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最重要多聽、多講、敢於運用。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深明此道理,除了額外聘請外籍老師教授英文科,於課堂及課後設不同英語活動及興趣班外,更定期安排學生參與不同國際賽事,務求讓學生有更多運用英語的機會。今年該校更首次主辦「The 1st Hong Kong English Speaking & Performing Contest 2024」,多達200位小學生參加,冠軍得獎者將聯同該校的初中得獎者,於4月份前往馬來西亞參與「English Benchmark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國際英語比賽,讓學生透過歌唱、朗誦及公開演說,提升運用英語的自信,更可促進文化交流。

增接觸英語機會 創良好語言環境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重視兩文三語,盡力為學生製造學習及運用英語的機會,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該校劉世蒼校長表示,該校除了英文科外,部份初中生也會用英文學習數學,這樣便能增加他們接觸英語的機會。此外,除了學習英語的常規課程外,英文科亦強調說話及拼寫訓練,所以初中的學生每逢星期六的上午都會參與拼音班。學生除了可以在課室內學習英語外,於午間外籍老師會開放英語閣,讓學生多接觸不同的英語桌上遊戲,如Scrabble、Word Chain和 Monopoly。
另外,英文科亦非常重視學生透過體驗模式學習英文,所以英文科曾舉辦英語籃球、Outward Board歷奇英語營等,參與這些活動時,大家都需要運用英語溝通,在自然輕鬆的環境下學習便能事半功倍。學校每年會舉行英語周,學生不但可以參加不同類型的問答比賽,亦可以透過英語電影欣賞活動,學習英語。而英語RoadShow及前往法國交流,更是學生每年非常期待的活動。

透過參與活動 潛移默化學習
劉校長明白學生對運用英語會感到恐懼,所以,他鼓勵教師用潛移默化的方式教授英語,讓學生在比賽及遊戲中學習。學校每年都會鼓勵學生參加香港英語朗誦節,為了讓學生更有信心參賽,學校設有午間特別訓練班及安排分享環節,讓學生可以從觀摩中學習,改善自己的表達技巧。
今年他們更為全港小學生創辦首屆「The 1st Hong Kong English Speaking & Performing Contest 2024」。所有參賽者均按表現獲頒一等、二等或三等獎狀,肯定學生的英語能力及鼓勵他們自主學習。


提供展示才華平台 鍛煉英語表達能力
是次比賽統籌主任翁琼苗老師說今次的比賽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才華的平台,鼓勵他們自信地以英語進行演講及表演,此外,比賽的主題多樣化,涵蓋了文學、影視、音樂等不同範疇,例如以True Friends(真正的朋友)及Respect(尊重)為題朗誦文章,除了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外,亦融合了正向價值觀,有助學生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及文化素質。
雖然是首次舉辦,但參賽者眾多,有33所小學共約200位學生參加,反應熱烈。勝出的隊伍更可代表香港前往馬來西亞參加EBIC國際英語比賽。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地址:將軍澳毓雅里10號
電話:2702 9033
網址:www.lcp.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