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利中學半島旭日扶輪社攜手合辦
「文化共融數碼藝術創作日」 以元宇宙引導學生探討及認識不同文化

伯特利中學於7月15日舉辦「文化共融數碼藝術創作日」
伯特利中學於7月15日舉辦「文化共融數碼藝術創作日」

715日,伯特利中學與半島旭日扶輪社(下稱扶輪社)合辦了「文化共融數碼藝術創作日」,活動並得到 INDEX ACADEMY提供技術和導師支援。活動中,同學們透過研究不同民族的傳統服飾、造型,了解各地文化特色,以促進民族融和。隨後導師將教導同學運用VoxEdit 3D體素建模軟件,將這些文化元素重塑於數碼空間並創作人生第一件數碼藝術品。

從縱到橫規劃創意教育

伯特利中學校監王國清表示,學校的創意教育發展展需兼顧縱面與橫面。在縱向發展上,學校會以民族融和為主題,配合STEAM教育課程的元素,將學生培養成有創造力、有動手能力,且有溫度,並懂得關懷社會的年輕人。在橫向發展上,由於元朗區是一個有少數族裔聚居的地區,學校希望學生能將課堂所學貢獻於社區,透過向大眾推廣「民族融和」的理念,促進社會和諧。

伯特利中學校監王國清
伯特利中學校監王國清

將學校校情與3D體素藝術結合

伯特利中學校長賴珮賢表示,該校學生較為國際化,非華裔學生的比例較一般學校多,同學擁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及宗教背景,為達到民族融和,學校致力舉辦各種文化交流活動,透過接觸和理解減少同學之間的矛盾,同時讓同學學會尊重及接受他人的文化。

賴校長稱,數碼藝術在伯特利中學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將「民族融和」的訊息融入「數碼藝術」對學校和學生都是一個嶄新且有趣的嘗試。

伯特利中學校長賴珮賢
伯特利中學校長賴珮賢

左起:INDEX ACADEMY創辦人王碧琪、伯特利中學校長賴珮賢 左起:INDEX ACADEMY創辦人王碧琪、伯特利中學校長賴珮賢

伯特利中學的同學認為創作3D體素藝術的過程能激發創意思維及對民族文化的探索動力,為了讓角色造型更接近真實,同學在課前已做好了相關資料搜集。

5A班朱震琦同學介紹她的3D體素藝術作品。朱同學在創作清代滿族格格造型時,找來大量參考圖片,更深入研究角色髮髻及衣服中的花紋和顏色在當時民族的象徵意義。

伯特利中學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主任鄧錦輝作為活動策劃人對活動成果表示滿意,他認為透過體素藝術創作,同學將更容易代入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角色及情境,活動尾聲的分享環節亦有助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

左起:伯特利中學5B班郭軍成、 5A班朱震琦、2B班駱莎莉、5A班孫偉榮
左起:伯特利中學5B班郭軍成、 5A班朱震琦、2B班駱莎莉、5A班孫偉榮

5A班朱震琦同學作品 5A班朱震琦同學作品

伯特利中學半島旭日扶輪社攜手合辦<br>「文化共融數碼藝術創作日」 以元宇宙引導學生探討及認識不同文化
4C班 露比亞同學作品
5B班郭軍成同學作品
5B班郭軍成同學作品
伯特利中學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主任鄧錦輝
伯特利中學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主任鄧錦輝

伯特利中學的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主任鄧錦輝指出,伯特利中學在香港復校75年來,一直本著基督精神,在九龍城及元朗區興辦教育、服務社會,更以靈、徳、智、體、羣、美、樂七育為方向,發展全人教育。今次的活動,透過科技結合藝術創作,同學更容易代入不同背景、不同民族的角色及情境,引發同學的同理心,加上分享環節亦有助不同背景同學之間的交流,活動可促進社會關愛、和諧與共融。

左起:半島旭日扶輪社秘書長梁佩珊 、服務主任羅卓斌、副社長霍淑儀
左起:半島旭日扶輪社秘書長梁佩珊 、服務主任羅卓斌、副社長霍淑儀

在元宇宙體現和平與平等

半島旭日扶輪社一直提倡社會平等、共融,與是次活動的目標不謀而合。副社長霍淑儀表示,期望同學透過創意活動了解不同族裔的文化習慣,從而減少因習俗不理解而產生的矛盾。秘書長梁佩珊見同學作品後感到驚喜,雖然 VoxEdit 是入門的3D設計軟件,無阻同學的創意表達,亦樂見同學在創作過程中的投入和專注。

元宇宙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不同答案,半島旭日扶輪社三位代表則認為元宇宙應該是一個人人平等,且沒有戰爭的世界,同學可以在元宇宙發揮想像力創造無限可能,同時,他們亦提醒同學應分清現實與虛擬,不要過於沉迷,宜將創意帶來現實生活貢獻社會。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