參加,讓他們從中發掘潛能,找到自信。至於老師方面,雖然身為教育工作者,但他們也要感受到愛,才能以愛待人,所以,老師之間會互相支持及鼓勵,校方亦會給予老師發揮的機會,盡展所長。
至於家長方面,該校與家長有緊密聯繫,並有強大的家長義工團隊,當學校舉行活動時,便會邀請家長參與,協助老師處理不同事務。如早前的畢業感恩禮,便由家長及學生一起籌備,由安排食物、場地佈置、製作紀念品及各班學生向班主任表達謝意的表演,都由家長及學生一起負責,過程中增加家長與學校間的聯繫,同時讓學生明白凡事並非必然,培養他們感恩的心,當他們長大後亦能以同樣的態度待人。
愛心大使 薪火相傳
在照顧新生方面,該校設立了「愛心大使」,由小四至小六的學生擔任。這些愛心大使會負責照顧小一的新生及插班的新生,負責帶領他們認識學校環境、了解新生學習上及其他方面的需要,這個計劃會以配對形式進行,協助新生適應新環境,減低不安感覺。馬校長說當新生升讀高年級成為愛心大使,由他們負責照顧新生時,他們便會憶起當日自己被大哥哥大姐姐照顧的情景,能夠以同樣的態度去照顧低年級同學,做到薪火相傳,有推動力使他們去幫助別人。

學術體藝 盡展所長
為了讓學生能盡展所長,該校在學術及體藝方面,都讓學生有發揮的機會。早前該校榮獲第二十六屆香港青少年創新科技大賽STEAM學校(小學)優異獎,馬校長說於24至25學年將推行小學科學科,他們更成為全港「小學科學教育領航計劃」成員之一。另外,他們亦參加了優質教育基金QTN計劃,其中小四至小六的學生將會利用相同的材料,各自思考製作不同而又優秀的機器人,學生會進行校內、外比賽,製作過程除了能讓學生掌握技能及知識,更能培養他們探索的精神,遇上問題也能迎難而上將之解決。
另外,在體藝方面,該校的圍棋隊在23至24學年獲得100個獎項,成績驕人。該校由小一開始讓學生參加圍棋班,之後挑選既感興趣又具潛質的學生升級,由於參與的學生均熱愛圍棋,於疫情期間亦無阻他們練習,他們於網上對戰及討論,加上得到名師指導,並受校內老師薰陶,所以能夠在圍棋比賽上發出耀眼光芒。至於拉丁舞隊及爵士舞隊亦有出色表現,在多個比賽獲得優異成績,爵士舞隊(初小)更榮獲學校舞蹈節優等獎及編舞獎,並獲邀參加優勝者公開表演,成績有目共睹。馬校長說學習知識是其次,最重要能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建立自信,對於他們將來有很大幫助。


以生命影響生命 人人都可發光發亮
馬校長說教育的最大意義並非只為教授出成績優異的學生,而是希望學生能按自己的能力,在適合的地方發光,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能夠承傳,繼續幫助下一代。他說常有舊生回校探望老師,曾有一位移民外地的舊生回校尋找已退休的老師,二人久別重逢,舊生喜極而泣,馬校長說此情此景感受甚深,他說教育就是希望學生能銘記老師的教誨,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找到自己的方向,按自己的能力發揮,以生命影響生命,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他人。
=====================
學校資料
佛教中華康山學校
創校年份:1945
學校類別:資助
校監:演慈法師
校長:馬中駿
辦學團體:香港佛教聯合會
電話:2884 4115
地址:香港鰂魚涌康愉街2號
電郵:info@bcwkps.edu.hk
網址:www.bcwkps.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