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為一所文法中學,貫徹校訓「尊仁濟世」的精神,提供優質全人教育。當中有部分學生來自新來港或基層家庭,故校方致力提供學術、多元課外活動及生涯規劃課程等全方位的支援,促進學生全人發展,作育英才。

學生為先 關愛為要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劉世蒼校長的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為先」,劉校長表示,他們致力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學習環境,讓有不同需要及能力的學生均能快樂地成長。他們希望透過課程的教導及校園生活的互動,全校師生也學懂包容、接納和尊重等德育元素,共建關愛別人,愛家愛國的校園,最終幫助每一位學生成為更好的公民。其次,學校致力營造優良的學習環境及關愛的校園文化,以全人教育為目標。該校清晰和具體地建立多元化機制,有效照顧學習者的差異,尤其是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或新來港的學生,讓他們能易於投入校園生活。

得到各方認同 建立關愛環境
劉世蒼校長說從校內各項自評報告中,靚中在關愛文化工作上表現出色,獲家長和社區人士認同。他們在相當大程度上,成功建立共融的關愛環境,使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健康成長。在增加了的人力及財政資源支援下,學生在參加活動的比率持續上升,而年終的成績表中品行級別也普遍有所提升。舉例而言,不少有學障(SPLD)的學生,也在文憑試的科目考得合格以上成績。
靚中一直與時俱進,並會根據每位學生的情況提供適切的支援。例如:言語治療、音樂治療、動物治療、家政班、欖球班、補課等,讓不同學生在學術、個人成長、社交等不同範疇上得到全面照顧。
學校起動計劃 商校攜手合作
正如劉世蒼校長所言,該校積極推行學生服務,為他們提供不同的支援,讓學生可以接觸不同的事物,擴闊視野,為未來生涯規劃作好準備。該校其中一項學生支援工作,就是積極參與 「學校起動」 Project We Can計劃。張國文副校長表示這計劃旨在為中學生提供各種機會,並透過適切的項目,培育他們建立自信心,啟發他們規劃人生,為日後升學及就業,作好準備。
張副校長說該計劃會為每間參與學校配對一間企業,透過跨年緊密合作,為學校提供財政和義工的重點支援。該校曾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及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成為夥伴,結成網絡,商界代表與學生進行互動及分享職場經驗、交流工作心得等,協助學生職涯發展,他日順利接軌職場。該計劃提供多元化的活動,其中一個活動是帶領學生上船參觀育鯤號,好讓他們瞭解中國百年海運的歷史,加強了民族身分的認同。

建立自信 規劃人生
靚中參加了學校起動計劃多年,學生都因為參加這個計劃而有很大轉變,在各方面都進步了不少。張副校長說學生參加了該計劃的不同活動後,提升協作能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等共通能力,培育學生正向價值觀及品格,加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對於未來人生規劃亦更加積極。
校本尖子計劃 增實力拓眼界
靚中學生除了品行廣得社區的讚譽,他們在學習上的努力亦漸得認同。不少尖子學生,因著社經地位的掣肘,以及中文中學語境的限制,令成績往上突破總見舉步維艱。有見及此,於2020-21學年,該校前校長先導推行Mentoring Scheme,由校長及資深教師針對性培育個別資優中六學生,在各方面全方位支援他們應付文憑試。後來在劉偉斌副校長協助下,原有計劃被優化,構建出中六尖子OLE校本課程。學校在中六的OLE課節時段,將學生分流,然後由劉副校長帶領協助該計劃的英文科老師,為這群尖子學生安排不同的英語沉浸活動,包括由已畢業的師兄師姐細談大學之道、與上市公司CEO面談細說成功路、參加特別安排能拓闊眼界的導賞活動及針對性的英語特訓等等。過程中,學校讓尖子學生體驗全方位的英語沉浸經歷,不論校友、老師、導賞員甚或CEO都會以英語與學生交流。劉副校長表示,這個計劃推行至第三年,親證學生的英語能力、語感及信心均有明顯的提升;而且透過活動,讓他們視野得到開拓,增廣見聞,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增強,升學的生涯規劃有更廣更深的選擇。

期盼將計劃擴至全校 推行跨學科尖子計劃
對於未來展望,劉副校長希望這計劃未來可以推廣至中四、五的學生,成為高中尖子計劃。此外,借助擁有豐富教學及領導經驗的新任校長劉世蒼校長的強項及優勢,期望未來尖子計劃所涵蓋的學生可以不局限在學術方面,而是跨學科的尖子,包括但不限於音樂、體育、美術、創科等等,令計劃成為學校充滿特色又有效能的多元化校本尖子課程。

走出課室 認識香港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學生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走出課室,放眼世界。因此,該校負責旅遊與款待科和德育及公民教育的李栢棠老師便積極策劃不同學習活動,幫助修讀有關科目的學生能學以致用之餘,亦能擴闊視野。李老師表示由於該校學生多來自基層家庭,他們即使居住在西貢區,但對該區並不認識,如全港第一間興建的車公廟,或是著名的旅遊點塔門、上窰民族文物館等,學生及家長也不曾前往。於是李老師便策劃西貢深度探索之旅,讓修讀這科的學生及友校的小學生參加。
李老師事前請學生搜集西貢區景點資料,然後一起設計行程路線,當中必須包含國安教育及價值觀教育的元素在內。由於這次旅遊是由中學生負責帶領小學生及家長參觀的親子之旅,所以行程必須娛樂及教育並重,才能吸引大家參加。學生們都積極於網上搜集資料,設計了一次既具教育又富娛樂的西貢深度探索之旅。

跳出香港 放眼世界
李老師說這次旅程對大家來說獲益良多,對於學生在籌劃5月舉行的古剎水鄉考察一天遊時,由於前車可鑑,所以學生籌劃時更加順暢。其次透過設計旅程,學生學會了做計劃,考慮更加周詳,對於他們將來投身社會都有幫助。另外,很多學生及家長都是第一次踏足這些地方,增加了他們對周遭事物的認識,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於7月份將舉辦北京歷史文化五天考察團,讓全校學生報名參加比賽,參賽者要設計行程,設計行程最佳的首20位可以獲得參加這次考察的資格,而餘下的20個名額,學生需要透過面試,表現理想的才有機會參加。李老師說希望學生參加相關活動後,可以給他們見識更多事物,跳出香港,認識世界,增加課本以外的知識,對於他們日後成長學習,甚至投身社會都有幫助。

=============================
靚中學生分享
靚中持續舉辦多元化的學生活動,推行正向教育,其中強調培養學生正向思維、幫助學生認識及發揮所長、建立正向情緒及品格、活出有意義及健康人生,正正實踐了劉世蒼校長的格言「積極思考.盡力做到」。
靚中入境處青少年領袖團自2021年起成立,為學員提供多元化紀律及領袖訓練,內容涵蓋國民教育、入境處知識、步操、體適能、野外訓練及社會服務等。過去學員曾參加「參觀雪龍2號」、「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入境處開放日」、「聯校升旗手大賽」、「入境事務處青少年領袖團十周年大會操」、「第六屆北京、南京航天科技考察團」、「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6周年升旗儀式」等多姿多彩的活動。以下為靚中學生分享他們參與青少年制服團體的心得和經歷。

入境事務處青少年領袖團
文飛如:「我是團長,參加此團體後讓我學習到許多新事物及認識好多新朋友,我認為最困難的是步操,因為講求姿勢要正確及步伐要一致,在練習時朋友間會互相提示,大家合作使步操排練得好。」
賴浩言:「我希望認識更多香港入境事務處的工作,便參加此團隊。最困難的地方是進行野外訓練時,需要背着10公斤的背囊走20公里的路程,過程相當辛苦,但我對自己說很快便完成,便克服了。我將來希望從事相關的工作。」
陳依晴:「因為我認為入境處職員的工作很偉大,他們為大眾服務,所以我便參加此團隊。令我最感困難的地方是步操時會用一條繩繫於雙腳上,當步操時會擦損皮膚,令我感到痛楚,我便於腳上貼上膠布作保護。未來我希望從事相關工作,為大家服務。」
鄒家榮:「平日會有步操及敬禮訓練。自從參加了這個團隊後,由於步操時需要非常專注,所以令我專注力提高了,上課時更加專心。」
程思遠:「我為人比較外向,自從參加了這項活動後,學會了與他人合作,上課時亦較從前專注留心,記憶力亦較以往改善。」
王鑫瑤:「對我而言最困難的地方是步操,只是簡單一個動作也要練習很多次才成功,這樣能夠鍛煉我的耐性及毅力。」
關志林:「在這半年內我學會了與他人合作,對於國民教育的知識豐富了,而步操的姿勢要求嚴格,要練習多次才成功。」
王樹傑:「4月時參加在西貢舉行的高爾夫球比賽,感到很興奮。其中一個訓練是有人會拋出不同顏色的物品,然後我要接着指定顏色的物品,這樣能夠提高我的專注力及邏輯判斷力。」

升旗隊
陳祺妍、武峻宇、莫楸敏
「我們每個星期都會有一次全校的升旗禮,所以在升旗禮的前一、兩天,我們都會有步操升旗訓練。我們除了校內的升旗儀式,亦有試過在聯校活動、友校的畢業禮負責升旗儀式。最辛苦的一次訓練是參加了兩天步操升旗訓練營。訓練分兩個星期六舉行,由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雖然過程都頗辛苦,但未至於想放棄,因為與同學們一起參與,大家互相鼓勵,學到很多知識,特別是解放軍的中式步操及升旗儀式。升旗儀式需要3至6位同學互相配合,一個人做錯了整個儀式都會受影響,所以我們事前好認真練習,過程雖然很重複、辛苦,但還是要把儀式做得好。當中我們明白到學習也好,工作也好,都要做足準備,我們體會到甚麼叫做『成功係留畀有準備既人』,要成功,就必需付出。」

=============================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地址:新界將軍澳毓雅里十號
學校類別:資助中學
辦學團體:仁濟醫院
校監:馮卓能
校長:劉世蒼
電話:2702 9033
網址:www.lcp.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