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的學生近年在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表現卓越,除了靠學生努力,亦慶幸有一群充滿教學熱誠的老師,以及校方為學生提供不少資源,如設計有系統的STEAM課程、走出課室體驗及「一張文憑,多張證書」計劃,幫助學生好好裝備自己,培養軟實力,以迎接未來的挑戰。

以大豆進行STEAM跨學科學習
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的STEAM教育自夥拍中大林漢明教授後,便踏上不一樣的旅程。課程設計更有系統,而且更全面達至跨學科學習。由於表現出色,更獲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於過去兩年間分別頒發課程設計大獎、關懷社區大獎及學校發展大獎。陳慧韵校長表示,該校一直有推行STEAM教育,至近年認識林漢明教授,被他多年研究大豆、希望能實踐「大豆回家」的夢想深深吸引,因此,該校便以大豆作學習主題及價值觀教育。第一年透過大豆生長、特性貫穿不同科目,進行跨學科學習,例如中文科以大豆探討生與死而作文;生物科將大豆種植成豆苗,觀察其生長過程;家政科以大豆入饌;商業科則透過大豆探討中美之間的角力戰等。

踏入第二年,老師因應學習主題,進行跨學科協作,同時安排學生走出課室,進行不同的活動,如前往深水埗公和荳品廠參觀,認識製豆技術及當中的人情味。由於沿途有不少歷史建築,師生們順道參觀,加深對深水埗的認識。他們亦與區內餐廳合作,以大豆製作素肉,邀請了一些南亞裔小朋友一起品嘗,並透過進行不同的社區活動,讓他們對中國文化加深認識。到第三年,學校更安排師生走出香港,跟隨林漢明教授到世界不同地方進行與大豆有關的探究活動,他們曾前往湖南、甘肅、南非等地考察,又參觀李錦記設於新會的廠房,了解不同地方種植大豆的情況。今年將會繼續走出香港,由林漢明教授帶領一批巴基斯坦學生回到他們的祖國,教導當地人如何種植大豆及利用大豆生產不同產物,將大豆知識化作改變生活的力量。

教學相長 提升軟實力
陳校長說,學生透過STEAM教育,除了學習得到科技、科學、工程、人文及數學等知識外,更可以擴闊眼界,培養他們的思考、創作、解難、堅毅等態度及能力。學校安排學生參加國內外比賽,多次榮獲大獎,加強學生的自信心。老師隨不同教授走訪世界各地時,吸收新資訊,帶回學校,傳遞給學生,在旅程中與學生建立更親密的關係。陳校長希望學生透過活動學會關愛社會、認識自身,將所學貢獻社會。

走出課室 放眼世界
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擴闊視野,提高學習動機,學校特別設計了走出課室體驗計劃。陳校長說,該校的走出課室體驗計劃主要是舉辦交流團,目的在於拓闊學生的視野,透過親身體驗加深學生對各地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認知,鞏固和深化課堂學習。學校在過去兩年間,每年都舉辦或參加了超過25個交流團,交流地點包括英國、法國、新加坡、日本、台灣、北京、貴州等。例如2024年舉辦的英國及法國資訊科技交流團,學生於英國BETT UK展覽中,展示自製的Micro:bit作品,獲參與人士讚賞,包括當日在場的教育局長蔡若蓮博士。交流團活動有助提升學生的解難能力、團隊合作及英語溝通技巧。另外,該校英國語文科舉辦了新加坡英語交流團,讓英語成績優異的學生免費到訪新加坡5天,體驗當地以英語作為第一語言的學習環境及文化,以及參訪當地不同的大學,加深課堂所學之餘,亦可開闊升學路徑。

裝備充足 為未來做準備
該校除了為學生舉辦不同的交流團,幫助他們擴闊視野外,亦考慮到學生未來升學及就業的需要。學校積極推動「一張文憑,多張證書」的方針,為學生提供額外的學習資源,推動他們持續增值,幫助學生在應考文憑試前,累積證書與公開試的經驗,為未來升學做好準備。除了ICQ、ICAS等數理國際評核,學校特別聘請導師教授IELTS課程,並為高中學生提供全額津貼應考,另安排所有中五學生在學校的全額資助下參加TOEIC考試,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及職場競爭力。此外,為有志於商界發展的學生提供LCCI考試的準備課程,幫助他們取得專業資格。學校亦透過阿里巴巴種子計劃提供了AI雲端及用戶體驗設計課程(資歷架構第三級證書),以及Seed Foundation工作實習計劃,希望為學生提供與時並進的學習經歷,提升自身能力,及早為未來做準備。
=====================
學校資料
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
校監:張鴻釗
校長:陳慧韵
學校類別:資助
辦學團體:世界龍岡學校(香港)有限公司
創校年份:1977
電話:2394 4186
電郵:contact@lwfss.edu.hk
網址:www.lwfss.edu.hk
地址:九龍大角咀詩歌舞街66號
學校資訊發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