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素設計(Voxel Design)糅合藝術與科技的元素,學生透過學習體素設計,既能培養創意與想像力,亦可了解元宇宙(Metaverse)、區塊鏈(Blockchain),以至NFT等第三代互聯網(Web 3.0)技術。為鼓勵年輕一代培養對體素設計的興趣,INDEX ACADEMY與The Sandbox及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攜手合辦「知專盃:聯校設計競技賽暨亞洲青少年體素藝術創作邀請賽」(下稱知專盃)。優勝者不但可得到豐富獎品,更有機會跟亞洲區內其他體素設計高手切磋較技,競逐「亞洲體素藝術之王」的稱號。
知專盃現正接受報名,賽事設有適合18歲以下學生參加的「少年組」,以及專為18歲或以上人士而設的「公開及青少年組」兩個競賽組別。適逢全球矚目的巴黎奧運舉行在即,大會以「未來運動」為賽事的主題,參賽者需要運用VoxEdit軟件製作能夠展示活力和運動形態的體素藝術作品。主辦單位為隆重其事,於日前在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舉行比賽開幕禮,主禮嘉賓包括The Sandbox香港業務增長主管黃宏誠、INDEX ACADEMY聯合創辦人兼營運總監王碧琪、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副院長譚智恒,以及香港電腦教育學會主席朱家添校長等。當日活動亦有本地中、小學師生和大專學生,以及專程來港的澳門學校代表出席。

專家暢談元宇宙與教育
為了加深學生對體素設計、元宇宙,以至Web3.0的認識,大會在開幕禮安排了一場專題講座。由多位自來學界和科技業界的代表,就「元宇宙與教育」發表意見,探討元宇宙在教育層面的應用,以及為學生帶來的好處。譚智恒認為元宇宙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虛擬的創作空間,有着無限的可能性。通過體素設計,學生從遊戲中學習,先建立興趣再進一步探索元宇宙和Web3.0的知識;王碧琪形容,體素設計包含藝術、數理和電腦元素,涵蓋知識層廣,適合不同興趣的學生學習。他們可從中掌握藝術科技知識,將來在許多工作崗位上也可發揮所長;黃宏誠指,各行各業都需要藝術科技人才,遊戲設計及開發行業是其中之一,年輕人愈早接觸元宇宙、Web3.0,以至藝術科技愈有利,日後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保祿六世書院副校長兼香港電腦教育學會增補理事方霆禧表示,元宇宙創作是一種體驗學習模式,推動學生自主探究,將其應用於教育層面,可給予學生更多元化的學習體驗。
除了舉辦專題講座,大會亦請來內地科技公司CGAME聯合創辦人KrisKay Choo和專為企業及品牌打造Web3策略的台灣公司nspace創辦人劉呈顥,分享在內地及台灣拓展元宇宙業務的經驗,讓學生了解亞洲區內不同地方應用元宇宙的情況。



星級評審陣容 比賽獎品豐富
知專盃由10位來自不同地區的專業人士擔任評審(見表),並根據「創意及設計理念」、「符合主題」、「原創性」、「技巧與複雜程度」,以及「對The Sandbox和體素藝術的理解程度」五大標準作評分。優秀作品將分別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舉辦的實體畢業展和位於The Sandbox的元宇宙校園中展出,供香港和世界各地玩家欣賞;每份優秀作品均可獲得The Sandbox的NFT證書。比賽優勝者更有機會到法國巴黎The Sandbox總部參加創作工作坊,展出作品以及在本地創科公司實習,汲取更多寶貴的經驗。另外,表現優異的參賽者將獲邀出席「亞洲體素藝術邀請賽」,與來自亞洲區不同地方的參賽者競逐「亞洲體素藝術之王」;邀請賽將於8月或9月的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畢業展進行。
知專盃:聯校設計競技賽暨亞洲青少年體素藝術創作邀請賽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6月
詳情瀏覽:https://indexgame.hk/en/hkdi-arena/

打造元宇宙校園 創大專界先河
INDEX ACADEMY除了與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合辦知專盃外,還協助院方在區塊鏈元宇宙平台The Sandbox建設全港首個大專學院虛擬校園──「知專元宇宙」;院方在開幕禮上公布了虛擬校園的設計及特色。負責該計劃的高級講師王文浩指,虛擬校園由約40名插畫設計高級文憑課程學生合力製作,以3D立體體素藝術風格設計。外觀以實體校園為藍本,內有各種各樣設施,如圖書館、電腦室和遊戲室。用家會以類似冒險遊戲的形式在虛擬校園內自由探索,欣賞虛擬展覽和玩遊戲。虛擬校園不但會定期展出不同主題的學生藝術作品,亦會舉辦有關藝術與設計的網上研討會或學術會議,讓本地及海外人士參加。另外,虛擬校園旁邊將建有一幢香港歷史文化村,專門介紹具文化保育價值的本地古蹟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透過有趣的互動遊戲讓公眾認識香港歷史和文化。「知專元宇宙」預計今年7月正式啟用和開放給市民遊玩。



學生反應正面 學界籲推廣體素設計
知專盃是本地大型體素設計比賽,得到學界和教育專業團體的支持。擔任開幕禮嘉賓的沙田培英中學朱家添校長,身兼香港電腦教育學會主席。他認為元宇宙在學界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學生對相關概念仍較陌生,正好通過這次比賽加深了解。學界目前有不少科技及STEAM比賽,但大多偏重於編程方面。知專盃包含科技和藝術設計的元素,適合不同興趣和能力的發揮,所以十分鼓勵校內學生參賽。參賽學生在大會安排的培訓工作坊上表現投入,覺得體素藝術創作簡單易學,好玩有趣,從中亦可涉獵Web3.0知識。

保祿六世書院是另一所積極參與比賽的中學,副校長方霆禧是香港電腦教育學會增補理事。他表示,該校學生一向有接觸元宇宙,但從未嘗試體素藝術創作,比賽給予她們嶄新的學習體驗。由於該校是女校,普遍學生喜歡視覺藝術,但平日主要是繪畫,通過是次比賽了解到數碼藝術創作媒介的靈活性和多樣性,覺得很有趣味。由此反應理想,學校有意將體素設計納入STEAM課程之中,藉此加強課程中的藝術元素。

同樣是香港電腦教育學會增補理事的梁燿敦老師,現於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任教資訊及通訊科技科。他鼓勵了十多名學生參加由INDEX ACADEMY主辦的培訓工作坊,學習體素設計。由於初次接觸,學生最初感到陌生,但從遊戲中學習,很快便樂在其中,特別是可以創作屬於自己的人物角色,自然格外投入用心。梁老師指,現行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科課程較少觸及元宇宙、區塊鏈和NFT等Web3.0技術,通過學習體素設計可讓學生有初步了解。部分學生完成工作坊後對體素設計的興趣大增,更躍躍欲試,打算參與知專盃比賽,一試身手。

學習體素設計 想像未來運動
為了讓學生體驗體素設計的樂趣,香港電腦教育學會與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於4月10日,舉辦「How Web3 & Metaverse Develops Tomorrow’s Creatives?」講座及學生工作坊。活動吸引近30名來自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沙田培英中學、保祿六世書院、德蘭中學及聖若瑟英文小學的學生參加。學生在活動中了解到元宇宙的發展和運作,以及嘗試使用由The Sandbox開發的3D體素藝術設計軟件VoxEdit進行3D創作。最後,大會亦向師生公布了「創作立體像素設計比賽─亞洲盃2024」的詳情及致勝貼士。
完成工作坊後,學生表示VoxEdit的3D建模入門操作難度不高,學會基本操作後有信心透過網上教學深造技巧,並在比賽發揮所學,並異口同聲表示希望認識更多關於Web3和區塊鏈技術如何影響自己創作的作品和後續的動畫製作。
學生對於比賽主題「未來運動」各有見解。沙田培英中學陳同學認為東京奧運加入了滑板運動是一個啟示,未來運動的變化或許會基於項目「觀賞性及運動潮流」而轉變;保祿六世書院吳同學卻以「運動普及化」的角度思考未來運動的變化,認為科技進步大大減低人們參與飛行及水上類型運動的門檻,未來或會衍生出更多飛行及水上運動項目;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杜同學對未來運動的設想則基於「平等機會及參與」,她認為未來運動可以為殘疾人士帶來公平的運動環境。同校的徐同學和郭同學補充,雖然科技能解決傷患問題,甚至改善運動員體質,但過份依賴科技進行運動競賽,或有違運動競技的本意,造成另一種運動公平的隱患,未來運動應該考慮到科技和個人技術的平衡。


主辦機構
協辦機構
支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