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會馮梁結紀念中學
發揮學生潛能 建立學生自信 促進多元發展

學生的潛能無限,有着各種各樣的可能性,無論在學術層面,以至其他領域,只要得到悉心的發掘和栽培,定能綻放耀眼才華,貢獻社會。中華基督教會馮梁結紀念中學(下稱馮梁結)致力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並透過精心設計的課程、多元化的活動,以至關愛和諧的校園氛圍,培養學生成為「明道律己,好學立人」、有正確道德價值觀且品學皆優的新一代。

馮梁結創校於1987年,植根大埔區逾30載。學校既重視學生的學業發展,也關注其品德與價值觀的培養,以至個人的成長。校長黃慧珊堅信「學生有着不同的天賦,每個人也可按着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最好」,學校的使命是為他們創設發揮所長的舞台。為此,校方近年在課程規劃與活動設計方面花上不少的心思,並取得顯著成效。

學生在校外數學比賽屢獲獎項
學生在校外數學比賽屢獲獎項

推展STEAM教育 成果豐碩

負責學與教的吳錦芳副校長稱,STEAM教育是其中一個重點教育政策面向,以資優教育三層發展架構推行校本STEAM教育,藉此建立創科人才庫,培育學生掌握21世紀的能力。第一層以「STEAM for All」為目標,在這已經進入「VUCA」的世代,學生將來所面對的挑戰充滿「易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及「模糊性」(Ambiguity)。課程負責人周耀威老師指,課程內容糅合了綜合科學、基本科技、資訊科技、視覺藝術、音樂及數學等科目的元素,藉跨學科學習活動,讓學生「從應用中學習」。馮梁結設立STEAM「共同備課」的空間平台,讓各學習領域的教師與大學及教育局的專家互動交流,目標是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情景與實踐,讓學生在應用中學習,更理解學習與生活的關係,讓學生與受助人士溝通,使STEAM設計加入「溫度」,從而創作具「人本精神」的成品。

STEAM Club負責人梁穎茵老師表示,第二層架構是「拔尖」,有傑出表現的學生會被邀請加入STEAM Club,涉獵進階知識,進一步發揮並提升才能。STEAM Club的培訓發展策略以學生的興趣出發,配合最新的創科趨勢,發展項目由早期的Micro: bit編程提升至人工智能的「AI生圖」和「應用Teachable machine的智能識別」;由隨線機械人演變到走進社區的人工智能識別回收箱。希望通過課堂內外的學時豐富學生學習經歷,培養他們的「未來能力」和自主學習的精神。總括而言,並不是指單純的STEAM或人工智能的未來能力,而是引導學生探索自我、發掘潛能、讓學生培養綜合知識「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全人發展。校方亦積極跟校外機構合作,將STEAM教育由校內延伸到社區。例如跟香港大學合作,以「守望相助」為主題,鼓勵學生運用STEAM知識,製作愛心暖包並贈送予社區有需要的人士;與社福機構合作,讓學生接觸視障人士,了解他人需要,易地而處度身設計視障人士友善的智能垃圾桶;藉此鼓勵學生多關心社會,關注不同面向人士的生活,建立同理心。另一例子:學習利用虛擬實景(VR)技術,協助教師製作科學科電子自學教材。

至於第三層架構「展才」,馮梁結安排學生參加由校外機構舉辦的STEAM比賽及活動,與外邊互相揣摩學習。3名高中學生早前組隊參加創科展2022/23獲得優異獎;學生發現近年香港塑膠回收率不高,而內地於2017年開始不再進口廢膠,他們利用物聯網、AI技術和APP INVENTOR等軟件發明出「Greenbot」,希望提高市民循環再用塑膠的意識,並解決一些塑膠回收商遇到的困難,提高回收商的意欲,藉以提高回收率。在嘗試的過程中,學生互相交流知識、想法和技術,創造出新的作品。另外,3名中五學生早前組隊參加Universal Robotics Challenge 2024,勇奪高中組冠軍,代表中國香港到日本大阪進行國際性比賽,並勇奪第七名。兩名高中學生亦憑藉出色表現,在國際化學測驗比賽(International Chemistry Quiz)奪得優異獎。兩名中五學生入選由數碼港與教育局合辦的「創新科技學生師友計劃」。馮梁結更曾獲教育局的邀請,出席「視學周年報告主要視學結果及有效措施分享會」,跟其他學校分享實踐STEAM教育的成功經驗和心得。

學生憑着Greenbot在創科展中獲得優異獎
學生憑着Greenbot在創科展中獲得優異獎

多元活動展潛能 關愛校園滿載幸福感

課外活動方面,馮梁結近年積極引進各種新興的活動項目,如競技疊杯、健球、旋風球、巧固球、地壺球和圓網球等,藉此吸引學生多參與課外活動,享受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校方又鼓勵學生參與各類型的學界或公開比賽,並屢獲殊榮。輔導主任李慧勇指,學校近年亦參與由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主辦的「思動計劃」,招募學生成為思動大使,參與精神健康教育活動,如瑜伽班,並協助在校內舉辦紓緩壓力工作坊等,提高同學正視和關注精神健康。

學校經常引入不同的新興運動,圖中為地壺球。
學校經常引入不同的新興運動,圖中為地壺球。

學校銳意營造關愛文化及正向氛圍,除了在校內當眼處張貼讚賞和鼓勵的字句外,亦會透過各班級經營活動,增進師生之間的情誼,同時傳遞關愛的訊息。另外,校方亦採取全校參與策略,由各科教師及教職人員共同關顧學生的成長。負責學生成長的朱文倩副校長舉例,宗教科教師與校牧合作,跟學生分享福音真理和聖經故事,促進靈性發展和品德修養;每年舉辦不同的主題活動周,在常規課堂及活動中加入一些價值觀教育的元素,如仁愛、同理心、待人如己,尊重、包容,以至資訊素養等。校方亦曾安排流動雪糕車來校,讓師生一同品嘗雪糕、甜品,營造校園參與感和幸福感。各種各樣的措施旨在令學生感受到被關愛,建立對學校的歸屬感,並以身為馮梁結的一份子而自豪。

領袖訓練,建立團隊精神。
領袖訓練,建立團隊精神。

=====================

學校資料

中華基督教會馮梁結紀念中學
地址:新界大埔寶湖道22號
學校類別:資助男女中學
辦學團體:中華基督教會
電話:2651 6033
電郵:info@flk.edu.hk
網址:www.flk.edu.h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